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余玠北伐汉中,眼看就要攻下兴元府,却因三个小人物功败垂成

公元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贵由在西征拔都的路上离奇暴毙,这让蒙古帝国的上空布满了权力的疑云。

由于贵由是突然暴毙,在临死之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贵由死后,整个蒙古帝国内部爆发了如火如荼的汗位之争。

公元1250年,在贵由死后两年,远在伏尔加河之畔的拔都,以“蒙三代”的最长者身份,诚邀蒙古诸王齐聚钦察草原商议推举大汗之事。

拔都此举一出,立马招来了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联合抗议。这让蒙古贵族上层关于汗位的争夺,相较于之前,又升级到一个更为激烈的状态。

也是在这一年,蒙古高原数月未曾下雨,整个蒙古高原赤地千里,那些以放牧为生的草原部落,开始在烈日的炙烤下艰难的度日。失去了上天眷顾的蒙古高原,已经出现了河水的干涸,牧草的枯萎,牛羊大片饿死的境况。

当蒙古高原的这些不幸一次次从万里朔漠传至南宋的川蜀大地之时,南宋的四川制置使余玠,感觉自己北伐汉中的梦想终于有了实现可能。

1

公元1250年的初冬时节,重庆府内,余玠正在湿冷的冬夜里挑灯看着川陕的地图。

此时的余玠入蜀担任四川制置使已经八年的时间了。

八年过去了,余玠从年富力强的不惑之年,已经渐渐逼近人生的天命之年。而川蜀的形势,从余玠刚入蜀之时的残破不堪,已经恢复到生机勃勃。

但是在昏黄的灯光照射下,余玠投射在墙上的影子却比刚入蜀之时佝偻了许多。

尽管英俊的容颜已经不再年轻,青春的时光已经渐渐老去。但那个青年时期就立志恢复川蜀,收复汉中,夺取凤翔,囊括关中的梦想依然没有被余玠丢弃。

无数个黑夜里,余玠多次盯着地图上汉中与关中之间的崇山峻岭发呆。如今,经过多日来的侦查,他已经确切的获知了兴元府(汉中)这个入蜀的咽喉之地,由于蒙古上层的内部争斗,近两年来已经和关中平原失去了联系。余玠觉得这是一个收复汉中的大好时机。

这一次,蒙古既有干旱而带来的一系列天灾;又有因汗位引发的人祸;再加上自己获得了南宋朝廷的支持。如今的余玠,自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再也没有人再能阻挡他北伐汉中。黑夜里的余玠,已然感到梦想的火焰在向自己闪耀着绚丽的光芒!

数日后,余玠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秘密向川蜀之地的各州发布了协同作战的密令。不日,川蜀各路人马秘密沿嘉陵江北上,在利州府附近集结。

兵马齐聚,蜀中沸腾,待一切就绪之后,余玠于利州府设帐点兵。

云山顶下,大军集结。利州府外,余玠发布作战命令的声音在山谷间激荡:

“命利州都统制王夔领前锋三千人马,于米仓山依山建寨,保证粮道畅通,等待后军前往;

巴州知州谭渊领军六千,于米仓山山道进逼汉中,阻挡增援汉中之兵;

中军统制张实率西路军万人,沿阴平道北上,陈兵汉中边境。

随着余玠一道道作战命令的下达,蜀中众将开始领命走上了北上汉中的征程。待诸路大军陆续开拔之后,余玠亲率三万中军主力,沿金牛道北上,直奔汉中而去。

兵贵神速,利在疾行。五日之后,四路人马在余玠的计划之内,于兴元府外会师,从东,西,南三面展开对汉中首府——兴元府的合围。

八年时间过去了,余玠终于走到了这里!

在余玠的周密计划之下,兴元府的蒙军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只等兴元府破城,这汉中之地,这川蜀的咽喉,就将再次掌握在南宋的手里!

2

人马已经到齐,粮草早已备足。此刻的兴元府已经陆续聚集了余玠的五万多人马。

这些人马在寒风呼啸的兴元府外列阵以待,人如虎,马如龙,个个斗志昂扬。只等待着余玠的一声令下,他们就将向兴元府猛扑过去。

兴元府的城楼之上,蒙古的汉中安抚使夹骨龙谷看着被围的如铁桶一般的兴元府。已经明白余玠这是计划了很久了。看来余玠这次是要志在必得。

兴元府内外,余玠夹谷龙骨二人,一个在城楼之上,一个立于城楼之下的马背之上,在这个迟来的冬季里互相对望着。

良久之后,作为攻城一方的余玠向城楼之上大声喊道:“别等了,投降吧!不会有援军来的!”

