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的技术泄密:英国骗子偷走安徽两种树苗,让清朝损失百亿纹银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据说早在三皇时代,就有了饮茶的风俗,自此一直都长盛不衰。

从先秦时期的贵族享受,到唐宋时期的兴盛发展,再到明清的普及于世,5000年来,我们的种茶,制茶技术都独步于世,茶叶也成为了全世界最普及,最受喜爱的大众饮品。

到了近代,大航海打开了世界经济市场,我国的特色商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尤其是茶叶,更是作为奢侈品,成为了欧洲贵族竞相争买的对象。

在当时的环境里,我国就是世界茶叶市场的唯一供应方,出口利润十分的出色和惊人。

如此以往,凭借着我们成熟的种植和生产,茶叶必将作为我们的国粹产业远播世界。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商业阴谋,破坏了当时市场的公平与稳定,也让当时的我国百姓,蒙受了无法预估的巨大损失。

植物贸易战

早在19世纪,世界的两端存在着两个大帝国:大清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

英国在当时早就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海上霸主

而清朝始终是一个封闭型的封建国家,“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是当时统治者的主要思想。

面对当时的清朝,英国人本希望来中国开放贸易,但是他们的作物和纺织,工业制品和新兴事物却在中国不受欢迎。

反而中国出产的茶叶却在欧洲销路颇广。在当时的英国,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消耗一公升茶叶,甚至国家还要以此收税,来抑制消费的过度增长。

巨大的贸易失衡,让英国政府的心理,也发生了扭曲,再加上清政府在贸易上的闭锁,以及金银本位和税率的原因,英国人干脆开始了卑劣又无耻的走私行为——倾销鸦片。

他们在印度的殖民地上种植罂粟,再制成鸦片大量倾销到中国,然后再从中国购入欧洲所需的茶叶。

1839年,清政府终于忍无可忍英国的恶霸行为,终止一切贸易,由林则徐在虎门禁烟。

鸦片战争开始。

这场战争,彻底暴露了英国唯利是图的帝国主义嘴脸,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最终决定通过战争手段来达到自身的经济掠夺。

可是,直到《南京条约》签订后,茶叶仍旧在中国人手里,他们始终不得舒展。

于是,英国人罗伯特出场了。

由英国政府议定,东印度公司执行,他们派出了一个“采茶特务”,目的是要窃取中国茶产业的生产机密,彻底改变世界茶贸易的走向。

另一场没有“销烟”的植物战争,就此开始了。

三年盗贼

罗伯特.福特尼,苏格兰人,本来只是一名小小的园丁。

在当时,自然科学起步,他因为有一些探险游历的经验,所以也被安上了一个好听的头衔——植物学家。

而这位名声不甚响亮的植物学家的主要成就,就是偷偷潜来中国,偷取中国的茶叶。

罗伯特对清朝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在之前,他曾作为园艺大使在中国住过一段时间。他了解中国国情,并且会说中国语言。

鸦片战争结束后,罗伯特接受派遣,从英格兰出发来到香港,他收到的任务是:从中国最好的茶叶种植地选出最优秀的茶树和树种,运送到印度种植,并且还要带回经验丰富的茶农和加工者。

他一路上乔装打扮,穿上清朝人的衣服,带上了假辫子,还雇了两个本地的农民做帮手。小心谨慎的沿江而行,终于在48年9月份,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安徽黄山地区。

虽然当时国际局势紧张,国内也不允许外国人逗留,但是一来罗伯特的目的是在乡间茶场,二来周围所遇也无非是些农民百姓,所以才能长驱直入,直达目的。

面对英国几百年也没能搞懂的茶叶,罗伯特将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全都仔细记录了下来。

漫山遍野的茶树飘香,娴熟精巧的农工奔忙,优质的水土,细节的酝酿......

他在后来的旅行手记中写道:“这里不愧是茶的故乡,我好像置身天堂。”

罗伯特了解了不同土壤和气候对茶树的影响,了解了小小的一片茶叶,从种子到成熟,要经历无数繁复的工作和努力。采摘,晒炒都是大有讲究。

就这样,他为了一探究竟,沿着运河又到浙江,辗转于中国的各个品茶圣地,离开了西湖后,他又去了武夷山,通过求教那里的老道士,他才知道红茶原来是绿茶经过发酵而得来的。

在那之前,整个欧洲都以为红茶绿茶根本就是两个品种的茶叶。

他出手大方,当地农民也都愿意招待他这位“客人”。

到1851年,整整过了3年,这位“仁兄”带了上万株优良的茶树和无数的种子,满载而归。

同时他还聘用了8名通晓茶叶生产的农工。

而在那个年代,出国务工并不稀奇。离开这个衰亡破败的老国家,也是当时农民赖以生存的方法之一。

他们来到印度加尔各答的山脚下,开始了历史变革的新篇章。

怀璧其罪

此后的几年,罗伯特一直往返于中印之间,他一方面进一步了解不同茶叶的制作,一方面又聘用了更多中国的劳工去了英国的茶叶基地。

而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一侧,茶叶产量呈几何倍的增长。

1866年,英国人购买的茶叶中,只有不到一成来自印度,而三十年不到,这个比重就上升到了六成。

反观中国,茶叶的出口下降了十倍之多。清政府的损失,更是达到了上百亿的纹银。

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经过了改朝换代,百年的奋斗,但是茶品市场的份额,却再也回不到往日的辉煌。

印度阿萨姆成为了继我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大型商业产茶地区。

罗伯特几年的操作,将中国上千年的茶艺泄露了出去,他无疑是中国的罪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间谍。

但是,扪心自问,若不是当时的清廷昏庸,经济制度匮乏,再加上民风淳朴,专利意识薄弱,外人又怎么可能有机可乘呢?

就像一个孩童抱着黄金招摇过市,若不想招惹是非,除非快快长大,实在别无他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英国   清朝   鸦片战争   英国政府   罗伯特   纹银   树苗   茶树   印度   欧洲   安徽   痛心   中国   骗子   茶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