第十章:九疑地区的舜帝遗迹(雷运福):二、娥皇女英及随臣遗迹

往期链接

第十章:九疑地区的舜帝遗迹

第十章:九疑地区的舜帝遗迹



二、娥皇女英及随臣遗迹


(一)娥皇女英二妃庙

1.蓝山县皇英故祠

皇、英:即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也称为二妃。舜帝南巡崩葬九疑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溺江为神。九疑一带有娥皇、女英千里寻夫洒泪成斑的湘妃竹神话。

九疑山南麓的蓝山县境有皇英故祠。清《湖南通志》载,二妃祠在县东十五里,祀舜妃娥皇、女英。皇英故祠位于石榴峰顶,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为寻舜陵,经宿石榴花峰,后人立祠以祀。沿风麓山迤逦而上,越涧缘阪,可登故祠。祠不甚宽敞,仅四平方米左右,青砖黛瓦,一门,呈拱状,门楣上端,用石灰粉成白底一额,上书“皇英故祠”四个大字。四周茅草丛林,祠前右侧,垒石如案,案右端,一石突兀,光滑如镜,相传娥皇、女英在此梳妆,故名“梳妆石”。立于祠前之山峰,凝眸俯视,村廓棋布,县城风貌,尽收眼底,登临之趣,不可言传。

据说上山去祭祀的多是妇女,有求生儿育女的,有求如意郎君的,有求让夫君回心转意的,也有求女红技巧和美貌的,总之都是女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心事,而且很灵验。男人可以陪同上山,但不可进祠,以免玷污娘娘圣境。“皇英故祠”也是过去蓝山八景之一,现庙堂颓圮,只有碑石尚存,即钟之瑾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作有《重建皇英故祠记》并镌于碑。

重建皇英故祠记

二妃,舜后也。稽诸旧志,舜时南巡,二妃后驾。经宿榴峰,有石似镜,名梳妆石。后人立祠以祀,每旱,祷雨辄应之。登而望之,祠宇虽不甚宽敞,而疑山西拱,舜水南环,夔峰、龙川皆供指颐泻,溪流风物宛然在目矣。祠前,奇石特立,其色秀而洁,其形圆而匀。是何异于洞庭斑竹,至今日而涕痕未消乎?矧甘霖广沛,云汉无忧。俾蓝民得长游于击壤鼓腹之宇,则故祠之建,岂徒幻托?梳妆奇迹以夸耀哉,顾何尝求夫石?古来高人骚客,憾秋色暮云,泛舟洞庭,吊湘君之灵者,往往然也。窃思瑟鼓彼闻,音难再听;而镜悬岭顶,象可高瞻。拜谒者如物以增吊,则二妃之灵,俄而在水之涯者,俄而在山之巅,当必有览古树而情深木叶,挹流泉而感切湘江者矣。兹以庙貌重新,少增旧制,故乐而为之记。

该碑于1986年移至县城塔下寺保存。

2. 零陵潇湘二妃庙

潇湘二妃庙,简称潇湘庙,是舜帝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祠庙。永州市潇湘二水汇合处的东岸至今残存有潇湘庙,今零陵区潇湘门粮食仓库所在地(古称县北画锦坊内)在解放后文革前还保留有潇湘庙。

清康熙《永州府志》记载,“浮洲(又名蘋洲、蘋岛):潇湘庙原在浮洲上,有司以春水汛滥艰于涉祀,迁之东岸,至今秋水澄碧尚见甬道。”这就指出了最初的潇湘二妃庙在蘋岛,迁移后的潇湘二妃庙在蘋岛的东岸。

