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生前制定 “四不”原则是什么?

草原英雄的金戈铁马,多元文明的碰撞融合,黎庶百姓的苦不堪言,遗民士子的有志难伸,统统化入挥洒自如的翰墨世界,融入咿呀诙谐的散曲杂剧。

花剌子模战役
对战花刺子模的战役拉开了成吉思汗征服中亚的序幕。

战争的导火索源于花剌子模滥杀蒙古商队事件。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一支蒙古汗国的商队到花刺子模边境城市讹答刺(中亚古城,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中游冬之齐穆尔)进行商业贸易。花刺子模总督哈只儿只兰秃阻止了商队活动并大肆劫掠,杀死了成吉思汗派去进行交易的商人。成吉思汗听闻此事极为震怒,要求花剌子模赔偿商队损失,但被花剌子模拒绝。

成吉思汗于次年秋天,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花剌子模。他统帅大军越过阿勒台山,兵分四路大举进攻花刺子模。不久,蒙古大军攻克撒马儿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儿罕),守军献城投降,蒙古军队最终吞并了花刺子模。

铁木真的四不原则
成吉思汗生前,曾制定 “四不”原则:不作传记、不作画像、不刻碑铭与不建陵墓。因此,直到他去世几十年后,他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才让宫廷画师为祖父绘制了画像。

据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拉吉尼玛先生的记载,《成吉思汗像》的现世,源于一场不经意的邂逅。

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汗像 《元史•太祖本纪》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绩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记载云。

年代:明
尺寸:纵46.8厘米,横59.1 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地: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民国初期的北洋将领陈宧(yi)与内蒙古的贡桑诺尔布王爷交好,贡桑诺尔布王爷曾赠给陈宧一幅成吉思汗的画像,被陈宧收藏在家中。1952年,陈宧的儿媳崔月荣邀请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来家中处理旧书画。到了崔女士家中后,史树青慧眼识宝,一眼就看出 《成吉思汗像》非同一般,当即买下画像,后来捐给了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第一件成吉思汗遗物。

除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成吉思汗像》外,还有一幅《成吉思汗像》存于中国台北故官博物院。经专家考证,存于国家博物馆的 《成吉思汗像》为创作于元代的纸本,而存于台北的画像则为明代绢质临摹本。

虽是摹本,画中笔法却颇为细致,深得真本神韵。画中,铁木真身穿浅米色右衽长袍,头戴白色毡帽,阔额长耳,脸盛方正,胡须黑白相间,从鬓角直垂到胸口,相貌特征与《草原帝国》中“前额宽阔,有一对猫似的眼睛,晚年留有胡须”的描绘极为吻合。从五官可以看出,画像中的铁木真已是暮年,但细长眼眸中锐利深沉的目光,仍可依稀领路到他当年纵横草原的风采。

泥金彩绘《铁木真、孛尔帖和儿子们》

泥金彩绘《铁木真、孛尔帖和儿子们》
图中铁木真和他的妻子孛尔帖坐在宝座之上,右侧跪着他们的四个儿子,依次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成吉思汗   诺尔   花刺子模   中亚   蒙古   商队   台北   画像   生前   原则   国家博物馆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