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融合的首次尝试

“How are you?” ——“怎么是你?”

“How old are you?” —— “怎么老是你?”

非常可怕的汉化!今天的主题,也是汉化,更准确地说,是【胡汉融合】。


01.历史契机

公元3世纪,中华大地战火纷飞,老谋深算的司马家族最终结束乱世,再次完成统一。

但是,仅仅维持了11年的太平局面,在一场八王之乱中,再次被打破。耗时16年的内乱,给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以可乘之机。

最终,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历史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再次硝烟弥漫。

期间,在符坚大帝的带领下,前秦曾短暂统一北方,但仅维持了不到两年。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才逐渐形成南北对峙的稳定格局,历史也来到南北朝时期。

在欧亚大陆的西边,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同样迎来了三世纪危机,内忧外患使中央政权几近瘫痪,帝国濒临崩溃。

关键时刻,罗马亲卫队长戴克里先上位,拨乱反正。帝国虽然得以稳定,但政权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之后,西罗马帝国在北方“蛮族”的轮番侵袭之下,最终于公元476年覆灭。

似有一种同频共振,使东西方历史发展呈现一定的相似性,所谓的大陆正统,同时遭遇了北方“蛮族”的入侵。

人们习惯于用气候的变化和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去解释这一切,但只是为了生计,这种解释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觉醒,一种文明意识层面的觉醒。

历史的契机已经出现。

02.鲜卑崛起

“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是《后汉书》对于鲜卑的评价。鲜卑曾一度受匈奴控制,后来匈奴被东汉重创,鲜卑趁势崛起,其中一支拓跋部逐渐强盛,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十六国时期,鲜卑还曾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等5个政权,包括后来将中国历史推向高峰的隋唐王朝,也都有鲜卑血统。

这时的中国北方还生活着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与鲜卑合称“五胡”。

经过50多年的励精图治,北魏在第三代皇帝拓跋焘的带领下,扫灭各家政权,统一北方。自此,中国进入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期,鲜卑政权也在中国北方达到鼎盛时期。

在鲜卑语中,“拓跋”的意思是“黄帝的后代”,定国号为魏,是因为魏曾是神州之上国,拓跋氏的心胸和志向可见一斑。自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草原地带的盛乐迁至与农耕文化接壤的平城开始,他们就以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数百年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更多的是刀枪上的碰撞,但现在摆在北魏面前的,将是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之间的碰撞。

农耕民族的礼法制度更为完备,社会秩序更为井然,能够实现对大片土地的有效统治,而鲜卑人的长处在于打仗,治理国家绝非他们的长项,但目下又是吞并南方的绝佳时机,北魏的统治者该如何把握呢?

03.北魏政坛

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谁征服谁,最终文明都会兼容和趋同,准确点说,是更高等的文明同化相对低等的文明,但征服者却未必是代表更高文明的那一方。

对于北魏统治者来说,“汉化”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本民族完全被外族同化,他们该如何选择呢?

一个人的出现,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

公元469年,拓跋宏被立为太子。拓跋宏出生的时候,北魏已建国近30年,这时的实际掌权者是出身汉族的冯氏,即大名鼎鼎的“文明太后”,其祖父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末代皇帝冯弘。

历史典籍虽未记载冯太后的名讳,但就其政治才能和手腕来说,她是绝不弱于武则天的存在。冯太后先后辅佐了三代北魏皇帝,提出了诸多极具创造性的政策。

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北魏王室有“子贵母死”的规定,同时太子需选定一个抚养人。如今,冯太后便成了太子拓跋宏的嫡祖母,她也是当朝献文帝的嫡母。

PS. 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

北魏的朝政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波澜不惊,其实自献文帝亲政开始,就一直与冯太后在政见上有无法调和的矛盾。

没想到的是,公元471年,年仅18岁的献文帝便禅位给了5岁的拓跋宏,5年后献文帝骤然离世,冯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次临朝听政。

