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冉新老先生记忆中的平凉市工农煤矿

很感谢陈老先生耄耋之年能够笔录记忆中的工农煤矿,这对我之前写的“关于平凉市工农煤矿的记忆”做了补充说明,以下文字中部分内容因字迹等问题进行了调整,但是总体保留了老先生的笔录内容。希望读者能够共同的补正。遥祝老先生元旦快乐,身体安康。愿2023年,原工农煤矿所有的职工及子弟们事事顺遂。

以你的年纪你能有这样深刻的记忆,用犀利的笔锋写出人文情怀,生活气息浓郁,有景有物,满满的回忆,难能可贵,为你点赞。编年史的几个主要错误之处:
1、1956年没有公私合营及转为安口煤矿管理之事。
2、1957年土谷堆联营煤矿正常经营,未交付安口煤矿管理。
3、1956年2月由平凉行政公署和平凉县工商联派工作组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联营煤矿。

原平凉市工农煤矿书记陈冉新老先生记忆中煤矿手写稿

土谷堆煤矿位于宝平公路沿线,矿井中心采区湫池沟距离土谷堆小街道1公里,南距安口镇7公里,距离平凉城区50公里,海拔标高1446米。

地图上的湫池沟、石炭沟

传说自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人开始在煤层露头线进行基部剥离挖煤。逐渐开掘独眼井,木支架也很矮小。支柱顶部还要有个杈,如“Y”便于搁置桁架、油灯照明手镐挖掘,三尺多长的笼担,连背带驮的人力运输安全保障极差。受封建迷信思想束缚入井有许多禁忌和“行话”。分布有很多坑口和小窑、自产自销、资方经理按“三七”或“二八”分成破账。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手捧碳块(网图)

1953年有五对小窑生产,阳洼台井叫民恒矿,资方经理叫申玉堂,因资源枯竭于1957年初关停。湫池沟有三兴矿,因资方经理破产潜逃,由工人民主管理。又因老巷道失修严重主井塌陷,于1956年后季停产关闭。义兴矿经王凤葵。三顺矿经理赵云章。石炭沟重修矿工人推举李玉海任经理,实行月固定工资不参与分红。
1956年5月起,五个矿井合并为“土谷堆联营煤矿”,实行统一管理经营自负盈亏。除照章纳税外实现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

1960年因煤炭滞销,生产难以为继,遂并入地方国营安口煤矿。停产后职工调往华亭、安口等煤矿。1961年8月平凉市峡中煤矿下马停办,部分设备及200多名职工整建制迁往土谷堆,在湫池沟复矿投产。起初十分困难,靠镐挖人力背担、油灯照明开拓掘进,租住当地民房住宿,当年产煤9000吨。以后逐年边生产边建设、自己武装自己、发展壮大。由自备锅发电到安口电厂6600伏高压线路输送解决了掘进、提井运输、通风、排水等电力不足的问题。
1970年又自行设计施工开掘了石炭沟斜井,当时设计年产5万吨。

原始从巷道煤炭转运方式(网图)

原始的镐挖采煤(网图)

原始采煤(网图)

于1974年达产。两对矿井1984年最高半年达到16.8万吨。l989年实现利税超百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煤田面积:南起阳洼台-湫池沟-石炭沟,北至银洞沟尖天,长2500米,宽0-300米手厚度13.6米。属缓倾斜煤层,倾角27°。煤质为中灰低硫高挥发分、不黏结长焰煤,发热量5700-6200大卡/公斤。

地质储量:1963年一九一钻探队普查提供地质储量数据为711万吨。在石炭沟井开拓过程中发现底部煤层并未断失,连接向西翼还有一处煤层。又经一四六煤田地质队辅钻获得220万吨估量。因此总量为991万吨,除小窑破坏区约300万吨.剩余690万吨。1961年至1996年实际产量为380万吨,四收率为54.5%。
煤碳生产的方针:煤炭生产安全当先,采掘并举,掘进先行。保持“三量平衡。(准备煤量3—5年;开采煤量1—3年;回采煤量3—6个月)。采煤由人工镐挖到电钻打眼硝铵作药放炮落煤方式,由巷道式掘进出煤到高落式回采(俗称倒罐或放大棚);也曾尝试过水平分层荆秕假顶电溜子运输采煤法;赴河南巩县上庄煤矿学习抽底式采煤法,因不能形成再生顶板而告终。

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开采厚煤层时沿煤层的底板或煤层某一厚度范围内的底部布置 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 (网图)

1988年采用液压金属支柱、炮采机运采煤法。虽然投入较高,但安全有保障,也提高了资源回收,还是成功的。可惜可采煤量不多了。从人力担运到平巷架子车拉运,再到矿车装载斜井绞车提井。以后又在两对井运输大巷改为深线式直流电机车引一吨U型矿车提升至井口,进入翻笼卸载、皮带运输机运入煤仓。采区千巷40千瓦刮板运输机将煤运入溜煤眼。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被生产。

排水:井底车场开凿容量80m³水库,每天约两个小时可排出全部涌水量。

防灭火: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煤层易发热自燃,两对井在地面修建了高位水塔管道通至井下各发火点,利用高压水浇灭。但灭火会造成瓦斯聚集。1973年成立矿山救护队省煤炭局投资20万元给两对井建成黄泥灌浆系。

煤炭生产是地下作业,所处环境恶劣。随时要与涌水、暗火、瓦斯、冒顶等灾害作斗争。所使用的工具设备皆有防爆性能,因此“粗大笨重”。作业环境“黑乱脏臭”。

大自然赋予人类两大宝物“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煤矿工人无享受。煤碳产业的工人是很辛苦的。
总之,工农煤矿为平凉乃至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长,但因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正式设计,国家投资太少,先天不足,遗留很多风险漏洞。采煤方法落后回味采率低,丢失了大量资源。且不安全采用“高落式”分层采掘。工人有“手里攥着一把汗,着皮捣罐罐”的顺口溜。曾发生多次顶板冒顶事故。 还有,瓦斯管理监测手段不够完善自己的通风风量小,井下火灾频发。到如今都刻骨铭心的“78.6.25”瓦斯中毒事故就是惨痛的教训。

煤炭工人(网图)


陈冉新老先生这样记述自己的经历:我是平凉市工农煤矿兴衰史的亲历者、见证者。1954年白水小学校毕业,因家庭困难辍学。1955年10月玉门油矿招收学徒工,我被录取,父母嫌路途遥远,坚决不同意我去,遂作罢。1955年10月经人介绍到土谷堆石炭沟重修煤矿当过磅员。1956年2月,平凉行政公署和平凉县工商联派工作组到土谷堆煤矿,进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组成员有孔繁汉、张述明、郝勤等人。1956年5月1日,正式宣布五个煤窑联合经营,定名为“平凉县土谷堆联营煤矿”。经理赵德喜(工方代表)、副经理李玉海(资方代表)、工会主席梁云山、会计陈冉新、出纳董氏林(注字迹辨别)。原资方经理王凤葵、赵云章、申玉堂以及金亮等为收料、营业员。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不是公私合营,因为国家没有投入资金;也不是私营企业,资方人员实行工资制,资产记账待定。在“文革”后期,对折价并入联营的资金全部退付。

做报告中的陈冉新老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平凉市   工农   平凉   煤矿   石炭   谷堆   资方   煤层   老先生   煤炭   经理   冉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