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说起侵华战争,我们都不约而同想起抗日战争,但是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在抗日战争之前便早已经拉开了序幕。18-19世纪伴随着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展,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便早早确定了自己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

一、美国独立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关系是什么?

英国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内社会生产力急剧增长,对于资源的需求急剧扩张,工业资产阶级们迫切希望开辟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便把目光转向了比较落后的亚洲。其实早在17世纪时期初,1606年,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为了在美洲建立殖民据点,掠夺黄金白银,成立了伦敦公司与普利茅斯公司。1607年,伦敦公司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永久定居点—詹姆斯敦,标志着英国殖民美洲的开始与弗吉尼亚殖民地的成立。弗吉尼亚殖民地是北美十三州中第一个成立的殖民地,标志着北美十三州开始形成。1632年,塞西尔·卡尔弗特建立马里兰殖民地。此后英国殖民者又建立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等殖民地。1732年随着佐治亚殖民地的建立,北美十三州正式形成。

此后,英国在非洲和美洲进行地区罪恶的三角贸易,非洲黑人大量被运到北美地区进行劳作,成为黑人奴隶,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英国以此获取北美地区大片的土地。英国为了加强对北美十三州的控制,将大多数殖民地(包含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等8个州)转变为英王直辖殖民地,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总督由英王直接任命。罗德岛州、康涅狄格州为自治殖民地,总督由当地民众直接选出,并由英王批准。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为业主殖民地,总督由业主任命,并由英王批准。英国实行重商主义,因此所有贸易都集中在英国内部,禁止殖民地与外国进行贸易。为了增加财富,使黄金白银不断流入伦敦,因此英国禁止北美十三州生产有竞争力的工业成品,只允许当地出口原材料给英国。这样英国始终对十三州处于贸易顺差,使得当地民众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英国,使得当地民众越来越不满。为了防止十三州与外国贸易,英国极力打击他们同外国的走私活动。

1773年,英国国会颁布《茶叶法案》,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到北美十三州倾销茶叶。十三州民众对此十分不满,于是爆发了倾倒东印度公司茶叶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对此十分震惊,于是压制十三州民众的反抗,导致十三州的独立呼声高涨,联合起来对付英国,爆发了北美独立战争。1776年,北美十三州代表发表《独立宣言》,美国自此诞生,北美十三州也走向灭亡。

美国独立后,英国失去在北美的白银收入,而为了应付对华庞大的贸易逆差,遂开始将鸦片大量运往中国销售。鸦片输入量的持续激增,不仅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军事危机,最终促成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爆发。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英国成功敲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二、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主权。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人民长期顽强的抵抗,外国列强又采取了与其他殖民统治相异的方式,即通过扶植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由此,中国社会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另一方面,外国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制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意义的封建社会,但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由此中国社会呈现出半封建的特点。
(2)中国近代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动。一方面,旧的阶级发生变化。地主阶级在大量兼并土地和剥削农民的同时,一部分地主开始投资、创办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为资本家。农民阶级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雇农转化。有些农民破产,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另一方面,新的阶级力量出现。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社会新产生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工人阶级是近代社会诞生的被压迫阶级。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业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3)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除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也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了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两对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因为帝国主义主要是通过勾结、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来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4)中华民族面对的历史任务发生变化。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鸦片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社会后期麻木的国人开始苏醒,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后,谁能结合中国国情总结提出并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实现“反封建反侵略”这一目标,才能可以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真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鸦片战争   中国   半封建   北美   列强   英国   殖民地   阶级   年后   外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