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涵:原上海市市长,父亲是同盟会元老,长子是中将,90岁逝世

从战火中走来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历过许多艰苦的岁月,才迎来新中国成立后的美好生活,可即便走入和平,他们依然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助推我们伟大的祖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尤其是在台海两岸关系方面,就有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奠基人。

这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叫做汪道涵,他来自革命家庭,受父亲影响才走上了革命道路。汪道涵的父亲叫作汪雨相,在清朝末年是曾考中秀才,可随着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汪雨相眼见救国无望,便远赴海外求学,并且在日本与孙中山先生相识相交,在孙先生的帮助和引导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早期革命的骨干力量,投身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随着清王朝倾覆于历史的尘埃,北洋政府建立,汪雨相又投身教育事业,受此影响,他十分重视子女们的教育,因而很小的时候汪道涵就接受了启蒙教育,他本身就机敏聪慧,再加上学习用功刻苦,所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十八岁那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与学业共同进步的还有汪道涵的思想水平,在交大读书期间,他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传播革命思想,号召大家参与爱国运动,却不料被国民党反对派逮捕入狱。在狱中汪道涵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可他始终没有低头屈服,直到被父亲营救脱离险境。眼前的困难并没有打倒汪道涵,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出狱后,他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组织抗日游行活动,直到1933年,十八岁的汪道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始终坚守最初的信仰,号召当时的进步青年加入抗日队伍,还带着一家老小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为革命事业而不懈奋斗。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汪道涵先后在淮南、华中一带开展工作,曾经担任过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积累了大量的基层管理经验,尤其是在财政商贸方面,这为他随后主政一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汪道涵被派往浙江杭州主管财政工作,甚至还担任过华东工业部的副部长,经验十分丰富。可惜,在特殊时期,汪道涵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被下放到基层接受劳动改造,可他没有放弃自己,始终保持学习的劲头,直到拨乱反正之后,汪道涵重回岗位,负责国家的进出口业务和外贸相关事宜,成为外经委第一副主任。

命运给你苦难,势必也会有所回报。汪道涵长期积累之后终于迎来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任命为上海市书记,恰逢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上海作为新中国的对外门户,在过去的百年里曾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所以在汪道涵的手下得到了飞速发展,紧跟发达国家的脚步,成为祖国东边最亮眼的一颗新星。

此后,汪道涵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挑战。在1991年时,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汪道涵紧跟着被任命为第一任会长,上任之后,为了打开对台交往的新局面,汪道涵数次电邀海基会会长辜振甫,请对方来大陆访问,经过协商之后,双方在新加坡会面,两人在同一张桌子前共同讨论两岸的政治经济问题,再次明确了“一个中国”的前提,对海峡两岸的关系的向前迈有着开创性的进步意义。

汪道涵有过两次婚姻,六个儿女,在汪道涵的教育下他的后代都很优秀,其中长子汪致远继承了父亲聪明的头脑,从小就学习优异,考入我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毕业后又投身军旅,为我国的现代化国防建设添砖加瓦,还在2001年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作为名门之后的汪道涵是近代难得的高素质人才,本可以靠着父辈的光环安闲度日,可却甘愿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革命,在艰难困苦中开创一番事业,在不同的领域中都取得了自己的成就,着实令人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同盟会   辛亥革命   北洋   中国同盟会   海基会   淮南   父亲   上海市   年时   长子   元老   中将   号召   基层   市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