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传奇人生

谋立储君谁孕姬,巨商贩鬻巧观时。
十年富贵随轻覆,奇货元来祸更奇

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
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这吕不韦本来是一个商人,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法积累了千金家产。他在邯郸经商的时候遇到了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国王孙子楚,子楚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他并不受宠,所以赵国人对他并不好,处境很窘迫。

吕不韦看准子楚是他发迹的好机会,于是去拜访他,说:“我能光大你的门楣。”子楚笑着说:“你自己光大自家的门楣吧,怎么能光大我的?”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楣是靠你才能光大的。”子楚懂了他的意思,于是和他交谈起来。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是太子我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她虽然没有儿子,但立谁为嗣子是华阳夫人说了算。你有 20 多个弟,而且你既不是长子,又不受宠,还在外国当人质。秦王死后,安国君当了秦王,你如何能和其他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呢?”子楚说:“那怎么办呢?”昌不韦说:“你很穷,没有钱结交宾客。我虽也不富裕,但我能拿出千金帮你去秦国打点,让你当上嗣子。”子楚下拜道:“如果你的计策能成功的话,我愿和你分享秦国大权。"

吕不韦送给子楚五百金,让他结交宾客,自己用五百金买了很多珍玩,然后赶到秦国。他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那些珍玩送给她。对她说子楚贤明聪慧,又结交了很多朋友,经常说自己很尊敬华阳夫人。他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对她说:“我听说凭借姿色侍奉别人的人,年老色衰后就不行了。现在夫人侍奉太子,虽然很受宠爱,但没有儿子。不如早点在太子的儿子中选择一个孝顺的,把他立为自己的儿子,这样就能巩固地位了。听说子楚很贤明,他愿意当夫人的儿子,夫人如果让他成为嗣子的话,就能永世在秦国安居了。”华阳夫人被说动了心,于是向安国君请求让子楚当自己的儿子。安国君同意了,让吕不韦带了很多礼物给子楚,子楚凭借这些钱财结交了很多宾客,逐渐出了名。

吕不韦找了个绝色美女和其同居,不久她就怀了孕。子楚见到那个美女后想把她据为己有。吕不韦很生气,但觉得自己已经在子楚身上下了那么大的赌注,不可半途而废,就把美女送给了子楚。子楚并不知道她已经怀孕了,等儿子生下来后他就把美女立为夫人。这个小孩就是日后的秦始皇。

后来吕不韦帮助子楚回到了秦国,安国君登基后立子楚为太子。安国君登基才几天就死了,子楚当上了秦王。为了报答吕不韦,他拜吕不韦为丞相,封其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子楚当了3年秦王后去世,太子即位,封吕不韦为相国,尊称他为“仲父”。太后还很年轻。经常把吕不韦叫进宫与其私通。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召集了很多门客,势力非常大。吕不韦认为秦国这么强大,而养门客方面却落后于他们,于是他也开始招揽门客,一口气养了 3000 人之多。他命令门客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再集中起来编辑,一共写了 20 多万字,认为把万物的道理都说清楚了,把此书命名为《吕氏春秋》。吕不韦为了扩大影响,把这书放在咸阳城门口,在上面挂了千金,宣布谁能在上面增加或者删减一个字就能拿到千金,这就是传说中一字千金的故事由来。

秦王年纪越来越大,而太后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吕不韦担心事情败露,于是找了个性能力很强的嫪毒当门客,把嫪毒假扮成太监送进宫。太后和嫪毒私通,非常喜欢他。久而久之,太后竟然怀孕了。她害怕别人知道,于是找了个理由搬到雍去了。嫪喜侍奉太后很受宠,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势力。

几年后,有人举报嫪再是假太监,已经和太后生了两个儿子。他还和太后商量等秦始皇死了,让他们的儿子当王。秦王政大怒,下令追查此事,事情终于水落石出,而吕不韦也脱不了干系。不久秦王政下令诛嫪毒三族,并把那两个私生子杀死,将太后软禁起来。嫪毒的门客亲信都被抄家并迁到蜀地去。本来秦王政想杀掉吕不韦,但由于他功劳很大,加上他门客又多,暂时放过了他。

第二年,秦王政免去了吕不韦相国之位,把他赶到自己封地上去了。又过了一年,各国使者纷纷去拜见吕不韦。秦王政担心会有麻烦,于是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居然封给你10万户的食邑!你和秦国有什么关系,居然号称仲父!马上带着你的家人搬到蜀地去!”吕不韦知道自己势力已经不行了,于是喝毒酒而死

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但有点讽刺的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虽然包罗万象,但底色却是道家思想,但秦始皇最终重用的却是法家思想,这也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吕氏春秋》反倒是为西汉初年的统治,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其可见,吕不韦当初编写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是朝着千秋万代考虑的,也是为天下最终的大一统做准备,只可惜被刘邦摘了果子,顺便说一句,秦国灭周天子得到象征权力的九鼎那一年,也是刘邦出生的年份,这或许就是天命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嗣子   国君   秦国   秦王   门客   太后   太子   夫人   春秋   儿子   传奇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