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万人逃亡,60万人投降”:从卫所制度来看明代军事改革之路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历史上首次由南至北收复版图、推翻少数族统治。

其后,历经洪武、永乐两朝数十年间征战,逐鹿漠北,大小战役斩杀蒙元部落200余万人,荡平草原,一扫汉家之阴晦。

明太祖朱元璋像,图片来源:网络

明初的军事行动对建立统一王朝、提振民族自信心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在这期间,明初的统治者根据历史经验,参考曹魏军屯制、唐代府兵制,建立了军事史上著名的“卫所制”,意图统一全国武装力量的编制、体制,保持长盛不衰的战斗力,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至明英宗土木堡之变(1449年)的不到百年之间,明代卫所制遭到极大的破坏,面对内外危机,明代统治者面临巨大的军事改革压力。

影视剧中的明军北伐

一、缘起:“得唐府兵遗意”,创建卫所制度

明代卫所制,全国大概400—500多个卫,犬牙交错地分布在明帝国两京十三司(永、洪十四个)的版图之中。

总军力从洪武初年的120万人达到永乐年间的270万人。这些卫所根据驻扎的区域和担负的任务不同,分为京军和地方军,地方军又分为内卫、外卫。

按照领导体制和组织序列,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领导下,军队按照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划分,小旗是最小的作战单位。

卫的额定编制是5600人,千户所的额定编制是1120人,百户112人,总旗56人,小旗10人。

明帝国版图示意图

关于明代卫所制,常见的误会或者错误是:

第一,搞不清楚军、兵的区别。军是世袭的,兵是临时的。军有军籍,属于都督府,和民籍属于户部、匠籍属于工部不同。军不受普通行政官吏的管辖,在身份、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和民不同。兵可以是所有籍,任何人都可以征招或应募。

第二,搞不清楚隶属的关系。卫所制不单纯是军事制度,也是朝廷和地方治理的组成部分。今天金山卫、天津卫、威海卫等,都是当年地理留存痕迹。明代边疆和特殊地区的卫,并不是人们理解的野战部队驻扎在当地的情况,而是事实上的地方管理机构。

老百姓遇到事找官府求助、打官司诉讼或者缴纳赋税并不是由当地府州县(事实上也没有设置)处理,而是由卫来处理。

所以《明史·地理志》里面罗列了很多的卫,和府州县写在一起。这是明代卫所制的一个时代特点,有些卫不但要处理军事问题,也要处理民政问题。

第三,搞不清楚职权的区别。明代的卫不单纯担负训练作战任务,还要负责屯种和劳役。1364年改编以后,每一个新卫所在建制时都分配有军用农田。

在正常情况下,每支军队约70%的士兵应该搞耕种,其余30%则执行军事任务。在京的卫还要从事服务于皇家和朝廷的工匠和杂役等非军事任务。

明代卫所制是明太祖朱元璋小农思想的体现,庞大的帝国要养活或者保持一支近300万人常备军,即便是现代国家也是艰难的。

受制于当时的经济财力,作出多用途的朴素制度设计在当时有可取之处。这种有点类似于今天生产建设兵团的理想化设计“在军事上是无效率的。

它到头来摧毁了这整个制度的军事性质,但它在15世纪30年代以前一直运行得相当好”。

二、改革:“事急征募民壮”,实行征募制度

明代卫所制发展不到70年的时间,由于军户的奴隶化倾向、军地经济收入反差太大以及军队腐化等原因,导致各地卫所长期废弛、日趋崩溃。

根据叶盛《水东日记》记载:正统三年,逃亡的军户达到1633664人。由于叶盛本人是朝廷官员,又是当时人,这么详细的数字应该是当时的奏章、邸报或者官方档案中的统计,具有很强的可信度。

明代叶盛画像

一支常备军,几乎一半以上的现役军人逃亡,数字之多,说明情况之严重。

特别是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1449年),明英宗冒然出击蒙古人导致被俘虏,引起全国震惊,朝野上下遍布着要求军事改革的呼声。

首先,佥派民壮的征兵制改革。征兵制是临时性措施,朝廷通过强制性服兵役,使得把由卫所军户担负作战需求扩大到全国百姓。

1494年,一份诏令为征招和利用民兵确立了全国性的准则,这些民兵名义上是百姓中志愿服兵役的人。在边境,这些人称土兵,在各省,他们称为民壮。1502年据说有30万民壮已被吸收进卫所,这样有助于填补卫所兵员的缺额。