夹骨龙谷于城楼之上回应道:“余大人,若我俩今日处境互换,你又会投降吗?”

余玠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再次言道;“将军本为金朝遗臣,蒙古之于女真,有灭国之仇。大人何以要为昔日之敌以身守土?纵使今日险胜,百年之后,又何以面对往日君主?汉中之地,千百年来皆为我汉人所有,我余玠今日攻取汉中,乃上承天命,下顺民心。将军何必要逆天而行?”

说完之后的余玠紧紧的盯着城楼之上的主将夹谷龙骨,希望能从他的脸上看到一丝犹豫。

然而,现实终究还是让余玠失望了。

城楼之上的夹谷龙骨用带着恨意的目光回应余玠道:“蒙古于我有灭国之仇,难道你们宋人就没有吗?宋人的手上就没有我故去皇帝的鲜血吗?”

听完夹谷龙骨说完这些,余玠便没有再多说什么,即刻下令轮番攻城。

此时,余玠旁边的人不解地问道:“大人为何不再劝劝,如今他已处于死地。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啊!”

余玠叹了一口气说道:“没用的,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仇恨!”

既然如此,那就不再多说什么。余玠将五万人马分出两万用以护卫中军和防备城内蒙军的偷袭。剩下的三万人马每五千人一组,分为六组,两个时辰一轮换,昼夜不停的攻城。

余玠期望着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兴元府,占领整个汉中。

身处兴元府内的蒙军已然知道自己此时深陷绝境了。但是他们清楚的明白,这些年屠戮川蜀,他们的手中早就沾满了蜀人的鲜血,即使此刻投降,他们也很难保下命来。加之在主帅如此坚定的坚守之下,他们如困兽一般,爆发出了临死之前那最后的殊死一搏。

兴元府的守军由此开始了昼夜不下城楼的死守,在这摇摇欲坠的城楼之上坚挺着。以至于余玠的车轮战术也不管用了,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

3

兴元府被围,消息迅速传入关中。驻守关中的蒙军,以凤翔府蒙军兵力最强,离兴元府最近。听闻兴元府遭到宋军攻击之后,凤翔蒙军即刻前去救援兴元府。当他们准备沿老路经由大散关入汉中救援兴元府时,才发现那条由大散关通往汉中的栈道已经被余玠派人烧毁了。

记得上一次大散关通往汉中的栈道被烧,还是窝阔台时期。

公元1232年,拖雷打算借道南宋以进击金之河南,宋军将大散关通往汉中的栈道烧毁,害得拖雷不得不绕道陇西,这路上一来二去就绕了大半个月。

十八年后,余玠为了防止凤翔的蒙军救援汉中,又一次烧毁了栈道。搞得从凤翔南下的蒙军很苦恼。不禁大骂道:“这修一次栈道容易吗?悬崖峭壁的!就算修好了过去,兴元府的蒙军早就完蛋了!”

大骂过后,这批由凤翔南下的蒙军不得不留下少数兵马开始抢修栈道,而其他的兵马则一头扎进了这秦岭的大山深处,去寻找通往汉中的路!

如若以正常情况来看,凤翔府的蒙军是来不了汉中的,此次余玠的计划是万无一失的。但说来也巧,这次的情况偏偏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是负责保证粮道畅通的利州都统王夔,意外的帮了这批蒙军的忙。

这王夔平时是个急性子,暴脾气。余玠就是怕他去了前线和诸将不和,才命他为大军开路在先,保持粮道畅通在后。关于这个安排,王夔很不爽。所以,当余玠在前线用尽全力打仗的时候,王夔在后方用尽全身力气打人。

事情的起因是三个士兵延误了军粮的押运。身处后方的王夔因为没仗打,便把不能参与到攻城的怨气统统发泄到这三个士兵身上。

挨过一顿打之后,这被打的哥儿仨一商量,当即决定跑路。于是,这哥儿仨就趁夜摸出了军营,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顶着大冬天的严寒在群山里乱串。

由于这哥儿仨是利州本地人,从小就在这一块放牛,砍柴,对当地的地形颇有了解。往南肯定是不能走了,跑到了南方肯定还会被抓回来,到时搞不好按逃兵的罪名给砍了可就冤大了。于是他们就在这汉中的大山里一路往北,凭着儿时的记忆一通乱走。

