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王都的确立体现了南诏逐步形成的统治模式

南诏王都的确立,体现了南诏逐步形成的统治模式——节度使和都督本来都是唐朝统领一方军事活动的高级将领,都督不长设,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逐渐成为掌管一地军、政、财、人事等几乎全部权利的土皇帝。

南诏也仿效唐朝设立了节度使和都督,“外则有六节度,曰:弄栋、永昌、银生、剑川、柘东、丽水。有二都督:会川、通海”,但南诏的节度使和都督一开始设立时权利就很大且是军政一肩挑。

南诏这种置官方式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其地域广大、人口分布不均,所以无法采取有效的垂直管理方式,便学习唐朝的羁縻制度设立了节度和都督,南诏真正能完全、直接掌控的地方基本便是洱海坝子内的十赕之地。

南诏都城

南诏是定都于苍山洱海地区的我国古代地方民族政权,其地域广大、幅员辽阔。据《新唐书》所载,南诏一开始只在蒙舍一地,之后统一六诏和两爨之地,又击败唐朝吞并了姚州等地,击败吐蕃占据了铁桥城等地,经过多次对外扩张以后。

其疆域占据了汉朝故郡永昌以东,唐朝黔中以西、益州以南,西北臣服了弥诺、弥臣等国、深入中南半岛,并且“都羊苴咩城,别都曰鄯阐府”。所以按照《新唐书》的说法,南诏的疆域远远超过了现今的云南,其王都是羊苴咩城,并且有一个陪都鄯阐府。

《旧唐书》中关于南诏疆域只是大略的说“在汉永昌故郡东,姚州之西”,而有关南诏王都的记载却是这样说的“盛逻皮死,子皮逻阁立。二十六年赐名曰归义。并五诏,服群蛮二十七年,徙居大和城(即太和城)”。

按照《旧唐书》的记载,南诏本是定都在别处,开元二十七年才迁都至大和城,那么南诏王都究竟在哪呢?现代学人关于南诏王都的相关问题也颇有争议。

如陇贤君等在《中国彝族通史纲要》中认为南诏国只有两个王都,也即太和城与羊苴咩城,略去了大厘城,认为它只是一个临时的行宫而已;李洁萍等的《中国历代都城》中认为南诏有五个王都。

即蒙舍城、龙于图城(即垅屿图城)、太和城、史城、羊苴咩城,其是将南诏的前身大蒙国时期两个王都也算了进来,并且去大厘城,转而以史城代替。

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南诏是有移都经历的了,那么哪座都城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南诏王都呢?南诏最初是生活在汉朝故永昌郡附近的乌蛮部落,其先祖搬迁至大理巍山左近,并自名其部落为“蒙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蒙舍诏逐渐强盛起来。

大蒙古的建立

公元649年,蒙舍诏首领细奴逻正式取代了当地白蛮首领张乐进求在苍山洱海南部地区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并于次年在巍山附近修筑“垅屿图城”并定都于此。

自此之后,蒙舍诏成为苍山洱海地区势力最大的六个部落政权之一,与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等合称为“六诏”。

因地处诸诏最南端,故又称“南诏”。此时“南诏”只是“蒙舍诏”的一种习惯性称呼,就像我们也经常把“韩国”称为“南朝鲜”一样,所以“垅屿图城”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南诏”都城。后来南诏臣属于唐朝,并与唐朝建立了十分亲密的联系。

樊绰的《蛮书》是这样描写南诏如何从与唐朝建立朝贡关系到一步步变得更加亲密的:唐高宗时期,细奴逻“遣首领数诣京师朝参,皆得召见,赏锦袍、锦袖紫袍”。

细奴逻之后,他的儿子逻盛(炎)在武则天掌权时向唐朝朝贡过,还留下了一则趣闻,显示出其对唐朝极度的向往和尊崇,“当天后时,逻盛入朝,其妻方娠,行次姚州,生盛逻皮。逻盛炎闻而喜曰:‘吾且有子承继,身到汉地,死无憾矣!’既至谒见,大蒙恩奖,敕鸿胪安置,赐锦袍、金带、缯彩数百匹,归本国,开元初卒。”

也就是说逻盛(炎)时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已经渐渐亲密起来。逻盛(炎)死后,他的儿子盛逻皮继位,没有盛逻皮朝贡的相关记录,但盛逻皮在位时间应该不长。他死后,逻盛(炎)的孙子皮逻阁继位成为新一代诏主,“朝廷授特进台登郡王,知沙壶州刺史”。

