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芳华┃民国才女林徽因游学故事

助八界:新科技、新文化!


本期小编为你讲述一个传奇女子的欧洲游学故事


一花一世界

林徽因

中国著名的建筑家和作家

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被许多男子

当做梦中期盼的白莲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

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

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

如果林徽因16岁没有随父离开那个江南小镇

赴欧洲游学

也许她的人生将会从此改写...


百年前,很多文人大师也曾游历各国,开始学习和生活。今天,我们讲一个名人游学的故事。


林徽因


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女子,生于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的是四书、五经,写得五言、七律,却不曾想成为了我国建筑学的先驱。


这一切看似很不在一条线上,其实这些都得益于她有一个爱她的父亲。


徽因是家里的长女,从出生就受到重视,但她的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女人,所以和父亲的感情并不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的一切事情包括照顾异母的弟妹、处理家里的事务都是她一个人来承担。


那时候她也只是个小女孩儿,常年的宅院生活,让这个钟灵毓秀的女孩儿显得早熟,她很有主见,但同时也变得有些忧郁,父亲知道问题的所在,在她十六岁那年带着她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旅程——欧洲游学。


游学,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很时髦的一个词,特别是在假期里,有不少孩子会选择出去游学以增长见识。百年前,很多文人大师也曾游历各国,开始学习和生活。正是在这一年的游学中,她确定了自己的方向,选择了建筑学作为她一生的奋斗目标。


1920年,林徽因只有16岁,父亲带着她去欧洲“见世面”。在游历欧洲各国之后,他们父女来到了伦敦,租了一间房子落脚生活。


林徽因


林徽因曾说,在跟随父亲周游欧洲时,旅行中的所见所闻,那些中世纪的古老建筑和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她,“我第一次萌发了学习建筑学的梦想,西方古典的辉煌壮丽激励着我。”


来到伦敦生活后,当时的房东恰好是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在与她的日常交流中深受影响,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以后要攻读建筑学。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到美国求学,他们双双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但由于当时这所学校的建筑系并不招收女生,林徽因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美术系,但梁思成却顺利进入建筑系读书。


林徽因和梁思成


在研学过程中,西方古建筑文化给林徽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就读时,她利用空闲时间,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努力实现自己的建筑梦。


林徽因天资聪颖,再加上早年的出国游学经历,使她不仅具备开阔的视野、更是顺利地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在留学期间,梁思成给予她不少专业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顾,他们一起在学校的图书馆学习、画图、研究专业问题,梁思成的博学和对学术的执着精神也影响了林徽因,两人从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为恋人,最终修成正果。


林徽因和梁思成


在建筑学事业上夫妻二人也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他们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他们最早提出保护北京古建筑,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见世面”后坚定人生选择,这就是游学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人在遇到岔路的时候都会难以选择,总怕选错方向,为什么不先暂时放一下,出去走走、看看、听听身之以外的世界,也许你会有一个决定,而那个决定会让你走的更坚定。


本文首次发表于《助八界 微信公众号》

看新科技、新文化,敬请关注《助八界 微信公众号》(ID:ZBJmedia)。

助八界人、跨方兴旺;文化、科技,文武双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宾夕法尼亚大学   人民英雄纪念碑   伦敦   建筑学   欧洲   新文化   芳华   才女   民国   家里   父亲   建筑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