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职 - 市人大代表林泰松:近郊乡村游要小而精小而美

近年来,休闲游、微度假等周边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热捧,广州近郊乡村游接待游客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的比重不断不断提升。广州近郊乡村游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出游需求,优化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牌和服务品质,助力乡村振兴,落实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广州市人大代表、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泰松在调研中发现,广州近郊旅游发展存在着旅游产品的整体规划性有待加强,资源开发缺乏体制变革支撑,市场推广手段的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林泰松(受访者供图)

林泰松认为,要合理规划旅游项目的阶段性发展。“从广州近郊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小而精的旅游产品规划对于资源投入的要求较低,效益产出周期短,更加适合小而美的广州近郊旅游产业的开发。” 林泰松建议,在模式和理念上,广州近郊各区域在进行旅游项目规划的时候,可以局部借鉴“三变五合”的改革思路,将重点放在旅游合作社的组建以及资源、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入股合作,从体制改革的深度创造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内生动力,勇于尝试和创新,最大化集中分散资源,开发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从市级层面,广州市文旅部门需立足广州近郊旅游的整体市场发展规划,引导各区构建辖区内旅游生态时增强旅游产品的互补性,避免恶性竞争。

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当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林泰松建议,加强旅游产品规划的竞争性分析,结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的产品设计。

“改变重项目规划轻推广的思路。” 林泰松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市场推广需要达成的目标,制定市场推广预算,并确保预算的专款专用以及足额使用;加大政府对外服务的采购,引入专业的广告公司或旅游公司,制定完整的旅游推广计划,重视短期效应和长期品牌效应的建立,实施旅游产品的品牌化策略,谋求长期经济效益的达成。

林泰松还建议,重视旅游产品品牌形象与口碑,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项目的硬件配套设施,包括旅游区内的旅游动线规划和导引系统、公共卫生间、交通停车等,包括对旅游项目服务人员、村民的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旅游专业的服务素养;在宣传方面,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凸显品牌特色,同时旅游项目的宣传不可夸大其词;完善旅游产品的客户服务体系,各区在规划旅游产品的时候,需要引入专业的品牌危机管理公司,提前制订处理各种旅游纠纷的问题清单和应对预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罗磊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近郊   乡村   花城   广州市   旅游资源   广州   代表   建议   品牌   旅游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