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孙子参军被拒,74岁老人被迫对外展示遗物,获首长亲自接见

1998年的冬天,一位手拄拐杖的老人急匆匆地来到50里外的咸安区民政局双拥办,不等工作人询问,老人就拿出一袋东西“质问”:同志,我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老军人,我的大孙子想当兵,想为国出力,你们为什么不让呢?

老人的功勋

工作人员打开袋子,顿时愣住了:“一等功臣”证书、“二级战士”荣誉勋章……此时,工作人员才知道,眼前这位衣服破旧、满脸皱纹的老人竟是湖北省唯一一位抗美援朝一等功臣,而这个身份,老人已经隐藏了42年。

一等功臣刘祚坤

他叫刘祚坤,1924年出生鄂南咸宁的一户贫户家庭。他的童年很不幸,父母相继被日本兵杀害,5岁的他是在同村乡亲的帮助下才得以活下去。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刘祚坤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娶了媳妇还陆续生下了三个儿子,一家人虽不富足但也过得十分幸福。

志愿军战士

不过,1950年当敌人把战火烧到鸭绿江时,联想到儿时的悲惨经历,刘祚坤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当兵保家卫国。1952年,刘祚坤终于如愿了,中秋节过后,他穿上刚发的军装,含泪告别了妻儿,成为志愿军305部队的一名战士。1953年2月,已经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刘祚坤突然接到上级指示,他所在的部队被调至兵站工作。

抗美援朝后方运输队

所谓的兵站,就是在后方守卫仓库以及火车站的军用物资,有些战士觉得落差太大,一时想不通,不免有些牢骚。刘祚坤却很坦然,还安慰其他人:只要人够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干出不凡的业绩。

美军轰炸机

1953年4月26日,当晚恰好轮到刘祚坤值班,此时火车上装载着5个车皮的航空汽油,如此重要的物资,刘祚坤一点都不敢马虎,警惕着四周。但岂料,美军两架轰炸机突然飞过头顶,并投下了数枚炸弹。几声巨响后,其中一个车皮燃起了熊熊大火,不过敌机还未就此罢休,他们又飞回来,对着车皮疯狂扫射。

刘祚坤知道,航空汽油在当时是极其珍贵的,一旦被摧毁,那么前线就会陷入被动。高度的责任心让刘祚坤忘记了危险,他直接越过铁轨,跑到第二节车厢,打开车门后,把车上的油桶不断往地上推,避免更大的损失。

志愿军战士

就这样,刘祚坤冒着枪林弹雨,硬是一口气推下了20多桶。尽管此时大火已经蔓延了过来,烈火炙烤着车厢,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但刘祚坤还是不肯放弃,半闭着眼继续往外推油桶。

此时,赶来增援的志愿军战士也加入了救援,一拨人火力掩护,另一拨人则奋力搬运物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有300多桶汽油免于被毁,而这其中有85桶油,都是刘祚坤一人抢救回来的。

当战斗结束后,精疲力尽的刘祚坤两眼一抹黑,昏倒在地上。好在除了几处烫伤外,刘祚坤并无大碍。

刘祚坤的勋章

但他的事迹却传遍了部队,1954年,经上级研究决定,授予刘祚坤“一等功臣”,而韩国最高委员会也授予他“国际二级战士”勋章。

不过对于这些荣誉,刘祚坤却看得很淡。1956年退伍回乡后,谁也不知道他的光辉事迹,只是听说他参加过抗美援朝。

一等功臣刘祚坤

直到1998年,已经在乡间劳作了42年的刘祚坤,主动曝光了自己的身份。至于原因,就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孙子想报名参军,但因为名额有限,未能成功,老人一时心切,这才说出了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得知此事,上级领导、首长也亲自接见了老人,至此,这位深藏不露的老英雄也回归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1999年,恰逢国庆50周年,刘祚坤老人作为功臣代表,受邀来到北京,登上城楼观看庆典活动。

2003年,79岁的刘祚坤因病去世。老人生前常说:登上城楼那一刻,是我这辈子最激动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孙子   老人   兵站   车皮   朝鲜   志愿军   首长   遗物   功臣   勋章   汽油   战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