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费翻倍,东亚变局再次开始?

说起来,日本扩充军力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从安倍时代起,日本似乎就没消停过,一会要修宪,一会要“解禁自卫权”,不过总的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基本没做出过实质性的出格动作。


安倍折腾了十多年,也没完成他那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伟大理想。虽然强行通过了《安保法案》,但军费一直涨不上去,一直在1%以下。


这个比例确实不算高。环太平洋国家里,前三名里最高的是美国3.5%,其次是新加坡3.0%、韩国2.8%,中国是1.7%。


安倍时期日本军费开支


但这次大幅度增加军费,确实是狼来了,岸田政府已经通过预算,决定今后五年增加军费3200亿美元,逐步达到GDP的2%,比之前整整翻一番。


到时候,日本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军费开支国,仅次于中美两国。



增加的军费花在哪?



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个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像机场的维修啊,弹药、燃料的运输储存啊什么的,属于后勤保障这块。


第二个是用在武器装备提升,也就是提高所谓“抗打击能力”。这次俄乌战争给了日本很大刺激,日本人算是看出来了,盟友什么的未必靠得住,一旦开战,要想获得外部支持,自家必须得至少顶住一阵,顶住了,才有外界援助的价值。


日本这次步子迈得很大,一口气提出了增加1000枚远程导弹的目标,而且打算前期从美国买,后续自己改造,把现有的12式反舰导弹射程增加到1000公里。


日本的12式反舰导弹来自三菱重工,1992年开始研发,2015年部署,最大射程200公里。日本政府打算对其全方位升级,提高射程,拓展发射平台,升级打击性能。


1000公里的射程,很明显不是冲着朝鲜去的,而是重点覆盖中国东南沿海。


还有第三个用途,是用来补贴日本自身国防工业建设,其实这个是更需要我们警惕的,这个后面说。



日本发展军力,目标是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倒是没啥疑问,不言而喻,当然是针对中国。


前几天,日本发布了新一版的《国家安全战略》,其上个版本还是2013年公布的,到现在已经快10年了。


在之前的版本里,朝鲜被认定为日本最大的安全威胁,对中国的描述是“战略伙伴”,现在这个描述则改成了所谓“对国际秩序的最大战略挑战”。


《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直指中国



之前安倍被刺杀时很多人拍手叫好,中文互联网上满屏都是“吃席”、“死晚了”的声音,那时候就有冷静的观察家说过,先别忙着叫好。


安倍是右翼不假,但也是个很现实的务实派。要说真正的亲美反华派,现任首相岸田文雄才是头号选手。


日本政坛大体上分为两大派,一个以安倍为代表的保守派,主张维持现状,闷声发财;另一个则是岸田文雄为首、主张全面倒向美国的激进派。之前两派还互相掣肘,安倍一死,很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使日本彻底倒向美国。


这不,上任不到半年,岸田文雄就公布了新战略,赤裸裸地表示:“日本周边的国家有企图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的明显变化。”


这个“周边国家”,总不至于说是正在乌克兰焦头烂额的俄罗斯吧?



日本自卫队实力如何?



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是现在军事领域有比较有名的评估机构,不妨先来看一下,它对日本自卫队的评价如何。


这家机构考虑得相当全面,不光评估一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人员、训练等,连地理因素、有无出海口、自然资源这些也都囊括在内。


不过有一点,核武器不在评估范围内,可能是觉得那玩意儿重在威慑,现实意义不大。像这次俄乌战争,尽管俄罗斯喊了几次提高核威慑等级,但终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真把核弹扔到乌克兰。


也就是说,“全球火力”可以认为是一份比较全面的常规军力排行榜。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这份榜单会给出一个GFP指数,这个数值越小,代表一个国家常规军力越强大。2022年,日本在这份榜单上排第五,仅次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居然比法国、英国还要靠前。


顺便说一句,过惯了悠闲日子的几个老欧洲国家,现在军力是真的拉胯。


“全球火力”2022年榜单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换成经济基础决定军事实力,其实也大差不差。


