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是怎么回事

科索沃其实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并且是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相邻,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并不服从塞尔维亚的领导。

科索沃地区的面积有10887平方公里,生活着约2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阿尔巴尼亚人,还有一小部分是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

1912年,科索沃地区正式并入到了塞尔维亚的版图中,成为了第一南斯拉夫公国的一部分。

二战结束后,可所谓地区也加入到了南联盟,并且南联盟中央给予了科索沃高度自治,其自治权利还被写入了南联盟1974年的宪法中。

科索沃生活的阿尔巴尼亚人中有一股民族分离分子,他们要求成立“科索沃共和国”,并且要求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合并,脱离塞尔维亚人的统治。

总之就是一句话,不想和塞尔维亚玩,就想和阿尔巴尼亚人攀亲戚。

什么都没有独立重要

在1968年和1981年,生活在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进行了多次的罢工,示威游行,目的就是要求科索沃的独立,并且采用暴力的手段冲击政府机关。

塞尔维亚毫不示弱,派遣军队进行镇压,双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

二战结束后,科索沃自治并没有给科索沃带来和平稳定发展的环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好像着了魔似的,啥都不要,就是要独立,当时南联盟的领导人铁托也是无可奈何,一直是以安抚为主。

但是塞尔维亚就是不惯这毛病。

一些极端分子经常闹事,导致科索沃地区的经济没有起色,人民生活也没有好转,人民也跟着闹事,一时间乱上加乱。

按理说,高度自治是一项非常好的地方政策,至少在中国运用的非常成功,但是为什么科索沃就是不行呢。

因为民族认同的问题。

科索沃生活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历史上就是仇人,两个民族就没办法生活在一起。

1989年的时候,塞尔维亚就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权,并不是完全取消,只是取消了一部分,但就是取消了一部分,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就大为不满,认为这是对他们的强烈压制,是欺负他们。

1990年7月份,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解散了科索沃议会,因为科索沃议会主张将科索沃分裂出去,彻底将科索沃的自治权废除了。

199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干脆自己来了一个全民公投,公投决定成立“科索沃共和国”,并且成立了自己的政府和议会,并且绝句承认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任命的合法权利机构。

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分裂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成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通过暴力活动来达到独立的目的。

看到这里的朋友们应该看出来了,科索沃的独立的方式其实是不光彩的,并不是光明正大地进行,而是玩猫腻,这有点像背后有人指使。

但是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只承认其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

1992年,前南斯拉夫联盟解体的过程中,科索沃就趁机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邻国阿尔巴尼亚第一时间宣布承认了其身份,但是世界各国均不承认。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欧盟外长会议要求各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和国际法自行决定和科索沃建立哪种关系,国际社会继续对科索沃的独立默不作声。

2008年2月18日,美国跳出来了。美国宣布承认科索沃的独立。随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纷纷表示承认科索沃独立。

除了俄罗斯,西班牙、罗马尼亚、塞浦路斯等欧盟成员国宣布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

也就是说,现在的科索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主权国家,有些国家美国,认为其是个国家,但是大多数是不承认的。

是不是主权国家重要吗?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就是要乱起来,只有乱,美国才会在这里有更多的利益可以捞取。

有人挑事想和平也不容易

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都获得了那些好处呢?

首先就是北约的扩大。北约通过科索沃战争顺利在欧洲地区进一步扩张,并且实现了由北约主导下的世界新的格局。在欧洲,北约说话的分量其实是很足的,欧洲表面上有欧盟,但实际上的太上皇是北约,北约后面是美国。

美国在亚太地区和日本展开防卫合作,并给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扩大了美军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活动范围和军事打击能力。

在中东地区,美国一边继续将伊拉克摁在地上摩擦,一边对伊朗进行霸凌。

一边促进以色列和阿拉伯的和谈,一边又不让他们真的和谈。

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给了美国可乘之机。

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成功在波黑、马其顿和科索沃地区驻军,将俄罗斯的势力从巴尔干半岛挤走,并且肢解南联盟。完成北约东扩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

打还是不打得看美国的

1991年1月,科索沃上空已是硝烟弥漫。

美国用武力硬是逼着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双方在美国制定好的方案进行谈判,谈判地点选在法国。