在经历了数天的胆战心惊之后,他们一头撞进了正在寻求道路南下的蒙军怀里。

这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遇,但就是这么一次意料之外的相遇,改变了汉中的战局。

看着只剩下半条命的三位,由凤翔南下的蒙军统帅当即决定为他们添加衣物,给他们生火御寒。紧接着又准备好可口的饭菜,让他们在这寒风凌冽的冬季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汤。

这时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的三位也是来者不拒,当着蒙军统帅的面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吃饱喝足之后那是一顿感激涕零,而后就打算像没事儿人一样继续北上。

但这时蒙古人却拦着他们不让走了。

这哥仨很清楚蒙古人什么意思,一开始是死活不愿意。待到蒙古人将弯刀向他们脖子那么上一架,这三位也就乖乖领路南下去了。

4

回到兴元府的战场之上,话说兴元府虽然经过宋军十几日的轮番攻击,但目前兴元府守军的意志依旧还很坚强。这是余玠自利州出发时没有预料到的。但即便如此,此时余玠的心里也依然认为,兴元府的守军插翅难逃,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久攻不下的兴元府,余玠决定不再用车轮战术了,改用人海战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两日之内,必须破城!

命令下达的当天夜里,余玠并未入眠,而是站在这大帐之外的营地上抬头仰望着冬日里被阴云遮住的那一轮模糊的明月。

不出意外,明日就可破城。届时,余玠离自己的梦想就又近了一步。而此时的月亮仿佛很配合他的心情,奇迹般的从阴云里钻出来,将皎洁的月光投射在他连日来因攻城而疲惫的脸上。此时的他用布满血丝的眼睛连带着那张苍老的脸,向天上的那轮明月露出了多年未见的笑容。

但是这从阴云里钻出来的皎洁月光,不仅投射在余玠久违的笑脸之上,更是照亮了蒙古援军南下的漆黑夜路。从凤翔府赴援的蒙军,此时正在一路兼程往兴元府赶来。

第二天天亮之后,余玠的五万兵马又一次在兴元府之下集结。与半个月前不同的是,此时的城楼之上,主帅夹谷龙骨再没有之前的精气神,脸上已经挂满了绝望。

城楼下的旗帜还是迎风招展,余玠还是命左右两路各领一支兵马护卫中军,剩下的三万人马,不再使用之前的车轮战术,而是全力攻城。在余玠的一声军令之下,三万宋军朝兴元城猛扑过去。城楼上的守军在做着最后悲壮的抵抗。

双方一直激战到中午时分,眼看兴元府城破在即之时。宋军的左翼却突然遭到了蒙古骑兵的重兵攻击,随着蒙军攻势的加强,宋军的左翼防线一度动摇,而且大有被冲破的可能。

尽管此时的余玠不知道这些蒙军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但是战场的情况不得不让他抽调正在攻城的五千兵马去增援左翼宋军。

而身处于城楼之上的蒙军看到城外的这一幕,他们脸上又恢复了希望,开始对攻城的宋军做着更强烈的反击。而随着蒙古援军的不断赶到,不断的参与进战斗,迫使余玠用以攻城的兵马越来越少,战场一时间混乱了起来。直到战至天黑,兴元府依旧没能被宋军攻下,城下的余玠只能在失望中鸣金收兵!

然而,余玠终究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第二天,他依旧点齐军马,准时准点的进行攻城,但双方又激战一整天,兴元府还是未能攻下。

两天之后,有消息传来,大散关通往汉中的栈道已经修好,大批蒙军已经入关南下;而前几年被余玠打得屁滚尿流的蒙将汪德臣,也从东边的饶凤岭(陕西石泉县)增援兴元府而来。

蒙古数路援军的接踵而至,让宋蒙在汉中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拐点。所有的迹象都已表明,兴元府已经没有再攻陷的可能了。余玠攻占汉中的梦想被彻底击碎。现在,攻城的宋军能否全身而退,都成了摆在余玠面前的一个挑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余玠白天命军士不停的加固营寨,给蒙军造成一种要对兴元府进行长久围困的假象。而在每天夜深人静之时,余玠都会在苍凉的月色下,安排着将士陆续南撤。

五天后,余玠在最后回望了一眼兴元府之后,留下空空的营寨,带领着最后一批将士退回蜀中。

汉中的崇山峻岭,埋葬了余玠收复故土的期望。汉中一战之后,直到南宋灭亡,南宋的军队也没能再次踏上汉中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汉中   南宋   蒙古高原   凤翔   关中   人马   蒙古   功败垂成   栈道   兵马   城楼   小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