事实上,献文帝的禅位是为了避冯太后的锋芒,本意是想寻找更有力的政治同盟来牵制冯太后,他原本的禅位对象是其叔父拓跋子推,最终是由于大臣们的一致反对,才选择了妥协。

这样的朝局,似乎正是为接下来紧要发生的一切,提供了土壤。


04.太和汉化

“太和”是拓跋宏在位期间的第三个年号,一般君王年号发生变化,都意味着国家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拓跋宏即位之初,其父献文帝仍以太上皇身份总揽朝政。献文帝绝对是个勤勉的皇帝,他对内轻徭薄赋、平息内乱,对外曾御驾亲征,深入漠南征讨柔然。只可惜,他的努力收效都甚微。

公元476年,年仅23岁的献文帝拓跋弘暴毙,传说是被冯太后毒死的,这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就这样,实际的皇权又落入了冯太后手中。献文帝逝世的翌年,拓跋宏将年号改为“太和”。

冯太后视拓跋宏如己出,在她的安排下,拓跋宏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史书记载其“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拓跋宏的身上,希望他能带给北魏一个更远大的未来。

虽然北魏朝廷早已有汉化之心,也启用了不少汉臣,但鲜卑贵族的排异也是剧烈的。因此,汉化进展一直非常缓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这也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鲜卑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放眼全天下,这种凝聚力却反而会成为一个民族走向开阔世界的阻力。

这些冲突拓跋宏自小就看在眼里,他不想这种被动的、自我矛盾的汉化,去消耗族群的生命力。

公元483年,17岁的拓跋宏决定向根深蒂固的保守势力发起一次试探性的挑战。这一年,他颁发了一道特别的诏令:禁止同姓结婚。

同姓婚姻一直是鲜卑沿袭多年的习俗,但这不合乎中原礼法,因此拓跋宏决定用制度的形式来加以改革。

拓跋宏的态度很坚定,这次改革也并没有太多人反对。

于是一年后,拓跋宏再次颁布诏令,要求官员实行定期俸禄制,但这次却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强烈抵制。

此前,北魏官员并无固定俸禄,官员们的财富主要来自于赏赐、掠夺和贪污,但俸禄制规定“脏满一疋者死”,既得利益者反弹剧烈,但好在拓跋宏的背后有冯太后的强力支持。

为了更好推进汉化,冯太后为拓跋宏选拔了一批汉人官员,李冲便是其中之一,相传他还是冯太后的“蓝颜知己”。

行政体制既已落定,经济发展成了主要课题。传统的游牧方式并不利于集聚财富,增加国家收入则需效仿农耕社会的赋税制度,但北魏却难以实施。一方面是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稀少,难以负担税收,另一方面是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却享有免税的权利。

如何使府库充盈?答案其实很简单。

于是,公元485年,北魏开始推行“均田令”和“三长制”,意思就是要搞土地改革和人力资源改革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两条创新的法令,同样是冯太后的政治智慧。

可想而知,均分田地、平摊税赋,这明显不符合贵族们的利益,因此法令又一次遭到了鲜卑贵族们的激烈反对。

改革进行到这个时候遇到了瓶颈,一味依靠政治强推,而缺乏思想认知和文化自觉,改革只是表面的制度效仿,无法达成深层次的转变,反而会激起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抗。

这让时年19岁的拓跋宏深感举步维艰,好在他的身后,一直有政治经验丰富的冯太后支持,她游刃有余地平衡着鲜卑守旧派,一点点推动着汉化的步伐。

然而,公元490年的秋分时节,冯太后病逝。24岁的拓跋宏顿失人生支柱,因为过度悲伤,他一连五天没有进食。

冯太后是北魏汉化改革的灯塔,失去了她,让北魏和拓跋宏一同陷入迷茫,南下的道路也变得不那么清晰起来。

拓跋宏本欲为冯太后守孝三年,最终在官员们的劝谏下才放弃了这个念头,但仍旧保留了服丧的基本礼仪,停止一切庆祝活动和车马仪仗,直至第二年春,拓跋宏才开始重新处理政务。