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军费一直稳定在GDP的1%。这个数字是不算大,但考虑到日本庞大的经济体量,1%就已经不得了了,500多亿美元,跟法国、俄罗斯、英国差不多在同一个量级。


要知道,那几个可都是拥有核武库的五常国家。


根据日本宪法第9条,日本放弃以军事手段解决与其他国家争端的权力,所以名义上,日本自卫队不算军事力量,只是维持日本的自我防卫功能。


不过实际上呢?这支号称用来自卫的力量,实力完爆地球上90%的国家。


自卫队全员超过25万人,陆海空三军完备,这里面又以海上自卫队实力最为强大。早些年上网的人都知道,关于中国海军与日本自卫队哪个更强的争论,曾经长年累月盘踞在军事论坛头版。


直到近几年,中国航母下水,055下饺子,这种争论才逐渐平息,但实话实话,早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确实有不少让中国海军望尘莫及的地方。


我查了下数据,2013年的时候,自卫队就有各式舰艇150多艘,飞机超过340架,而且大部分装备都相当先进。像自卫队的金刚级驱逐舰,技术来自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当时中国还没有055大驱,很难与之匹敌。


再比如反潜能力,自卫队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反潜专业户,甚至多次在太平洋军演中力压美国舰艇一头,连美国人都表示日本是“反潜作战的怪物”。美军主力装备的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日本自卫队买了80多架。


P3-C反潜机



不过另一方面,对日本这样一个在二战中打得你死我活的对手,美国人很明显还是会留一手的,绝不会掏家底地去扶持。


还是拿驱逐舰来说,美国给日本的技术看起来先进,却是“阉割”版的,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削减。比如,阿利伯克驱逐舰能够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是其最强大的对陆攻击能力,但日版驱逐舰上,被改成了普通反舰导弹。


至于航母就更不用说了,日本人只能打打擦边球,造几艘直升机航母,实现一下自己的航母梦想。


日本自卫队的直升机航母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的日本自卫队,看起来就像一个不伦不类的畸形怪物:一方面,这是个被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评为世界第五大海上力量的存在,各式先进装备一流,任谁要啃下来,都是一块难对付的硬骨头;但你说它有多强吧,它也确实防守有余,攻取不足。


说到底,这还是取决于日本自卫队在美国军事策略中的整体定位:充当太平洋美军的急先锋和辅助,好用,而且不扎手。



日本老百姓怎么看?



日本国际事务研究所一个叫小谷哲男的高级研究员说,一年前他还不敢想象,日本老百姓会支持这种政策转向。


这些年,日本激进派一直期盼着打破和平宪法限制,大力增加军费,最好是把自卫队升级成自卫军。说实话,这里面最大的阻力可能反而是日本民众。


实事求是地说,二战后七十年里,大部分日本普通人从小接受和平教育,认同和平宪法下的国防政策。日本右翼叫嚣了这么多年,并没有多少民意基础,要不然也不至于折腾这么多年不见什么实质进展。


直到俄罗斯今年跟乌克兰开战,对日本人是个很大的刺激,很多日本人的心态也开始变了,转而支持政策转向,岸田文雄才有了民意基础。


但岸田政府主要打的另一张牌,并不是俄罗斯,而是拿台湾说事,假设“台湾有事”,日本被牵涉其中如何如何。说白了,又是“中国威胁论”的老调重弹。


现在让岸田政府最头疼的,可能是这么一大笔钱从哪来。


这几年日本经济衰颓,日本共同社的民调显示,65%的日本人反对为军费加税,换句话说,扩充军备可以,但提高税收没门儿。


岸田也只能暂时表示,2023年先不加税,后面几年再说,算是先安稳一下民心。



美国怎么看?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日本公布军费增长计划后,美国政府立刻表示了“赞成”。美国驻华大使还特意表示,这是美日军事合作的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说到这里,必须纠正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很多人觉得,美国全球到处修建军事基地,那些被驻军的国家像德国、日本、韩国,一定感到很屈辱吧?肯定是希望家里这尊大神早点走吧,只是迫于美国的霸权力量,才敢怒不敢言。


