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不吃中国食物,只因他是侵华日军 的后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同样是战败国,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德国人在二战结束后,有一个很明显的共识,他们承认引起战争的直接原因就是纳粹政权本身。

德国人普遍认为德国本土遭到严重的破坏,主要是战争的最后一年不投降政策造成的,纳粹党并不关心人民的生命。德国人一直在对纳粹政权做出反省和思考。

再看日本,我们从他们的教科书中就能看到,日本认为战败的原因一是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二是苏联进攻中国东北,灭了日本的70万大军,所以日本当时不得已才投降。

由始至终,日本都把战败甩给军部,并非执政者侵略思想错误。日本别说反省了,就连起码的历史都未尊重,执政者们甚至高调的参拜靖国神舍,缅怀二战中的战犯们。

不过在日本,也有一些民众会认真的去了解历史的真相,为他们的先辈所犯下的罪去做救赎。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就是其中的一员。

中国人熟知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是榜上有名的。他的每一本书在中国都销量都上了畅销榜。

他也会来中国参加新书的签售会,但是不管主办方怎么安排,也不管朋友们如何盛情邀请,村上春树坚决不吃中国的饭菜,而是吃着自己从日本带来的罐头食品。

中国的美食是享誉全球的,它征服了不少外国人。村上春树之所以拒绝食用中餐,是因为他作为侵华日军的后代,觉得自己不配,不够资格享用中国美食。这是他自我救赎的方法之一。

村上春树的父亲村上千秋,原本是京都大学的学生。从1938年前,前后三次被强征入伍而派往中国战场。父亲从战场归来时,身体毫发不伤,但是内心看不见的创伤,跟随了他一辈子,甩都甩不掉。

村上千秋几乎没有和家人谈起过战争,除了村上春树小时候的那一次父子间的谈话。一直失眠的父亲在恶梦中醒来,看到刚放学回家的村上春树,说,爸爸讲个故事给你听。

爸爸也不管儿子听不听得懂,他需要的是把事情诉说出来,对象是谁不重要。他说,他曾拿刀砍下中国战俘的头,残忍而毫不犹豫。

父亲沉重而悲伤的语气让说话的内容在村上春树的脑海里有了深刻的画面感,像是一种基因的传承,父亲的记忆到了儿子的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

长大后,村上春树称这种记忆为“精神创伤”。为了缓解这种“精神创伤”带给他的痛苦,他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调查父亲是否参与了南京大屠杀,是否杀害过更多的无辜民众。

五年里,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不少相关人员,最终确定父亲并未参与当年的“南京大屠杀”,村上春树心中的包袱卸下了一半。

除了不吃中国食物外,村上春树还和妻子商量,不要小孩,做一对丁克夫妻。

他担心孩子会像他一样,继承父亲侵略者的“精神创伤”,血液里流淌着历史的原罪。他以赎罪之身存活在这世上就够了,不想延续到孩子身上。

在一些能发表自己政治见地的场合,村上春树总是不厌其烦的向日本政府喊话:“日本应该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真诚道歉”。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的访谈中,村上春树更是直言不讳:“日本应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国、朝鲜半岛以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历史反复道歉,直至受害方认为,道歉已经足够。”

村上春树这一系列的行为,使得他被日本右右翼分子攻击,讽刺他是为了争取中国庞大的读者数量,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春树却用实际行动反击着他们:他用写故事的方式告诉广大日本人那段真实的历史。

历史原本就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是人类最起码的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日本   村上春树   中国   纳粹   执政者   德国人   创伤   后代   侵华日军   父亲   食物   作家   战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