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现象”正席卷中国各地?4亿家庭已遭受影响,老百姓该重视了

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一直都是国际上出了名的储蓄大国,储蓄率也远超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这几年,疫情反复导致的实体经济不理想,反而促使老百姓的存钱意愿越来越强烈了。

比如今年前三季度,仅仅八九个月时间,我国人民币存款就已经增加了22.77万亿,比2021年同期还多增加了4.72万亿,可见老百姓今年有多重视存钱。

但是这两年,在国内存款率不断上升的同时,我国居民负债率也出现了大幅上涨。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居民负债率已经高达56.5%,负债总规模达到了200万亿,相当于人均负债已经超过了50万。要知道,2010年国内家庭负债率才20%,相当于仅仅11年时间,国内负债就出现翻倍上升。而导致这一水平急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点:

其一,国内房价居高不下,绝大多数家庭只能贷款买房,导致国内负债率快速攀升。

其二,受西方消费影响、及一大批金融平台的广告助推,年轻人借钱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导致了负债率翻倍上涨

眼下,除了上述两种普遍现象导致的国内负债率加剧增长以外,另外还有“5大现象”正席卷中国各地,而且,有4亿家庭已遭受影响,老百姓真的该重视了。

第一大现象,房贷压力太大,断贷人越来越多

众所周知,为鼓励买房,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央妈就已经三降与房贷利率有关的五年期LPR利率,如今,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只需要4.2%。

很多人以为这个利率降下来以后,购房者的压力就已经降低了。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购房者的贷款利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因为他们与银行签订的房贷利率是按照固定利率来计算的,相当于锁定了房贷利率。这种情况下,哪怕房贷利率继续打折,也与他们基本无关。

除此之外,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导致的实体企业破产倒闭的较多,从而进一步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还贷压力太大、弃房断供的人群也跟着大幅增加。

第二大现象,借钱消费成了常态

过去,我们几乎没有借钱消费的意识。但是最近这十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年轻人的负债率也开始迅速飙升。

据悉,眼下国内将近有九成90后都有负债,人均债务规模达到了12.7万。而造成如此大规模负债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的高品质生活,年轻人欲望太大、虚荣心太强,外加各种网贷平台迅速崛起后的疯狂广告等方式助推。

年轻人在网上借钱越来越容易了,导致借钱消费的人群面积也不断扩大。

第三大现象:创业成功希望渺茫

众所周知,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创业成功的概率相对高一些。可是如今,各项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同时,市场的需求却越来越弱。购买力不足,企业就不敢向终端市场转嫁成本,大幅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企业的生存率就越来越弱。

再加上疫情及电商平台对实体的冲击,导致现在创业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这事单从今年上半年有46万家企业破产、100多万家个体户被注销,就能看出,如今,创业成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第四大现象:找工作越来越难

据悉今年应届大学生共有1076万人 ,但是被签约的却只有164万人,相当于近九成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了。

而明年,照样有超1000万应届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找工作、解决吃住问题。但是,在劳动力需求端,实体经济受挫、外加企业倒闭潮,他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在不断下降。

比如,这两年,像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大裁员,更何况是其他中小企业,招聘的数量就更低。

所以这两年,无论何种情况,都尽量减少冲动辞职,否则,再找工作就更难。

第五大现象:老龄化加剧

按照联合国标准,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了,有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我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2.67亿,预计10年后,这一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人。

同时,与老龄化加剧呈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年,人口出生率却在不断下降。目前我国0~14岁人口占比只有17.95%,远低于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十年后,这一年龄段人口占比将跌破15%。

而出生率不断下降,老龄化加剧的背后带来的后果是:劳动力缺口较大、消费力逐渐减弱、养老金发放缺口越来越大等诸多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的问题。所以眼下,这五大现象,老百姓真该重视了。

end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 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老百姓   现象   眼下   众所周知   中国   实体   大幅   重视   年轻人   需求   我国   家庭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