还真不是。


其实这些被驻军国家都不是傻子,个个精明的很。比如德国,GDP全球第五,欧洲第一,但国防开支呢?2021年德国军费大约是530亿美元,跟韩国差不多,GDP占比只有1.25%,离北约2%的要求差得远。


我找了下北约国家的军事支出清单,发现整个北约,军费开支上基本就是靠美国撑着,老欧洲不是一般的划水。


北约国防开支(来源:Forbes)



没错,现在的德国早就不是二战时期横扫天下的铁甲洪流了,现在的德国人,每周工作35小时,一年休三四十天带薪假,享受着足够普通人躺平的福利,国防上却是要多拉胯有多拉胯。


想想也是,花点钱就能找个天下第一高手看家护院,谁还愿意苦学练武呢?拿这钱给自家老百姓发发福利不好吗?当然,德国也要付出一定代价,给驻扎的美军一些特权啥的,但德国人认为这笔买卖划算。


之前特朗普当总统时,一直嚷嚷美国太吃亏,出人又出钱地保护这群欧洲老爷,要求德国提高军费,德国人一直充耳不闻,跟特朗普打太极。


直到今年俄乌战争开打,承平已久的德国才忽然回过神来:没有军事托底,关键时刻说话就是没底气。于是今年6月,德国正式批准了一项高达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资金,打算把德国的国防预算也提到GDP的2%以上。


至于增加的钱怎么用?跟日本差不多,主要也是买买买,已经列入计划的就有:35架F-35隐形战机,60架CH-47F “支奴干”运输直升机,7架P-8反潜巡逻机——看来,美国的军火商又要大赚一笔了。


日本不是北约成员国,现在居然要主动增加军费,达到北约GDP占比2%的的要求,美国人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美国的军工联合体更是要闷声大发财,忙着低头数钱了。



军费不是关键



军费增加只是一方面,日本真正的威胁不在纸面上,而在其本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强大的工业意味着,一旦有变,这个国家有能力迅速开动战争机器,扩充军力。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集齐了所有工业制造门类的国家。放眼全球,也只有中美两国有实力“下饺子”一般制造军舰。但日本的战争潜力,同样不可小觑。


我找了一份日本自卫队的武器装备供应商名单,发现很多大名鼎鼎的日本制造业公司,都名列其中。只不过我们平常见多了这些公司制造民用产品,很少想到军工也是它们的一块重要业务。


日本自卫队武器装备供应商(来源: 维基百科) 日本自卫队武器装备供应商(来源: 维基百科)


实际上,出现在这份清单上的日本公司,大部分都曾在二战时期为日军生产武器。比如三菱重工,著名的零式战机就是他家研发的;川崎,为日本海军制造了多艘航母,偷袭珍珠港的加贺号、瑞鹤号都是川崎生产的。


二战后,美国原本想彻底消除日本的战争潜力,肢解这些军工巨头,但朝鲜战争爆发后又转变方向,开始把日本当作冷战前沿,扶持日本复苏,日本原来那一大帮军工企业方才起死回生。


当然,受美国限制,很多进攻性武器,日本就算有能力,现在也不敢光明正大地研发制造。但说到底,日本不像被戏称“狗大户”的沙特,武器全靠买买买。


日本是有这个底子的,这次军费翻倍,其中一部分钱就打算花在补贴本国国防建设上,这是应该引起相当注意的地方。


无论如何,日本过去给亚洲带来了太多深重的灾难。


1590年,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刚统一日本,接着便是先攻朝鲜,以朝鲜为跳板觊觎中国。明朝派李如松抗倭援朝,前后打了六年,打败入侵日军,奠定东亚此后三百年的和平。


清末,德川幕府垮台,日本在亚洲率先进入近代,又是把野心伸向中国,把战火烧遍东亚,直到二战战败,被美国压着制定和平宪法,才算安稳渡过了过去七十年。


但这些都可能再次成为过去。


一个拥有强大进攻能力的日本,一个不再受和平宪法约束的日本,全世界都应对其保持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军费   日本   自卫队   北约   乌克兰   东亚   朝鲜   军力   俄罗斯   翻倍   德国   驱逐舰   美国   航母   变局   中国   国防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