明朝嘉靖《湖广通志》中记载:“潇之源发自道州宁远九疑,湘之源发自桂林之兴安阳海山,积流成川,不舍昼夜,至是而合于一,是曰潇湘。……旧有庙在水之西岸,唐贞元九年(793年)三月,洪水泛涨至城下,郡之官民咸祷于庙,水遂平厥。后凡旱干水溢,漕运艰阻,随所祷辄应如响。有司具其事闻于朝,而锡以王号。……徙庙于水之东岸,所以便祗奉也”,清朝《湖南通志》、《永州府志》也有类似记载,这就指出了潇湘二妃庙由西岸的蘋岛迁移到东岸。地方志记载的“有司具其事闻于朝,而锡以王号”,是指唐朝贞元年间具其事闻于朝,所锡王号即为“潇湘二妃庙”、又简称“潇湘庙”,因“随所祷辄应如响”,当地官民又称其为“潇湘神”。明、清地方志中还有记载,“潇湘庙(楼),在(子)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这就点出了潇湘庙的具体位置,即唐元和九年的潇湘庙就在潇湘二水汇合处,二水汇合处的西岸就是蘋岛(蘋洲),“旧有庙在水之西岸”就说明最初潇湘二妃庙是建在蘋岛上。“徙庙于水之东岸,所以便祗奉也”。自唐贞元九年以后,当地官民祭祀潇湘二妃庙神很频繁,“凡旱干水溢、漕运艰阻,随所祷辄应如响”,过渡登蘋岛祭祀潇湘庙很不方便,加上那时又没有机动船,洪水季节渡过蘋岛也很危险,因此湘源二妃庙遭火灾重建时,就将潇湘庙迁徙到东对岸即潇湘东岸。

潇湘二妃庙址在城郊潇、湘二水汇合口,曾迁移到城内一段时期后又复迁至潇、湘二水汇合口。

明嘉靖《湖广通志》、清《湖南通志》中记载,“潇湘庙(楼),在(子)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这就点出了潇湘庙的具体位置在潇湘二水处,这里指的是汇合处的东岸,二水汇合处的西岸就是蘋岛(蘋洲)。

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岁次癸巳,潇湘二妃庙迁徙到城北潇湘门内。明朝嘉靖《湖广通志》、清朝《湖南通志》、清《永州府志》记载:“元至正癸巳,潇湘庙遭兵燹,之余乃徙置于郡之潇湘门内”,又记为“遂移于县北画锦坊内”,即今永州市潇湘门粮食仓库所在地。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潇湘庙奉敕为‘潇湘二川之神’号,而又春秋定为祭仪载在祀典”。

洪武十五年(1382年)岁次壬戌,“零陵令曹恭增置殿宇,视前益宏丽”。

自洪武十五年零陵令曹恭增置殿宇一百多年后,“殿宇蠹腐倾圯,弘治十二年(1499年)岁次己未冬,庙祝唐武乃有志于修理,知府王爵主持维修”。知府王爵作有《重修潇湘二川庙记》。

明朝(南明)隆武年间(1645—1646年),复迁潇湘二妃庙于潇湘二水汇合处的东岸。

清朝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同治年间、光绪年间先后维修过潇湘二水汇合处东岸的潇湘庙。潇湘二水汇合处东岸的清代“潇湘二妃庙”至今残存,并有清代二妃神龛台、有清代重修复修“潇湘庙”等事项的16块碑刻。碑刻中记载了明朝隆武年间潇湘庙复迁潇湘二水汇合处东岸原址和清朝重修复修潇湘庙的情况。

潇湘二妃庙的祭祀规格似同尧舜。

潇湘二妃庙,自古以来其祭祀规格极高。一是潇湘二妃庙最初由唐玄宗李隆基诏建,而不是民间和地方自建。二是唐贞元间又被德宗皇帝赐以王号即“潇湘二妃庙”。三是明朝洪武四年皇帝朱元璋敕封二妃庙神为“潇湘二川之神”,并将潇湘二川神确定为春秋两祭,其祭议载在国典上。四是自古以来,就把二妃等同二皇王来祭祀。如屈原把二妃称为“湘君”;湘阴县的二妃庙自古就称“黄陵”,也称黄陵庙;柳宗元把湘源二妃庙称为“北畤”,等同于黄陵庙。西汉把五帝之庙称为“畤”,也称天畤,与天畤对应的地庙称“畤”的只有一个“甘泉郊泰畤”。“湘君”、“黄陵”与“北畤”就是民间与社会把二妃等同尧舜等五帝规格祭祀的例证。

清朝《湖南通志》记载湘阴县有二妃庙(黄陵庙),宁远有湘妃祠在九疑。洪武《永州府志》记载全州有二妃庙,在城南江外,汉初平元年建。


(二)蓝山县夔庙龙庙

夔:与舜帝同时代人,为远古时期的音乐家。传说生活在荒僻边缘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后受到舜帝的赏识提拔为乐官,主理乐舞之事。《尚书》记载,舜帝让夔掌管乐舞,教导年轻人。夔就敲起石磬,让大家扮成百兽边歌边舞。夔不但是氏族乐舞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而且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才能,协助舜帝编导了当时最高水平的乐舞《箫韶》。《史记·五帝本记》:舜以夔为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龙:与舜帝同时代人,为舜的纳言谏官。《尚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史记·五帝本记》:“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舜曰:然。”舜令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九疑山南麓的蓝山县境有夔庙、龙庙,夔庙、龙庙又合称夔龙古庙。

