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去世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去世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剩多少?

乾隆,为何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给他留下了太多挥霍的资本。

只要乾隆不犯傻,安安稳稳的当个数十年无忧皇帝,根本不成问题。康熙死后,曾留下财产2716万两,雍正死后留下3453万两,那乾隆死后,国库中还剩下多少银两呢?

康雍盛世

世人常言康乾盛世,可康熙、雍正以及乾隆这三位皇帝中,真正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还得是雍正皇帝才对。

从九子夺嫡中杀出重围的雍正皇帝,对于国家的管理,他有独特的一套心得。

可为何史学家们评说之时,依旧以康熙打头呢?其实原因就在于康熙为雍正和乾隆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环境基础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一生都在征战之中。驱沙俄、平三藩、收台湾等等战斗,让整个国家更加安定,也更加平稳。

当康熙把市场环境打造完好,雍正自然能够大施拳脚。否则康熙年间遗留的历史问题,必将耗费雍正的绝大部分精力。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康熙去世时在国库中剩余2716万两白银,的确是尽力了。但凡在打仗的时候,多消耗一些,康熙连这点家底也攒不下来。

等到了雍正皇帝年间,一系列成熟的政治方针,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尤其是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清查亏空,以及官绅纳粮这几项政策,更是高明。

其中,摊丁入亩这一项,雍正创造性的改变,按照人头标准,对人口及土地进行双重征税的要求,减少了无地少地,与家中劳动力少等人的生活负担,让民众生活更加幸福。

或许有人会想,税收都降低了,国家财政怎么反倒是上去了呢?原因就在于,雍正在降低征税要求的同时,鼓励人民生育后代。

简单来说就是,个体税收虽然降低,但随着整体基数的增长,国家财政同样会增长。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乾隆才真正做到了无忧无虑

在乾隆刚刚执政的那几年,仅仅只是延续雍正的执政方针,就已经让清朝国库收入再次增加。

乾隆去世时的财产

那么时至乾隆去世时,国库中还剩下多少财产呢?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乾隆离世时的银两为6939万两,相较于雍正年间余下3453万两的两倍还多。

表面上看来,这一数据还算正常,抛开日常损耗不谈,能够积攒下这么多,乾隆做的真好。

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一个问题,乾隆在位期间,六下江南,多次动用国库银两的情况下,凭什么还能剩下这么多?

更何况清朝自乾隆之后,由盛转衰,倘若真有这么多银两,难道还不足以支持整个国家的发展?

如果史书记载的乾隆国库余额没有错,那么真相就只有一点——乾隆晚期,清朝正处于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中。

换句话来说,此时剩下的银两虽然有六千万之多,可实际价值,甚至比不上雍正年间的三千万。

当后来的清朝皇帝们,无法正确合理的将这一问题解决,由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联合引发的国家危机,必将让这个已经持续了一百余年的国家,陷入沉重的危难当中。

百姓入不敷出,皇家口中的盛世,也仅仅只是有钱人的盛世。现如今不少史学家,以及历史爱好者提及康乾盛世时,总是表达诸多质疑,原因也就在于此。

甚至乾隆死后,若不是嘉庆从和珅家中抄出足够的银两,支持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清朝或许都等不到西方列强入侵就已经灭亡。

民间有俗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绝不是说说而已。

事实上,一个国家最可怕的地方,是将国家与人民混淆。乾隆所犯的错误,不止有“天朝上国”的狂妄自大“闭关锁国”的坐井观天,更有混淆“舟”与“水”荒唐愚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的是老百姓支撑着国家发展前进,并在此基础上,国家与人民,共同进步。

可到了乾隆这里,却成了他以个人代表国家。国富而民穷,虽然听起来十分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清朝乾隆年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由此可见,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又哪里谈得上盛世二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雍正   乾隆   国库   康熙   雍正皇帝   银两   清朝   盛世   皇帝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