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驾崩前,交给程咬金一个秘密任务,保得大唐200年江山!

当年李世民上位时可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还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传位于自己。

他做上皇帝后便一直担心自己的子孙重蹈“玄武门之变”的覆辙,上演手足残杀的戏码。

所以他在晚年的时候,对大唐的将来异常担忧,为此还交给了自己的心腹程咬金,一项秘密任务,才得以保住了江山。

那么究竟程咬金完成了什么任务,才让悲剧没有重演呢?

李世民的心腹程咬金

历史上的程咬金叫程知节,济州东阿人,是唐朝开国名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不仅骁勇善战,对李世民也可谓忠心耿耿

隋朝末年时候,程咬金曾加入瓦岗军并担任內军骠骑一职,但不久后便兵败了。于武德初年间归降大唐,随后便一直追随在李世民身边。

演义书中的程咬金经常使用大斧作为自己的武器,而历史上的他在战场上其实是惯用长枪的。也正是靠着一把长枪屡立奇功,所向披靡!

根据历史记载,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也没少为李世民出力。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还曾私下找过程咬金,目的就是收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但程咬金面对黄金万两也丝毫没有动摇,一直在为李世民做打算,有记载提到程咬金当时对李世民说:“大王肱骨羽翼尽矣,身何能久!知节以死不去,愿早决计!”

也正是因此,李世民心中对程咬金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程咬金还担任过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原州都督、检校镇军大将军等要职。

由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对其很依赖,在晚年才会放心把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办

而我们纵观历朝历代的盛世,每一个优秀的君王都少不了忠心贤臣的辅佐,也只有如此知人善用才能将路走的更稳。

李世民和程咬金也是如此互相成就了彼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世民的子嗣纠葛

李世民从小便生活在一个无比显赫的家族中,看惯了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从心里是极不希望自己的家中子嗣关系如此这般的。

尤其是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他就更在意这些了。

李世民的一生子嗣众多,其中长孙皇后所出的嫡长子李承乾很讨他的欢心,在年幼时候就早早的被立为了太子。

李承乾在长大后表现的却不尽如人意了,不仅开始变得狂悖骄躁,还生出了谋逆之心,想要模仿李世民,提前坐上皇位。

并且,在这之前,李承乾还发现自己的弟弟魏王李泰有了夺嫡的念头,直接想要将李泰暗杀掉。

但他没有像当年李世民那样顺利,没有成功杀掉李泰不说,还将自己残害手足的狠毒用心暴露给了李世民。

李承乾眼看着李世民对自己意见越来越大,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的开始纠集汉王等人夺取皇位了。

不过,李承乾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彻底折进去了,还险些丢了性命

最后还是靠着李世民的怜爱之心苟活了下来,被废为了庶民,流放于黔州。

而魏王李泰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会呢?夺嫡之心更加强烈了,甚至直接放出了要杀掉被废在外的李承乾的言论。

这话传进李世民的耳朵里后,自然就没有李泰的好果子吃了,也意味着他彻底和皇位失之交臂了。

因为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江山交给一个凶残之人的,于是,他又开始在自己的儿子们之中物色新的继承大统人选了。

最后,在长孙无忌的极力劝说下,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九儿子李治

李治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所出,从小便性情温厚,待人和善。这些也都成了他能被唐太宗看中的原因。

李世民的临终任务

李世民将太子之位给李治后也曾在心中产生过担忧,因为他觉得李治有些缺乏帝王所必须的杀伐果断

但后来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李治的悉心照料彻底消除了他的这一顾虑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于翠微宫休养身体,随后病情加重,李治一直服侍在左右,尽心尽力,甚至经常忘记吃饭睡觉。

有书记载,李世民当时曾感动的说:“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

大约李世民也是在此时下定决心要把江山送到李治手中,还开始想着为李治之后好好铺路了。当然李世民如此这般也是不想让大唐重蹈秦二世而亡的悲剧。

他在觉得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就将程咬金叫到了床前,秘密交代他即刻带着亲卫军启程护送李治回京,并好好守住各个宫门,帮李治稳住局面,助他顺利登基

毕竟当时李治的那些“好哥哥们”还虎视眈眈的留在京城,李世民病危的消息一旦被他们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

要知道与李治同母的李承乾,还有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蜀王李愔、蒋王李恽等人都早已经暗中较劲了,各个都有谋逆之心,不惜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

李世民也对此都心中有数。

在李世民交代完这些事情之后不久,他便在终南山的翠微宫驾崩了。李治等人为了稳住局面,自然是采取了秘不发丧的办法,并火速赶往京城。

程咬金也是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一路上将李治保护的极好,在抵达京城后也是带领军队迅速的控制了各大城门,将一切不好的苗头都扼杀在了摇篮里。

在李治登基后的三个月时间里,程咬金都未曾离开左延明门外。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的这几个儿子之间才没有发生兄弟相残的残忍场面。

可以说李世民此举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也为大唐之后两百多年的江山铺好了路。

李治在位期间也将唐朝治理的很不错,版图更是达到了整个唐代最大。不过他的光芒大部分都被父亲唐太宗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一代女皇给掩盖了,显得好像不甚成功的样子。

其实历史上的李治是勤于政事的,还开创了“永徽之治”。李治在位期间还先后灭了西突厥、百济和高句丽,将唐朝的巨无霸版图维持了三十二年之久。

虽然李治在晚年也确实因为自己的好性子把江山送到了武则天的手里,但这说到底也没有伤了唐朝的根本,还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书中记载,显庆五年,唐高宗李治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到了处理政务,武则天才趁机插手了朝政。并在之后的时间里,逐步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弘道元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于贞观殿,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享年五十六岁。

小结

李世民当年的这项安排虽然乍一看只是稀疏平常,但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此举,很难说最后大唐的江山会落到谁手里。

当年二十二岁的李治单靠自己可能也未必能抢的过李泰等人,这一步错便步步错了,最后唐三世而亡也未可知呀。

而李世民的运筹帷幄、知人善用放到今天来看仍能带给我们不小的启发。

21世纪也没有任何人能单靠自己就做出一番事业来,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要结交一些靠谱的朋友才行得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大唐   江山   长孙   翠微   贞观   京城   皇位   唐朝   晚年   当年   秘密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