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如何炼成的



东汉末年朝政混乱内有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外有羌乱连年不绝,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和人口增殖致使普通老百姓生活质量越来越低越来越活不下去。


巨鹿人张角以此为契机创建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天下于是大乱。仓促起事的太平军终究走向了败亡,然而各地豪强却纷纷以此为契机形成割据之势,群雄纷争的时代就此来临,此时的曹操29岁,由于征讨黄巾的功劳被封为济南相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

一、少年豪侠


据说曹操是西汉初相国曹参的后人,他的父亲曹嵩是著名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曹腾虽然是个宦官却颇有权势财富,在汉桓帝时就被封为了费边亭侯。曹嵩因为这个缘故,也曾经担任过太尉的高官。也有种说法说曹嵩本来是夏侯氏的子孙,所以在曹操时夏侯家族也相当于自己的宗族。不过曹腾却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被追封为皇帝的宦官。这就是曹操的基本出身,颇有权势但因为祖父的缘故为士族所不齿算是个异类。这也是曹操后来特立独行的一个原因。因为被世俗所不齿,所以反而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活得真实洒脱。曹操历来是个饱受争议的人,他的争议主要来自于他的真实他的真性情,他把自己赤裸裸暴露在众人之下,当然难免受到众人的非议,但也由于这份真性情使他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但是他也确实很有能力,《三国志》说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什么意思?就是说很机灵很会随机应变,而且喜欢帮助弱小却不喜欢受到约束,甚至还私自闯入过中常侍张让的府邸,被张让发现后直接翻墙而出。活活脱脱一个行侠仗义、扶助弱小、不畏权贵、武功高强的豪侠模样。同时他还十分喜欢兵法,抄写兵书注解《孙子》。虽然他的出身让许多人不重视他,但也有一些人看出来他的不简单,比如桥玄。这样的人生活在乱世,注定会有一个不简单的人生。他的少年展现了他的不受拘束真性情。20岁时他结束了自己的放荡生涯,由于家庭的帮助被举为孝廉,开始了仕宦生涯。

二、青年能吏

曹操


从他为官的表现看,如果没有遭遇天下大乱他会以一个不畏强权“能吏”名声传世。曹操在洛阳当北部尉时严明法纪,就敢棒杀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当济南相时,罢免贪官废除迷信,最终因为直言敢谏不阿附权贵而辞官归乡。然而当有人想要实行废立皇帝的时候,他却是拒绝的,虽然有他自己的利害考量但说明他对东汉还是抱有一定忠诚的。后来他做了典军校尉,目标也不过是封侯拜将。他晚年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很好地表明了他这个时期的心声,他的抱负不过是做东汉的一个名臣。他的青年展现了他不畏强权尚法实干的能臣形象。然而董卓进京东汉中央崩坏,使他注定不能实现这个抱负。

三、壮年枭雄


董卓

董卓进入首都洛阳 ,以地方军阀的身份肆意摆弄朝政杀戮帝后废立天子,使东汉中央的权威荡然无存。此时的曹操身在洛阳,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于是天下诸侯合兵讨董。这个时候的曹操或许还有忠君报国之心,但那些起兵的诸侯不知有几人是忠心报国?几人是羡慕董卓欲作第二个董卓?诸侯起兵董卓迫于威势劫掠皇帝大臣西迁,除了曹操进行追击却因兵少而败其余诸侯纷纷解体开始了争权夺利,群雄逐鹿正式开始!此时曹操35岁为东郡太守,以攻击黄巾余党而颇有些名声, 东郡属于兖州。


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日夜会战“设奇计”大败黄巾,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此时的曹操终于以足以逐鹿天下的诸侯面目登场!然而事业刚有起色,却又遇到陶谦部将杀害父亲一家,自己出兵复仇。身为人子为父报仇天经地义,然而在徐州杀戮过多引起了后方陈宫的不满。于是陈宫迎吕布入兖州,曹操后院失火,回军救援。曹操与吕布大战,最后虽然夺回兖州但实力大损。此时的曹操不过群雄之一,父亲因为战乱而死,而且由于吕布的缘故实力大损,所占据的兖州又是四战之地四面皆敌,应该说是起兵以来的人生低谷。

汉献帝

什么是乱世?乱世就是朝不保夕,乱世就是胜败即生死。年轻时的曹操渴望的是建功立业,然而生活在这乱世中的曹操除了建功立业还需要活下去。人生就是这样,低谷可能就是转折。此时的董卓已经死了,他的西凉军也在部将李傕、郭汜的火并中走向消亡。身为天子的汉献帝却突然成了没人要的流浪汉,带领朝臣在洛阳衣食无着。各地诸侯早已目无天子,谁还会把一无人二无财的天子放在心上。而且迎来一个爷放自己头上处处掣肘,行事也多有不便。但相比迎天子所能带来的巨大政治优势来说,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也只有真正拥有长远眼光和巨大决策力的人才能在纷乱的局势里做出正确决断。于是曹操亲到洛阳迎天子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兴屯田积粟养兵 ,在政治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此后曹操南下宛破张绣,东征徐州灭吕布破刘备,官渡一战破袁绍,攻灭袁尚、袁谭,远征乌桓如日中天。


建安十三年曹操自命为丞相南下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束手统一天下指日可待。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可惜一场“赤壁之战”功败垂成大败而回。赤壁之败可以说是天所以限南北,胜利来得太快使曹操冲昏头脑,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以疲惫之北兵想要以水战战胜有准备之南兵可以说失败大概率事件。两年后率大军伐马超、韩遂,平定关陇凉州之地,此后与刘备相争与汉中再次失利。曹操已然是北方之主,对南方却显得无可奈何。

四、晚年权臣


在平定关陇后的曹操正式一统北方已然志得意满,先是成为魏公后又成为魏王,逼迫荀彧自杀。虽然曹操至死都未篡位,但不过是由于南方尚未统一,此时的他与皇帝何异?作为一个实利主义者,他最不屑的就是虚名。

五、曹操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回过头来说一下,似乎最大的问题是曹操为何不能统一天下?此后的南北分裂多有文化和民族的原因,但曹操似乎不需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或者是他所面对的对手太强,刘备孙权都是不下于曹操的政治家、枭雄。但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述志令》和曹操的一生看,他一开始是为了功名,后来在乱世是为了生死,他年少的志向不过是封侯拜将,一开始并无大志。其实只要能够善待百姓带来国泰民安,曹操做皇帝又何妨?二是嗜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他征徐州而使徐州残破,官渡之战坑杀袁军八万,尚权术诈力不得人和。三是天下争战多在北方,故北方残破而南方尚能保存元气,地利不在他。有此三点,再加之他已年老而孙权尚少,他想统一天下确实不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兖州   徐州   洛阳   宦官   东汉   诸侯   天子   乱世   皇帝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