这不仅是为了表达哀思,更是在昭告天下,这个由鲜卑人创立的王朝,将以中原的礼教作为立国之本。

05.决意迁都

公元493年,拓跋宏启动了他自亲政以后最为大胆的一项计划。一天,他召集众臣,决议征伐南朝。满朝文武保持沉默,唯有任城王拓跋澄表示反对,拓跋宏震怒,朝议草草收场。

拓跋澄在北魏朝中极具威望,是拓跋宏的心腹股肱。

当晚,拓跋宏密召拓跋澄,言说自己之所以发怒,是担心其他官员附议他的反对意见,并且将其南下的真实意图和盘托出。拓跋澄听后,当下表态将全力支持,并且保守秘密。

施行大计之前,拓跋宏立长子拓跋恂为太子。他知道,这次出行的时间不会短,而且成败未卜,他都需要一个稳妥的后方。

拓跋宏对于太子寄予厚望,一如当年冯太后对他一样,他觉得自己将开创大业,希望太子能够有朝一日继承其衣钵。

在为冯太后三年服丧期满后,拓跋宏断然宣布,由太子留守都城,自己则亲率百万大军和文武群臣,南征萧齐政权,而且不容劝谏。

平城作为北魏都城已有近百年,它靠近中原腹地,北邻漠北草原,是鲜卑贵族心中的理想之地。但是放在更大的视野,作为统一全中国的根据地来看,平城的位置明显过于靠北了。此刻,在拓跋宏的心中,早已有了理想的都城之选。

公元493年的秋天,拓跋宏大军自平城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大军抵达了魏晋旧都——洛阳。

此时正值豫地大雨,按照拓跋宏以往的风格,大军应冒雨前进,但此刻他却一反常态,同意就地休整。没有人知道,拓跋宏此行其实另有隐情,南征并不是他真正的目的。

在洛阳停留六日后,拓跋宏决定继续南下。此时大雨依旧下个不停,照此情况行军,到达南方时必定是人困马乏,于是众大臣在城门口跪求拓跋宏放弃南征。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李冲与任城王拓跋澄均带头苦谏,拓跋宏大怒,质问群臣为何屡屡阻其大计。

于是,拓跋宏让所有人选择,要么继续南下,要么迁都洛阳。

疲惫不堪的群臣果断地选择了后者,这下正中了拓跋宏下怀,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拓跋宏早就预见了迁都的难度,于是才想到了以伐齐之名南下,用既成事实逼老臣们就范的策略,由拓跋澄从旁策应,李冲配合行事。

谋略之高、城府之深,让人叹为观止。对北魏王朝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洛阳,北邻黄河,伊水和洛水在此交汇,四通八达、经济富庶,是中原腹地的重镇,自古就代表着天下之中。东周、东汉、西晋都曾定都于此,这里是汉文化和中原政权的核心区,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素有“得洛阳者安天下”之说。

这时的拓跋宏正值盛年,英姿勃发,他心中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铺开,迁都洛阳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之后他还要继续深入汉化,随后挥师南下,再次完成中华一统,开创祖先们难以企及的宏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天子。

公元494年的冬天,北魏的文武百官和朝廷机构悉数迁至洛阳,荒废了近200年的洛阳城再次焕发了生机。

06.移风易俗

对大部分从未涉足中原的鲜卑人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无论是汉人的宽袍大袖,还是待人接物的礼数,都让他们充满了好奇。

移风易俗的难度也是巨大的,拓跋宏对此并非没有预见,但这恰恰是他迁都的原因,他需要零距离的融合。

当然,贯彻原则远比制定原则困难得多,拓跋宏决心先从肉眼可见的差异入手。

首先,拓跋宏诏令所有鲜卑人改穿汉人服饰,发式也要与汉人相同。随后,他再次下诏,要求朝廷官员一律使用汉语,并将鲜卑母语称为“北语”,而将汉语称为“正音”,以表明其鲜明立场。

但是相对于服装发式,改变语言要困难许多。为了立威,拓跋宏与改革派的李冲又联袂上演了一出好剧。李冲进言说,五湖四海的人语言不尽相同,谁也没法说谁不对,拓跋宏呵斥李冲这是阻碍国家大计,应交由御史治罪。见李冲尚且如此,其他人哪还敢说些什么。拓跋宏随即再下一道诏令,朝堂上如有再言鲜卑语者,立刻罢官免职。

为了更好地推行汉语,拓跋宏还用汉语创作了一些诗歌,以此引领青年一代的汉语风尚。一些鲜卑语也因此融入汉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比如汉语中的“哥”字便是由鲜卑语演化而来。

崇尚儒学的拓跋宏还诏令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并在东西南北始置四门小学,教授礼乐文化。

但这些毕竟都是让鲜卑人被动接受的政策,该如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呢?

