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率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为何以失败告终?

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很有可能会经历人生最高峰,但也有可能会因为做错一件事,而跌到低谷,郭松龄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郭松龄早期,在张作霖的队伍之下,一路飙升到了旅长的职位,甚至还让他带领着最为先进的部队,进行精细化作战。

而最终郭松龄却倒戈相向,通过造反的方式,来反对张学良父子,他一个人扛起了反奉的大旗,而此刻的他,通过这种方式,更是给自己,埋下了罪恶的苦果。当时的他率领7万大军,直接打到了奉天城下,但最终依旧是以失败告终,那么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要想革命,必须要准备充足,但郭松龄恰好就是,准备不充足就开始造反的一位,当时他准备造反之时,必然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名头。但此时的他所使用的电文当中,所用的词汇大多较为生涩难懂,这群跟随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士兵,都是一些半文盲状态,他们对于“国民革命”以及“军阀误国”这几个字理解的并不够深刻,所以这些词语让他们无法内心产生共鸣,最终也就成为了先天性不足的原因。

虽然当时郭松龄,率领了7万大军进行造反运动,但是最终这些造反运动,不过是高层人士的决定。底下的士兵仅仅只是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仗是为谁而打,而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正是因为没有较为明确的方向,士兵往往只是听从指挥,却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战争当中。再加上当时的他没有准备好后勤工作,使得兵马未动,粮草也不充足。最终使得自己走了下坡路,甚至被对方围困。

人心不齐是最大的问题,当然如果在人心不齐的情况之下,甚至连人心都失去了,那么就失去了自己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他失去人心只因他做了这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对手姜登选秘密杀害。其实对于一个军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所服务的领导,到底值不值得,而这一点正是郭松龄从来没有考虑到的。在他的眼中,这些士兵不过是一些冲锋陷阵的蝼蚁,他们有什么权利能够决定自己的选择呢?但恰恰是他这种狂妄自大的想法,使得手底下的人对他充满了意见。

他所杀害的姜登选在大家的心目当中,是一个为人正直,并且待人较为随和的好长官。而这样的人,却因为郭松龄的自私自利,而将其秘密杀害,所以这一点来看,郭松龄本人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顽固分子。在行军打仗之中,如果手底下的士兵,最终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而丧命,那么这个人也不会因此而感激。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这个杀人举动,更是使得自己人心大失。大家纷纷率兵而逃,甚至主动叛变,使得最终在作战的关键时刻,变成了最不堪一击的军队。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一点在他的军队当中也有所体现。但由于他所拉出来的队伍,只是一些浅层次的合作,所以最终他们成立的反战联盟,是较为松散的。看似当时是有冯玉祥和韩复渠以及李景林三人的合作。但是这三个人,却各自怀着自己的小99,但有这种想法的他们,又怎么能够打得过张作霖手底下的兵呢?再加上在关键时刻,这些人并不十分认真地与郭松龄一起去送死,所以最终只有郭松龄一个人,在认真的做着这件事情。

最终其实他之所以会失败,与日本人也脱离不了关系,由于反奉战争开始之后,日本关东军也想加入其中,毕竟这是一个让军阀窝里反的最好机会,所以他们也想通过政治干预的方式,使得这对军阀能够分崩离析。日本人原本处于观望状态,但由于郭松龄的队伍不成气候,所以日本方面选择帮助张作霖,而这种选择就使得他的失败更加迅速。


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关东军   奉天   手底下   这一点   人心   城下   作战   军阀   精锐   士兵   充足   军队   队伍   郭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