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高手”努尔哈赤:为何狠心杀掉亲儿子?清史稿“隐含”真相

1624年秋天,64岁的何和礼在沈阳病逝,在此之前,清初五位开国大臣已经去世四位,如今仅存的何和礼也驾鹤西去。

消息传来,66岁的努尔哈赤悲痛惋惜,他向上天哭诉“曾经与我并肩战斗的好友大臣全都去世了,为什么不能留下一人给我送终呢?”

努尔哈赤白手起家,最初跟随他的人大概只有30多个,经过长达20多年的战争,终于统治松花江和长白山北部的女真部落,在1616年建立后金,成为第一位大汗。

已是风烛残年的努尔哈赤回想戎马一生,最艰难的岁月一定是创业之初,然而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有一群鼎力支持自己的好兄弟,其中五位格外突出,被称为“五大臣”,他们分别是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

努尔哈赤能够征服众多女真部落,绝不仅是能征善战、功夫了得,与此同时,他还极为注重队伍的内部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超的权谋之术比匹夫之勇更加重要。

1614年,也就是明朝万历42年,努尔哈赤已经收服大部分女真部族,这一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权力运行机构,《清史稿》记载“立理国政听讼大臣五员”,也就是将“五大臣”确定为处理国家政务的官员。

然而,此时的明朝对努尔哈赤的扩张丝毫没有察觉,蓟辽总督还在奏章表示努尔哈赤“唯命是从”。

努尔哈赤试运行的权力体系并不如意,很快就在皇长子褚英和“五大臣”之间爆发冲突。

在1583年,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当时长子褚英只有四岁,次子代善刚出生两个月,像皇太极、多尔衮这些能力超群的后辈子侄还没有出生。

能够评选为努尔哈赤的“五大臣”,最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投奔跟随时间早;二是战场上军功卓著;三是绝对忠诚可靠。

第一位是费英东。

费英东很早就投奔努尔哈赤,他的父亲带着五百人前来归降,当时的费英东只有25岁。后来,费英东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规模战争,在战场上向来冲锋在前、有万夫不当之勇。

在一次与明朝军队作战过程中,军队被炮火压制导致败退,费英东骑马高呼“建州没有败退之将,只有战死之将”。战后,努尔哈赤拍着大腿赞赏费英东“万人敌”。费英东后来被封为一等大臣,掌管八旗中的右翼四旗,是努尔哈赤绝对信任的的“右臂”。


费英东性格耿直忠正,他看到努尔哈赤决策有遗漏缺失的地方,往往立即直接谏言,将所有的才智都奉献给努尔哈赤蓬勃向上的统一事业。费英东家族在清朝共繁衍出102个支脉,他的兄弟、子侄都属于镶黄旗、正黄旗、镶白旗,后代中有“一等熊勇公”图赖,还有名声极大的鳌拜,鳌拜既是功臣、又是忠臣,只是后来膨胀跋扈被屠戮。

第二位是额亦都。

额亦都是最早追随努尔哈赤的,在1587年攻打巴尔达城的战斗中,额亦都在夜间带领部将率先登上城头,守城士兵用弓箭压制突袭的额亦都,他身上有50多处伤,但是仍然死战不退,最终攻下坚固的城楼。

努尔哈赤看到满身伤痕的额亦都,将战斗俘虏的人口全部赏赐给他,同时赐予“巴图鲁”的荣誉称号,意思是草原上的勇士英雄,额亦都也是清朝史料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额亦都,后来又让儿子皇太极迎娶额亦都的女儿,也就是清太宗元妃钮祜禄氏。努尔哈赤与额亦都通过联姻的方式亲上加亲,成为关系非常稳固的“生死兄弟”。

额亦都荣列“五大臣”之一,被封为一等大臣,是统管八旗中的左翼四旗,是努尔哈赤名副其实的“左膀”。1621年,额亦都在攻打辽阳的战场上因病去世,努尔哈赤亲自前来探视,两人流泪告别。额亦都死后,努尔哈赤前后共三次来到葬礼,每次都痛哭不止。

第三位是何和礼。

何和礼的经历格外特殊,他的父亲是女真部落中实力强大的首领,努尔哈赤曾经多次武力攻打都没能成功。1586年,年仅25岁的何和礼成为部落首领,他与努尔哈赤相见后,被对方的身上深谋远虑、志向远大的气质折服。

在古代,尤其是草原游牧民族,人口数量的多少是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1588年,何和礼带领部族前来归降,由于何和礼率领的人马众多,导致努尔哈赤的兵力瞬间增长三倍,可以说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中流砥柱。

努尔哈赤对何和礼一片真诚之心,他迫切想要与何和礼联姻,将只有10岁的长女嫁给何和礼做妻子,生下六个儿子,其中历史上较为出名的有多济礼、和硕图,他们都曾经帮助清军击败明朝。

第四位是安费扬古。

安费扬古也是跟父亲一起追随努尔哈赤的,他在战场上总是能够兵出奇招,取得极为显著的效果。在努尔哈赤最初起兵的几场战役中,安费扬古每次都立下战功,还曾经在战场上营救努尔哈赤冲出包围圈,也获得“巴图鲁”的称号。

在后来的征战中,安费扬古连战连胜,还担任征讨明朝的领军之将。安费扬古的后代同样在战场上立功,攻打锦州、宁远,还曾经征伐朝鲜,都立下战功。

第五位是扈尔汉。

扈尔汉在13岁时就跟着父亲投奔努尔哈赤,因为年龄小且勇猛的缘故,努尔哈赤将他视为养子,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后来,随着扈尔汉逐渐长大,平日里在努尔哈赤身边担任侍卫,在战场上又常作为先锋冲锋陷阵。在扈尔汉晚年时,他卷入汗位继承人的争斗漩涡,被努尔哈赤重重处罚,最后抑郁而终。

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从十九岁开始就带兵征战四方,在乌碣岩之战中,褚英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崭露头角,也受到努尔哈赤的关注。在随后的宜罕山城大战中再次建立大功,名声越来越大。

在褚英29岁那年,一方面因为他是努尔哈赤长子,另一方面为了锻炼他的能力,努尔哈赤授予他处理国政的权力。褚英性格凶狠,由于年纪轻轻就取得赫赫战功,非常骄傲自大,平日里盛气凌人,引来兄弟和“五大臣”的不满。

随着双方阵营矛盾激化,“五大臣”联合努尔哈赤的成年儿子们,合力控诉褚英罪行。最终,在1615年,努尔哈赤将褚英幽禁起来,两年之后以不思悔改之名处死长子褚英。

在任何朝代、任何时期,只要有利益的地方,一定会有勾心斗角的明争暗斗。作为最高统治者,努尔哈赤不可能不知道褚英遭到权臣的围攻,但是努尔哈赤当时并没有公平地处置矛盾,而是选择牺牲褚英来维护“五大臣”的拥护支持。

努尔哈赤是手段高明的政治家,随着儿子们不断成长,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努尔哈赤逐渐不再倚重“五大臣”,将权力逐渐转移到儿子们手中。

《清史稿》记载,“太祖建号后,诸子皆长且才,故五大臣没而四大贝勒执政”

从这里可以看到,努尔哈赤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在智谋场上同样是佼佼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努尔哈赤   女真   国政   子侄   明朝   权术   战功   长子   大臣   狠心   真相   权力   儿子   高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