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最后却草草收场 真相意难平!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将清政府拖进了万丈深渊。晚清统治阶级也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在一二次的鸦片战争中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晚清政府认识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后,以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代表,发动的了洋务运动以求强国。但最后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彻底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现在看到过去才发现失败的真实原因,实在让人无奈。

首先洋务运动发动阶级就具有落后性,让我们看看西欧国家的近代化,都是以资产阶级发动的。洋务运动其实说明白点就晚清政府的自救运动,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洋务运动中,也有地主阶级抵抗派极力反对,这使洋务运动更加难以进行。

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晚清政府聘请了不少的西方技师。在工厂做工时西方技师也在有意的隐藏技术,这就使得本国的工人无法掌握先进技术,依赖他国更加严重,这使本国的生产效率非常低。并且西方提供的技术都是西方的落后技术。

在工厂中,大多数的工厂负责人都是地方的官员,大型机械的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运作,这也使得那些官员的贪污更加变本加厉,大量的资金流入了官员的口袋中,工厂的运作更加困难。再加上百姓的思想落后,也对机器生产一无所知,这也使得规模难以扩大。

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最后在甲午战争中晚清政府的落败,沸沸扬扬的洋务运动也彻底地破产。晚清政府的几十年的经营也是一场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洋务派   草草收场   地主阶级   晚清   封建   轰轰烈烈   落后   真相   工厂   政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