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水史事是古浪北部山区的史事

古浪县北部山区薛家水史事,悠长而久远。绚丽而厚重。没有详细的文献记录,只有老者口述得知一二,廖廖无几。笔者走访了很多老人,老者们叙述中,有些史事浓墨重彩,有些史事轻描淡叙。在扑朔迷离的古老往事中,笔者整理出了一段文述。希望喜欢古老往事的新老朋友提出批评或意见


千年土地八百主,人为过客地为主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时光淘尽层层往事。青山依旧,物是人非。岁月流逝,殆尽无影。


曾经的破碎风絮,便是今天的史事。薛家水这片的美丽土地。在历史画廊中,党项王元昊曾经在这里饮马。鲜卑王慕容土谷浑曾经在这里建立政权。朝鞑靼曾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这些少数民族,兴盛时,来匆匆。败落时,去无影。以后才有了璀璨的农耕文化

这里曾是炎黄子孙的戍边,也是华夏儿女的粮仓。是金戈铁马的沙场,也是开疆扩土的脊梁。有过多次庄园绚丽的烟霞气息,也多次沦落为渺无人烟的蛮荒之地。花开花谢,兴盛败落。成为历史留下的印烙。如一粒微小的尘埃,一晃即失。只有这片土地如伟大的母亲,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人们。

洪武大帝修建河西长城后,这里再次回归华夏。北部山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非常适合农耕生活。约1372年后,第一批次的移民来到这里,由于荒凉,地震,疾病,瘟疫等多种原因相继离开这里。第一批次移民宣告失败。

到了1456年,第二批次移民来到这里安家落户,随着郡田制度的推行,一片又一片的荒山被开垦成了良田,移民们食可裹腹,生活安定。鸡鸣耕地,黎明开荒。春天干劲十足,秋天收获满满。人口发展迅速,六畜兴旺。策通人和,天公作美。达到一个兴盛的小巅峰。

到了 1648年驻守甘州的米喇印丁国栋叛乱。从甘州发难,接连攻陷凉州,这里的安定被打破。白帽帽匪(不便实名,以“非非”代替),时常劫掠财物,杀人放火。形势非常紧迫,地方变地动荡不安。先民们为了防御,自建攻施。村东方修建山城,村西方修建寨子。还在丁家槽庙岭沟挖了避灾难的窑洞,村口建了山门(后来改为龙门)和哨所。哨所时常有人值守,每当看到前河里有白帽帽的“非非”时,马上通知全村的老人、妇女,小孩到挖好的辟难窑洞里藏起来。年轻力壮的人拿起棒子、棍子、杈把,铁锨准备战斗。多次击败或击退“非非”,成功保护了庄里的财产。


有一年,还没过完春节,大规模的“非非”就来进攻抢劫,和先民们发生激烈战斗,在“非”众我寡的情况下,先民们被“非非”层层包围,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倒在“非非”的马刀下。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经过先民们的顽强地冲杀突围,有极少一部分人冲了出来,又被“非非”追着砍杀。无一生还。

战斗长达一天一夜,以全村七十多人的年轻生命代价惨败告终。除藏起来的老人、妇女、孩子生还外其他人全部战死在“非非”的屠刀下。劫难中存活下来的老人、妇女、孩子在悲哀嚎哭中,用了五天时间,才把保围家园战死的英雄们安葬在前河的河岸(生地岭对面向西约300米的河岸上,七十年代还能隐约看到坟头)。

夕阳如血山川啼哭,整个村庄里笼罩着惊恐,飘泊着血腥。这次战斗的惨败不仅仅是薛家水先民们的惨败,也是整个北部山区西北地区的惨败,每个村庄无一幸免。存活下来的人们,是劫难的见证者参遇者。也是心灵受伤的怯懦者,见到白帽帽,感到心惊肉跳,骨架酥软。(据说:一个瞎“非非”手举干面杖,在远远处,口中喊“杀”。就能把一整村的人吓到全藏起来)。可想,当时的先民们怯懦状态。战胜后的“非非族”变得更加私无忌待。三五个“非非”就可以来抢牛抢羊,随意杀人放火。惊恐的环境里,先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路见“非非”就辟庄见“非非”不语。(走路的时候,看到远处有“非非”要马上把自己藏起来。在村庄里,看到“非非”不要和邻居说话。这种习惯直到解放前才被淡化)。

在“非非”无休止的搔扰下,劫难中生存下来的人们,但凡有点能力的人,都向南回迁了,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孤寡老人。也就在这个时候,(1871年,同治十年)民族英雄左宗棠进驻甘肃。1872年,以白彦虎为首的“非非”被迫赶出甘肃,白彦虎等退到新疆,逃往中亚得脱。这里有回复了短斩的安宁后。第三批移民从陕西省大柳树利用多种方式, 如发配、充军、移民。千辛万苦,几经辗转来到这里。(这批移民,也是我们决大多数人的先辈)。

在那个人烟稀少的年代里,人见人亲。先辈们定居后,和原居的人融合生存,互帮互助。先辈们为了增强地方人脉,但凡见到过路人颠沛流离的人。避灾逃难的人,都给予帮助,并劝导定居。凡前来投靠亲友的一律结纳。凡来庄上打工干活的,都可安家落户。在先辈们不歇的努力下,这里很快回复了烟火气息。(可悲的是,遗留的第二批移民,虽得到了我们祖辈的帮助,却被时光无情地抛弃,因多种原因,他们都没有留下血络人脉)。但是为第三批移民奠定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祖先们不断完善生存条件,置地建家开荒种田,开拓千秋功绩,造福子孙后代。前仆后继,奋斗不息。从清朝同治年代到民国也经受过多次灾难,天佑祖宗,秧及不大。一辈接着一辈干,否极泰来,终于迎来了全国大解放。从大土改到大集体,从改革开放到包产到户。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吃饱肚子、穿好衣。

如《长白山诗词》。

寒江雪柳日新晴

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盛此景

人间万事出艰辛

随着科技电力的普及,薛家水人民不断追寻更好的幸福生活。多批次向外地迁移。经过长达50年的集中和分散搬迁。现已全部离开孕育我们的这片大地母亲。如天女散花,在天崖海角生根发芽。薛家水祖宗的子孙后代,已芳草遍天际,桃李满天下。各尽其则,各现所能。历史的规律是相同的,相信多少年以后,薛家水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会再有兴盛的烟火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6

标签:人脉   古浪   哨所   先民   先辈   劫难   兴盛   非非   山区   移民   老人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