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啥不能主张立贤,而是嫡长子

这里不单单指皇帝家。还有古代家族传承。

其实那不就是想立谁就立谁嘛。

什么贤与不贤,谁身上还找不出几个优点?

你说他痴呆我说他憨厚,你说他聪慧我说他私智小慧,你说他仁德我说他迂腐,你说他残忍我说他果断。

在唐朝前包括唐朝,母系势力才很大程度的决定孩子的地位,所以才算的上是嫡,与其说是传统,不如说是连接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势力。

贤与不贤是灵活的,而嫡长子是固定的。问题是,什么是贤,有固定标准么, 嫡长子就是嫡长子,你说破嘴也不可能改变谁是嫡长子,贤不贤就不一定了

立贤就是养蛊模式,要么内乱要么裂开,只要出现几个继承人差不多的情况,那么裂开的几率极大。立嫡就好太多了,其他人就算你不服也得乖乖低头做小,敢跳脸一巴掌拍死。除非是李世民第二。然纵观历史至于所谓明君昏君,对国家的影响远远没有继承人之间的内乱来的狠。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奥斯都。奥斯曼当初多强大,地盘占据亚欧非三州交界,垄断商路,强盛一时,如今呢?吹一个注定失败的制度是无知呢还是别有用心呢。

符合没有弹性的硬性标准,才有权威性。贤与不贤难以说的清楚。比如,次子说自己贤,而三子也可以说自己贤。

那只是正面例子罢了,勾结篡位的哪个不认为自己贤,嫡长子不靠谱,但是如果以贤来论很容易让底下人有小心思,李二后面不是一堆以为自己贤的子孙嘛,他的后代只会想反正太宗都做过,凭什么我做不得,而不会想自己有没有李世民的能耐。

而且比如21岁的穆二攻下君士坦丁堡,然而后面因为这个继承关系被儿子弄了,再英明的老子也架不住不肖子孙的背刺。

秦朝和隋朝所以他们都二世而亡,李世民倒是传承的久,但后代自相残杀,也是一桩人间惨剧。

因为所谓的“贤”是可以装出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你装不了,杨广上位之前比圣人都不差,几十年就一个夫人,对父母孝顺,办事牢靠名声极好等等。广神实打实的影帝

确实,广神要是在杨勇被废之前突然暴毙,大概会成为一个充满遐想的理想符号。这么精明干练情深义重的王爷如果能继位,会让大隋绽放出何等璀璨的光辉。然后那个位面的人穿越过来我们这个位面,看了历史怒斥:广神就挺萌的这吊样?!

所以宇文邕,杨坚都被会演戏的儿子糊弄了双眼而失去江山。

清朝就开始立贤了,结果搞出九子夺嫡,要不是嫡长子继承制,那皇室就永无宁日了。古时候讲天命,讲气运,讲有德者,而且只要不是很差,坐上了那个位置后,下面办事的人足够,优秀,一样能守家,也能发展。所谓的贤,如果真的贤,也不会去心里惦记着那个位置,而是会利国利民的做事,那样自然国强民富。

贤标准可太多了而且没法限定。门当户对的正妻所生嫡长子老天爷决定,立嫡可以断了所有人的非分之想。嫡长子制度有着明确的标准,可以实现平稳有序的权力交接,而贤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养蛊式培养模式终会造成禁门惨变,而这对皇家对朝廷都是一场灾难……

如果能者居之,就会互相残杀,嫡子掌权会把庶子系全部杀掉,其实嫡长子继承制还是能反映出古时人类的头脑风暴的,因为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由嫡长子来继承的规则,因为这对于封建制度来说,确实简单,方便,甚至在某些条件下可控。

当然了,贤能也能装出来,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看看曹丕曹植 争位

曹操每次大军出征 曹植口才文采都好,每次都出一篇满分作文 曹丕比不过就去问吴质 吴质就让曹丕驻足远望默默流泪 后来曹操真就觉得曹丕的朴实好于曹植的文才。

周公制礼,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和其他嫡子为小宗,周公此时首先考虑的是利益分配,而不是选择贤主。

明着立肯定是嫡长子靠谱,这样小的能安分点,嫡长子也能提前得到锻炼,寄了还能顺延。要立贤只有像大清那样死后公布 不然大概率兄弟不服。

嫡长子的交接成本最低,不然换一次皇位国家要内斗一次,很快自己的玩完了。

中国人喜欢未雨绸缪,早早确立继承人的话就可以重点对他进行培养最好的资源都给他。这样贤的几率不就高了,嫡子属于子凭母贵,天生就会有母系的支持者也是第一个孩子内定的继承人,可以让权利的交接平稳。

封建王朝君主的作用说出大天去也有限,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稳定,稳定,稳定。

小老百姓就那么点破家产都能斗得兄弟阋墙,天下摆在眼前,还不得翻天。就算搞考核,贤不贤也不是能考出来的,更别说就算你比我强我也不服你的那种。周朝开始的传统,周朝塑造了此后数千年可以说直到现在中国人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

1、古代不是现代,只有一两个孩子,古代二三十个孩子很正常,所以贤的至少也有五六个,每个人又不同。

2、立贤很容易起纷争,内斗就意味着会削弱自己的实力,让敌人趁虚而入。

可以参考袁熙袁尚袁谭,袁家之间内斗,从而彻底失去了天下,一无所有,再无任何的可能性,并且让曹操捡漏,趁虚而入,逐个击破。

作为帝王,当然不会刻意给敌人制造这种机会了,并且还有袁家的前车之鉴。曹操之所以立曹丕,有一个原因就是袁家内斗从而让自己捡了大便宜,所以肯定不希望重蹈覆辙。

3、立贤很容易让大臣们各种站队,不利于办事跟团结一心。

而且内斗在大臣之间多多少少肯定也会有,即使没有,互相也会产生敌视。

4、失败者会有生命危险。再看看曹丕曹植之间的斗争,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位置,结果曹植失败了,连带着支持他的人一并被各种理由给弄了,最出名的莫过于杨修了。

曹植失败了,曹丕想以七步诗去杀曹植,若不是曹植能七步成诗,两人还是同母,以及七步诗可以足够打动曹丕,曹植也不能幸存下来。但就是这样,还是被各种变相圈禁,而其他人肯定没有曹植这样的才能与这么好的运气。

一个正常的父亲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互相残杀,骨肉相残,看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都杀了之后,李渊怎么样了?完全放任自我了。

所以嫡长子制度不能说是最好的,但至少是最安全最稳定最没有危险的。

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因为嫡母的家族一般势力都很强大,这个家族自然会支持自己家外甥当国君,以便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老国君脑子发抽,敢把嫡长子废了,立庶出公子为嗣,就要面临嫡长子母族的叛乱和抵制。

而嫡长子往往年纪也最大,最早参与国政,更早的接触朝臣,建立自己的势力,所以嫡长子往往是诸公子中势力最强大的那个,国君敢废嫡长子,也要面临嫡长子的反抗和反扑。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顺应潮流,让嫡长子继续国君之位。

扶苏和胡亥之争,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九子夺嫡都是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长子   国君   装出   庶子   继承人   势力   古代   稳定   制度   孩子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