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战场上的神奇一幕:国军击落日军王牌飞行员,日军为国军立碑

引言

这神奇的一幕竟然发生在太原战场上,日军为国军立碑。

姜玉贞接到命令带领五千部队,在平原战场上死守十天之久。而这时日军的部队多达三万,姜玉贞为了挡住日军的进攻,耗到了弹尽粮绝。

最后撤退之时姜玉贞也中弹身亡,在战后身为敌人的日军,感叹姜玉贞部队的忠勇,为姜玉贞立碑刻字!

姜玉贞的牺牲为忻口防御战,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也争取到了世界对中国军人的承认!


阎锡山进行国共合作

1936年4月日军突然向中国大规模增兵。华北平原冀东二十二县和察哈尔全境,全部宣布脱离国民政府成立自治政府。

日军意图入侵华北已经非常明显。阎锡山突然意识到他必须寻找共同抗日盟友,而在抗日盟友之中共产党无疑是抗日最坚决的,为此阎锡山把通缉多年的共产党员奉为座上宾,并且单独请见了被关进监狱的共产党员。

1936年9月18日,阎锡山成立山西省救国同盟会,并且阎锡山亲自出任会长。而真正组织工作的人,阎锡山选择了共产党,至此之后国共合作已经势在必行!

日军进攻太原,国军击落日军王牌飞行员

1937年9月21日,日军对太原发动了攻击。日军率先派出空军群对太原进行轰炸。而在日军轰炸时,仅有四架飞机的中国空军,付出三人为代价,便成功击落日军被称为射击之王的王牌飞行员三轮宽。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奉命前往平型关阻击敌人。

八路军冒着倾盆大雨,在平型关山坡上趴了一天一夜。

终于在拂晓之前等到了日军,在对弈片刻之后八路军众人,才发现对方竟然都是日军老兵,并且枪法奇准。但凡冒头的都有可能被爆头命丧黄泉。

后面八路军马上改变战略。先用手榴弹开路,再冲锋上前与敌人近身肉搏。在这如同洪水一般的冲锋下日军很快溃败,八路军也因此获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获全胜。

此次平型关大捷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信心!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胜利,阎锡山突然意识到想要抗日胜利,就要重振军心给予士兵必胜的决心。

为了重振军心,阎锡山把晋北失利,怪罪在心腹李服膺头上,并且枪毙了李服膺。此举确实也起到了振奋士气和人心的作用。


姜玉贞奉命死守原平

忻口作为太原最后的屏障,阎锡山把抗日决战放在了忻口!

为了给忻口赢得布防的时间,阎锡山命令姜玉贞死守原平七天。

然而此时的姜玉贞部队只有五千多人,但是对面日军高达三万之多。为了完成任务,姜玉贞只能玩命坚守。

在原平坚守七日之后,姜玉贞的部队已经弹尽粮绝。但此时阎锡山发来的电报,表示让姜玉贞再坚守三天。

作为一名军人,姜玉贞始终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带着弹尽粮绝的部队,又和日军在原平厮杀了三天。

姜玉贞英勇牺牲,日军为其立碑表示敬意

三日之后的姜玉贞部队已经只剩五百多人。完成上级命令后,姜玉贞带队开始带队突围。但就在突围的过程中,姜玉贞牺牲了。

姜玉贞英勇的表现,不仅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人抗日的决心,同时也赢得了敌人的尊重。日军甚至为姜玉贞的部队,立下石碑表示敬意!

姜玉贞死守原平的意义

姜玉贞守住原平,使得忻口战役成为华北战场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

姜玉贞部队牢牢的拖住了日军,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更多的布防时间。让国共两军,在忻口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和不可一世的骄蛮姿态,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是值得每个同胞永远纪念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太原   平型关   原平   日军   国共合作   华北   弹尽粮绝   国军   飞行员   王牌   部队   敌人   命令   神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