你俩好好给我谈,不谈揍不死你。

在谈判的过程中,一切都很顺利。

但是往往顺利的时候就会出现不顺利。

美国提出要在科索沃驻军,这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是严重的侵犯主权的行为,塞尔维亚拒绝了。

谈判也破裂了。

美国表示很无奈,北约表示很难受,你这是逼着我出手啊。

我也不想打,你逼我的

1991年3月24日,北约打着“保护人权”的名义,他们认为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种族清洗”,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空袭的行动代号为“盟军”。

美国对南联盟的这次轰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月24日至27日,一共进行了四轮轰炸,主要目标是针对南联盟的防控体系、指挥和指挥中心、军工厂和科索沃的塞尔维亚军队。

第二阶段是3月28日至4月12日,此次美军的轰炸目标是对北魏44度以南的南联盟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破坏南联盟的武装力量,迫使南联盟投降。

第三阶段是4月13日开始,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轰炸范围进一步扩大,强度进一步增加,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对南联盟境内的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设施和电力系统进行狂轰乱炸。5月7日,美军对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轰炸,三名中国记者死亡,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衅。五颗炸弹连续精准落在了中国使馆的区域内。

赢不赢不重要,开火了就算

这次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派遣了飞机1000多架,舰艇40余艘,其中美国飞机730多架,舰艇24艘,北约其他国家飞机325架。

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的杀伤性新式武器。

1800多名平民上升,6000多人受伤,南联盟成为二战之后受到战争创伤最为严重的国家。

南联盟的军队也在抗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他们也有成绩。他们击落了美国的F117A隐形战斗机,并且击落了61架北约飞机,30架无人机,7架直升机,击落巡航导弹238枚。

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关于科索沃问题的决议。

北约宣布统治对南联盟进行空袭,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

俄军和英军的正面交锋

6余11日晚间的时候,在波黑驻扎的俄罗斯维和部队接到了高层的命令:集结200名空降兵向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那的机场进行急行军,目的是要抢在北约部队的前面将机场占领,并且要在机场外围进行布防。

这是当时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普京下达的命令,并且主导此次军事行动。

在接到命令后,俄军长官阿列克谢于是立即组织了200名士兵,并给组织车辆和武器装备、物资等,开始向机场进发。

很快,俄军到达了波黑边界,这里有美国军队驻守。

但是俄军并没有理会美军的存在,闯过美军的哨卡,一路狂奔。

但是由于行事太过高调,北约方面知道了俄军的行动。

驻守的美国士兵也将这只俄军小股部队的情况报告了上级。

很快,北约附近的英国军队迅速集结,从另一个方面向机场进发。

两军这是要准备打一场机场争夺战啊。

经过几个小时的争分夺秒,俄军先于英军到达了机场。

驻扎在机场的塞尔维亚士兵十分热烈地欢迎俄军的到来。

“塞尔维亚士兵十分激动地拥抱了我们,并且说道你们怎么才来,让我们等了好久了。”激动地塞尔维亚士兵说道。

在塞尔维亚士兵的帮助之下,俄军迅速在机场的各个角落进行布防,并且将整个地区封锁起来,因为北约军队马上就要来了,并且是一场恶战。

英军此时还在行军途中,他们此次的任务就是赶在俄军之前占领机场。如果俄军先占领机场,就把他们赶走。

英军一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进,最终到达了机场,并且已经疲惫不堪。

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已经休息了许久的俄罗斯士兵。并且荷枪实弹等待英军的到来。

赶到的英军不甘示弱,命令俄罗斯军队马上离开,简直毫不将俄罗斯军队放在眼里。

俄罗斯军队并没有理会英军,依然严阵以待。

英军立即向指挥部报告,询问上级是否向俄罗斯军队展开进攻。

当时的北约盟军最高司令,美国上将威利斯·克拉克给出的明确的命令是“就地消灭俄罗斯军队”,显然,交火已经不可避免。

就在英军即将扣动扳机的时候,他们又接到了一道命令,是英军指挥官迈克·杰克逊的命令,他说道:“不要和俄罗斯人发生冲突,不要去尝试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任。”

就这样,英军撤出了机场外围,一场大战就这样得以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科索沃   阿尔巴尼亚   塞尔维亚   北约   南联盟   俄军   俄罗斯   美国   英军   独立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