夔庙,即今之都龙庙,旧称都漯庙。出城,沿西门洞机耕路,行约一公里,夔峰山麓便是夔庙。明嘉靖《湖广通志》载:“夔庙在县西三里,夔随舜至此,故庙祀之。”夔庙大门坐西朝东,过去,正厅内供有佛像,因年代久远,今已荡然。夔庙左侧一溪,名小里湖溪;右侧溪流更大,源于八亩冲,名曰龙川。两溪斗折蛇行,于庙前汇合。汇合处有一石拱,造型古朴,虽无宏伟气势,却也小巧玲珑,桥下清流不断。解放前,西门洞、北门洞皆因此水受益。一九五二年冬,人民政府于夔庙右侧溪流出口处,修筑都龙庙水库。溢洪道上,曾建一亭,八角状,供游人观赏休憩;石坝上书有“人定胜天”四个大字。因都龙庙水库是蓝山第一个水库,初建时,人民雀跃,观呼不已。现在的都龙庙,已作翻新修理,外形维持旧貌,实为都龙庙水库管理所之办公场所。

龙庙位于竹管寺镇上丰头村后,庙前有一小溪,亦名龙川,川上之山名龙山,旧志载“皆以龙作纳言谏官”,龙庙由此得名。唐时蓝山令庄武龙曾立龙山庙碑,今已无从觅迹。清《湖南通志》载,龙庙在县北二十里。

夔庙、龙庙建筑年代久远,风貌古朴,为蓝山历史之见证。过去,每逢水旱,县官多来此二庙求晴祈雨;而今,政府重视水利工程,此说已成历史。

龙庙的旁边即夔峰,《蓝山县图志》中说:“夔峰在县西二里,以夔得名,其下夔庙,亦谓之都漯庙,有都漯井焉。都漯不知所由名也。”但夔峰与夔庙都应在离城十里的竹市镇上丰头村,为什么到了城边?《图志》说:“考夔庙碑,嘉靖、乾隆、光绪俱加重修,而年月不详,闻之故老相传,夔庙旧在山内,基石犹存。明以前县官祷雨及民间祷祀,必至夔庙。年久庙圯,地方官绅又以山深道远、祷祀不便,乃移庙于山外,距城为近矣,由是夔峰之名,亦随庙而改移。”这样看来,应该是在清代才完成了夔庙的外迁。两庙初建的时期应该在唐朝以前。《省志·採名胜志》曾载有龙山庙碑,并明确指出为“唐蓝山县令庄武龙立”,到近代,虽碑久无存,但庙未毁没。

夔和龙的塑像已被人忘记,但古人有诗描写了两尊塑像的模样:“九官遗有二官祠,遗像端严俨若思。倾耳宛如闻乐日,俯躬还似纳言时。不因万乘巡南岳,焉得群臣列九嶷。前席当年敷奏罢,箫韶还引凤凰仪。”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之康熙《衡州府志》艺文卷载有清康熙九年(1670年)任蓝山县令的郑梦坤(字苍舆)所作《蓝山县夔庙记》和《蓝山县龙庙记》。

蓝山县夔庙记:  

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非必抱其器。和其声,调其律吕,而后服教畏神于幽岩绝谷之所以遗也。蓝城之西,五峰列焉。其形盘而亘,其势峻而窈。远挹近眎,其色葱而郁,耳听之而成声。若噌吰,若欸坎,镗□依稀,九韶余韵,至今犹有存者。峰祠曰夔庙。《通志》载:“舜南巡狩,后夔从焉,道经是地,后之人爰立庙祀之。”及询邑人,佥曰:“是庙之祀,吾蓝旱祷则雨,雨祈则晴。”有溪清霭,入县治,历泮宫,潆洄洋溢。出于城东,引溉以为生民利。是夔神遍天下,而蓝邑人士得其容光,以为夔神尽在吾蓝也。虽然食其利者为有德,则曷就蓝以言夔?当夫七旬千羽,其佐帝以格有苗者,宽简直温之教。蓝之先民,倘亦被其风声,喁喁向化,食其利,服其教,畏其神,如是者数千百年。故蓝士不伤于靡,而蓝民犹近于古,洵太和之翔洽,一夔足矣。迄于今,箾韶不复作,而夔峰之麓,流水洋洋,宛如笙匏丝竹迭奏于县治泮宫之前,成文从律,曷常不感乎性情、通乎政治?于以宣其湮郁,而平其傲僻,允矣。乐之入人者深,而感人者至也。《记》曰:乐由阳来,南方固生育之乡也,蓝之士民肃肃乎。叩夔庙之英灵,使云汉无忧,屡丰有庆。鼓歌陶适,几相忘其所以然者,其真夔乐之苗裔耶,何绥和若斯之神且永也。彼夫石鼓有山,玉磬在岩,古树穿钟,或以夔名,或不尽以夔名,尚歌咏流连而不忍已。矧夔山在望,俨乎击石拊石之遗,何乃瞻依其下者,徒民阙而不之道,且不之法,竟等诸声销响息也哉?遂不辞缶鸣而为之记。