拓跋宏想到了婚姻伦理的社会作用,于是他特地安排鲜卑贵族与汉姓大族通婚,其中就包括太子的婚事。此举收到奇效,这让双方血脉交融,短短几年后,北魏开始焕发新的气象和格局。

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文化,在洛阳取得了绝对优势,而鲜卑人的迁入使得以汉文化为主体、同时吸纳了各族文化的洛阳,再次成为中国北方乃至整个亚洲的文化中心。就连以文化正统自居的南朝,也有人回归北朝,并发出“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感慨。

为了彻底汉化,拓跋宏还于公元496年下令,所有鲜卑贵族改称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拓跋宏从此改名为元宏。

07.意外突至

当一切貌似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拓跋恂在鲜卑守旧派的唆使下,杀害了自己的汉人老师,并欲带领军队返回老家平城。

盛怒的拓跋宏立刻将拓跋恂绑缚御前,重打了百余杖,并废黜了其太子之位,将其关押至河阳。

拓跋宏实在太愤怒了,他没想到守旧的势力竟然如此顽固,他更没想到第一个出头的人,竟是自己钦定的王朝接班人。

紧接着,留守平城的鲜卑贵族又发动了一起政变,拓跋宏果断派任城王率兵平叛。不久后,另一则密报传来,囚禁河阳的拓跋恂仍不死心,还在与左右密谋反叛,拓跋恂因此被赐死。

拓跋宏无法容忍大业受阻,哪怕挡在面前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连续的叛乱让拓跋宏意识到,改革的步伐需要加快,否则复辟的力量将与日俱增,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南齐。

此时的南齐也刚刚经历一场宫廷政变,西昌侯萧鸾篡位,对宗室大开杀戒。

素以神州正统自居的拓跋宏认为,他有必要正本清源,让圣人的德治和光辉普照中华大地。

于是,公元497年,拓跋宏亲率大军二十万南征。

南齐是南朝的第二个政权。公元420年,东晋被刘裕创立的宋取代,南朝开始。公元479年,萧道成取代刘宋,建立南齐。北魏与南齐的疆域,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即今日的南北分界线)。

随着战事的变化,南北的界限来回推移,但谁都没有吞并对方的实力。

自迁都洛阳后,拓跋宏发起过多次南征,即便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拓跋宏只有不停地往南打,因为唯有统一天下,才能完成真正义上的融合。为了明志,他甚至剃掉了鲜卑人标志性的胡须。

但真正的大一统,谈何容易?

08.结局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这是拓跋宏南征时写下的诗句,他苦苦追寻的正统,是那么近在咫尺,却又仿佛依然咫尺天涯。

历史留给拓跋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位本来健壮俊朗的年轻人,在高强度的操劳中,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公元498年的秋天,南齐皇帝萧鸾驾崩,笃信儒学的拓跋宏下诏“礼不伐丧”,引兵而还。

一年后,33岁的拓跋宏再次南征,因行军途中鞍马劳顿,拓跋宏旧病复发,最终在返回洛阳的途中去世,谥号孝文皇帝。

公元499年,理想的脚步戛然而止。在遗嘱中,拓跋宏仍希望可以“复礼万国”,这未酬的壮志,变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自公元490年独立执政,拓跋宏在短短九年时间内,为一度颓废的中原文化注入北方健勇无畏之气,以极具前瞻性的理想,促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民族融合。

虽然,由于英年早逝,拓跋宏所开创的汉化改革没能尽数完成,北魏政权也最终分裂,在风暴的洗礼中,洛阳这个锦绣之都也再次化为一片废墟。

但是,风浪与曲折过后,历史的航线总会被再次纠偏。从此之后,以汉为主、胡汉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融入了历史大家庭的各民族得到了永生。

一切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拓跋宏是历史长河的惊鸿一瞥,在他身后是一张张鲜活的脸庞,而他留下的星星火种,也将在数十年后成为照亮中国历史的一把燎原之火。


关注微信公众号《胖仙人的精神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南齐   汉语   中原   鲜卑   洛阳   北魏   太后   太子   公元   汉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