册封皮逻阁为“台登郡王”已经可以说是唐朝对南诏格外的恩宠了,是南诏与唐朝关系十分亲密的体现。但之后唐朝又册封皮逻阁的“长男阁罗凤授特进兼杨瓜州刺史,次男成节度蒙舍州刺史,次男崇江东刺史,次男成进双祝州刺史。

天宝四载,阁罗凤长男凤伽异入朝宿卫,授鸿胪少卿”,南诏“既御厚眷,思竭忠诚,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余月”,唐朝也对南诏君臣册封不断,双方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之后,唐朝更是出于抵制吐蕃在洱海地区势力扩张的考虑,选择支持蒙舍诏的第四代首领皮逻阁进行统一“六诏”的行动。

最终,皮逻阁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完成了“六诏”的统一,并仿效唐朝制度,正式建立了“南诏”政权,自称“南诏王”,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南太和村)。后来,皮逻阁还被唐玄宗李隆基赐名为“蒙归义”,封“云南王”。所以,“南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王都应该是“太和城”。

从皮逻阁到阁罗凤,再到阁罗凤之孙异牟寻,南诏一直以“太和城”为王都,但就在异牟寻继位不久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南诏异牟寻时期

根据前辈学者的考证和笔者自己的推断,南诏异牟寻时期应该在公元739-779年之间以太和城为都,公元779-784年以羊苴咩城为都,公元784年又迁都大厘城(有些学者认为是史城),三年后的公元787年又迁回到羊苴咩城,直至公元902年南诏被郑买嗣灭亡。

综上所述,再联合明清两代移都的经历:明代刚开始都南京,后来都北京,但谈到明朝首都一般即指北京,因为北京是明朝绝大部分时间的首都所在,所以默认北京为明朝首都;清朝也是一样的,先是定都关外,即盛京,后来移都北京并长时间保持下去,所以说起清朝的首都一般也指北京。

所以由此来看,南诏的王都应为羊苴咩城,因为南诏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定都于此的。那么异牟寻为何要迁都呢?南诏迁都与其和唐朝、吐蕃之间关系的变化有没有联系呢?要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并不难,因为都城作为一个政权的中心不可能没有理由就发生变迁,而在当时能影响南诏的无非就是唐朝和吐蕃。

另一方面从南诏几次移都的经历也能看出南诏都城的确立与南诏和唐朝、南诏和吐蕃之间的关系有直接影响。

比如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刚刚继位,吐蕃要求南诏配合攻打唐朝,异牟寻发兵二十万、兵分三路,“一趋茂州,逾文川,扰灌口;一趋扶、文,掠方维、白坝;一侵黎、雅,叩邛郲关”,与吐蕃一同入寇,并且放下豪言“为我取蜀为东府,工伎悉送逻些城,岁赋一缣”。

结果,“德宗发禁卫及幽州军以援东川,与山南兵合,大败异牟寻众,斩首六千级,禽生捕伤甚众,颠踣厓峭且十万”,吐蕃和南诏的联军不仅没有取得战功,反而被唐军大败。此战过后,“异牟寻惧,更徙苴咩城,筑袤十五里,吐蕃封为日东王”。

这便是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和之后迁都大厘城的原因,是为了政治和地理位置上向吐蕃靠拢以避免唐朝的打击。但因为这次战败,吐蕃褫夺了南诏“赞普钟”的封号,改封为“日东王”。

这是将南诏由相对平等的联盟地位变成了不平等的附属地位,南诏君臣自然郁郁,吐蕃还“役赋南蛮(即南诏)重数,又夺诸蛮险地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牟寻益厌苦之”。

因为异牟寻“厌苦”吐蕃,自然便想要摆脱吐蕃的控制和压榨。并且唐朝故西泸县令郑回昔日天宝战争中被阁罗凤所掳,因为爱惜郑回的才华,所以让他教导自己子孙,并且给予郑回“棰搒”南诏王室子孙的权利。

至异牟寻继位时期,郑回成为南诏的清平官,并且因为其帝师的身份,在南诏政治生态中的地位十分超然,他也劝异牟寻说:“中国有礼义少求责,非若吐蕃,惏刻无极也。今弃之,复归唐,无远戍劳,利莫大此”。

总的来说,这更加坚定了异牟寻摆脱吐蕃控制和压迫的决心。这样一来南诏再次迁都回到羊苴咩城也找到了理由,便是异牟寻在为弃蕃归唐作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南诏   吐蕃   洱海   永昌   都城   太和   刺史   都督   唐朝   北京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