蓝山县龙庙记

尚书,古纳言职也。喉舌,应上台之象。秩跻文昌,曳履而践星辰,为能博采广谷大川之风谣。恐疏逖不同化幽远有不得所者,而宣德达情,志气所感,其量百世。考蓝山分野,属轸六度,与斗魁六宿差远,所藉亢星明,则大臣纳忠,虽势居极南,情志弗克,上通帝座,时切天高地迥之忧,而总章有访,咸得进达,宸聪答阳以相见,盖纳言若斯之重也,粤惟帝舜之命龙也,谕以谗说殄行之堲与,夫夙夜出纳之方,夫当日敢于谗说殄行。震惊朕师者,大概皆三苗等凶族也。踞洞庭山川之险,徇偏党,阻声教,章服不加劝,斧钺不能威,自非达情通志,入告于内,宣犹于外者不为功。故帝特以此命龙,龙亦受帝命而不辞。弘敷隐扬之旨,而用其中,区处苗顽,不劳而化,以弼成协帝之治。是纳言遍九服,而功在有以格苗;犹典乐行八风,而功在有以教胄也。然龙所纳之言,不多见之《尚书》,而只见之帝命。龙所存之祀,不多见之甸服侯服,而反见于荒服之蓝山。为其过化存神乎,则衡岳以南,皆随巡地也。岂惟在蓝,不止于蓝,而蓝立龙庙于龙川,则固有说:蓝山控制三湘,接壤两粤,诸瑶实逼处此。三苗之裔犹存,三危之迁未尽,其俗好辞巧说少信。是岂风动之世,所以乂嘉师者,苟非昭德塞违,威神于荒遐苍莽之区,又安能使谗说不张殄行屏绝。战战乎,凛圣人之教于见形闻声之表也哉。是则龙庙之俨翼,所以震叠远裔之气,戢诪张而戒嚚傲,兵刑不用而使之自为正之具也。爰并夔庙而为之祀记。时康熙己酉乙亥月。


(三)其他随臣遗迹

清《宁远县志》、明清《九疑山志》及基它史籍记载的舜帝随臣遗迹有以下这些:

许由:尧时人,尧让天下不受,避地居九疑源口。后人慕之,村曰由村,水曰许由水。舜坛在由村。

彭祖:姓篯名铿,尝南游,居九疑山,今南二十里有彭祖塘,中有钓矶,仙迹宛然。土人多有百岁者。

皋陶:唐虞士师,从舜南巡至九疑之麓,有功德于民,立庙祀之。

丹朱:尧帝之子。《山海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

商均:舜帝之子。商均墓在九疑山。

象:舜之弟。封为有庳。应阳县(今东安县)有鼻墟,象所封。有鼻即有庳。道县江村(今双牌县)古有鼻亭神,唐柳宗元作有《道州鼻亭神记》。

何侯:名真元,尧时人。其祖隐居九疑。舜南巡,止其家,封为何侯。


作者:雷运福

供稿:九疑山舜文化研究会


编辑:尹珺君


九嶷山二妃庙


汉代零陵郡地图


古苍梧郡地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蒋廷瑜先生经过多次发掘全州后,所立碑文。



九嶷山位置图


马王堆出土锦帛图:上南下北


马王堆出土汉代锦帛复原图:上北下南



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


鸟瞰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湖广   宁远   蓝山   永州   蓝山县   明朝   通志   湖南   遗迹   祭祀   潇湘   地区   雷运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