影视剧中的明代民壮

其次,派银发饷的募兵制改革。和征兵制不同,募兵制要按时支付士兵的薪水工资并承担伤残费用。募兵制始于正统年间,最初在陕西省试点,招募了4200人。

嘉靖以后,面对着国内外“北虏南倭”以及零星的地方起义艰难时局,募兵制开始正式推行。

募兵制的特点是完全职业化,无须再承担屯田和劳役等非军事任务,而且由于是拣选,可以根据军事需要挑选出合适合格的士兵。士兵没有卫所制军户的拖家带口拖累,也没有驻地的限制,更加有利于机动作战。

出土文物:明代的官银

募兵制士兵的薪水收入也远高于卫所制的军户,思想稳定,安心服役。战争形势紧急时,可以随时招募,战事缓和结束时,可以随时裁减。

募兵制作为明代中后期的重要军事改革,一直延续到明代灭亡。

漫画中的戚家军

再次,军兵并存的改革缺陷。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征兵制、募兵制等军事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事压力,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处理国内外各种纷至沓来的大小事情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明代重祖训,祖宗之法不可变,卫所制实际上一直名义存在,无人敢废除。这样就造成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卫所的军户逃亡在继续,征兵和募兵却同时在进行。

明嘉靖年间,仅广东的逃亡军户达到在籍的70%,广西和江西更为严重。另一方面,浙江和山东、西北的募兵人数达到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末。

此外,明代中后期,还围绕着军队的训练体制、作战样式、装备发展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陆续进行过很多有益的改革,在军事实践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些都反映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俞大猷的《大同镇车兵操法》、孙承宗的《车营叩答合编》等军事著作之中。

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

三、启示:“行伍衰耗久虚”,令人唏嘘不已

明清之际,天崩地裂,历史影响深远,改写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明代中后期的军事改革虽然是挽狂澜于既倒,但是最后还是无法改变明代灭亡的历史结局。

明末,除战死外,因为一大批中高级将领的叛变,至少有60万正规部队投降不到2万人的满清后金(清),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投降农民起义军等。值得我们深思:

启示之一:军队改革要有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明初,受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意识唤醒,为反抗蒙元的残暴统治,明军的战斗力很强。

军队是这样一个朝廷的军事力量,它越来越面向和平,除了保卫边疆和维持国内安宁外,没有其他军事目标。

影视作品中的戚家军

国家承平日久,武弁权轻。军人一般几乎得不到威望,更不受人尊敬。军人的社会地位日趋低下,没有尊严。

大部分文职官僚并不信赖它。甚至戚继光之类高级将领都自贱“门下走狗”何况普通军户?普通军人一方面要承受盘剥、奴役,一方面或劳作耕种,或打仗备边,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样的军队只会是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

启示之二:军队改革要有职业化的组织制度。

军队的任务就是训练打仗。明代卫所制的致命缺陷就是赋予军队太多非军事的使命。虽然设置的初衷不得已,但是并未根据历史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而是一直缝缝补补,被动应付。

在明代中叶,战争是国家政策的一个不得力的手段,它本身在这个时期对国家的存在并没有关键性的影响。

军事机构虽然在明代朝廷是最庞大和最花钱的组成部分,却是建立在一盘散沙之上。因此在明代中叶,许多人已看到了军事上带根本性的组织缺陷,但只有少数非凡的政治家才认真注意这些缺陷。

启示之三:军队改革要有碾压式的装备体系。

在军事史上,明代军事装备的发展应该说得到很大的提升。卫军的兵器设备冷武器制造优良,火器等新式装备也已经出现。据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在皇城发现大量未开封的明代火器和大炮。

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弥补了卫所制带来的不足,为维持朱明王朝治理、延续明代近300历史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在战争中的决定因素还是人,优良的武器不能转化为先进的战斗力,其实质还是人出了问题,体制出了问题。

启示之四:军队改革要有完善化的后勤保障。

明朝招募士兵初期的待遇其实并不差,戚家军每月薪俸9钱银,有的地区募兵达到每月1.5两甚至3两银。士兵包吃喝住宿,还派发日用物资。伤残有专门的经费保障。

但是由于整个国家一直处于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随着募兵制的扩大,国家年例的数额不断增多,最后导致财政枯竭,无以为续。

结语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代的军事制度没有发生实质性的结构变化,尽管人们日益认识到它的缺点。

在历任皇帝治下进行的最雄心勃勃军事改革的企图也不过是是临时性的疲于应付各地战事,这些改进能短期地提高帝国士兵的战斗力,加强对他们的支援体制和提高士气。

但是,这样拼拼凑凑的改进不能实质性地改变更大的现实情况,最后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参考资料:

《酌中志》

《明史》

《纪效新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小旗   明代   征兵制   募兵制   军事   作战   朝廷   战斗力   士兵   军队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