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笑亦悲-读《笑声飘荡在蓝天上》

□王永福

笔者怀着感动的心情,读完李秀丽发表在《烟台散文》上的文章《笑声飘荡在蓝天上》,浮想联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篇怀念仙逝老人的文字,追忆的对象不是有血缘关系的自家人,而是备受尊崇的老作家峻青,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情深意重,令人感同身受。

峻青是胶东大地在新中国诞生后,涌现出的富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备受全国读者喜爱。特别是在胶东大地上,几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因为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家乡胶东为背景和题材,富有浓浓的乡土味,令读者感到格外亲切,因此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作家诞生地海阳建起峻青纪念馆,烟台相应成立峻青文学研究会,本文作者李秀丽作为作家同乡,义不容辞地担任了峻青文学研究会的秘书长。因此,秀丽多年来同峻青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关系非同寻常。这恐怕是李秀丽写作这篇纪念文章的背景和有利条件。

峻青逝世后,值得人们追忆和思念的往事很多,作者只选择了自己两次南方之行,两次借上海转机的机会,欲会面而不得见的情景,倾诉对峻青的无限热爱和思念之情。

第一次是在作家的有生之年,作者南方行特意想利用在上海转机的机会同峻老见见面,叙叙旧。秀丽在上海虹桥机场等待转机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个小时,她打通电话后,表明自己前往拜见的心意。当峻青得知她只能暂留四个小时的时间,而且是首次到上海,出于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建议她利用宝贵的时间逛逛城隍庙和繁华的南京路,委婉拒绝她登门探视。这一老一少在电话里的对话,充分表达了双方此时此刻真挚的关爱之情。接通电话后,峻老以正在打吊针婉拒,秀丽则坚持说:“峻老,吊针一会儿就打完了。”峻青顽童般调皮地说:“打完了还要打。”秀丽坚持说:“那也一会儿就打完了。”说着说着,两位海阳老乡隔空大笑,笑声飘荡在上海的蓝天上,隔着云朵飘逸在家乡的故土上。这段富有诗情画意、浪漫而真挚的爱的表达,胜过千言万语,令人感慨系之。

时过境迁,2021年的夏天,当作者再次乘机降落上海虹桥机场,峻老已驾鹤西去。秀丽再次漫步南京路,眼前的景色依旧,思念的故人已赴天国,物是人非,只有当年老少对话的朗朗笑声,依然飘荡在蓝天上。

一篇优秀的散文,尤其是记人抒情散文,关键是要选择饱含深情的典型细节和画龙点睛的标题。在这方面,李秀丽的《笑声飘荡在蓝天上》,选择运用峻青生前最后一次与她在电话中发自内心的会意的笑声,同前辈作家朱自清在《背影》中同父亲生前告别时跨越铁路时留下的艰难背影,都是留在后人心中永久的痛,挥之不去,异曲同工。

原文发表于2022年12月23日《烟台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虹桥机场   海阳   胶东   南京路   笑声   天上   烟台   转机   上海   秀丽   散文   深处   思念   作家   电话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