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户朝贡使团中,正使和副使的职责差异有多大?

在江户朝贡使团中,正使和副使的职责差异有多大?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1832年使团副使泽岻亲方安度,汉名毛维新,后因封地变化更名为东风平亲方安度,1836年被任命为三司官。1818年(清嘉庆十三年),毛惟新以耳目官的身份,与正议大夫郑克新(宫城亲云上)一起前往中国进行朝贡。

1820年为了禀报进贡使回国事,他奉命出使萨摩藩。泽岻亲方安度一方面是尚育谢恩副使,另一方面也担负前国王尚灏谢恩使的任务。

1827年尚灏因病向萨摩藩请求隐居,1828年获得批准,世子尚育摄政。因此派遣泽岻亲方兼任谢恩使向幕府感谢其批准尚灏王隐居。这与日本各藩主隐居时,须向幕府递交天罚灵社起请文(请愿书)的礼仪是类似的。

赞议官的职责

在这种情况下,尚育摄政也被视为袭封,在尚育成为摄政的第二年,即1828年便准备派遣谢恩使进行江户朝贡。在江户的谢恩之礼虽然繁琐,但还是分别进行了形式相同的尚灏隐居谢恩和尚育袭封谢恩。赞议官一般从奉口座或奉行所的次官中选任,官阶为亲云上。

赞议官是实际负责使团工作的副使的商议对象,也是实际工作的指挥者。1832年江户朝贡的赞议官为普天间亲云上朝典,汉名向宽,又名向达宽。正使丰见城王子朝春在鹿儿岛病逝后,向宽以丰见城王子的名义作为正使进行活动。

在使团从琉球出发前,琉球方面就从王室中选择正使的替补人选,以备不时之需,赞议官要代行正使之职,也必须要有过人的见识。向宽代行正使之职后,宇地原亲云上朝升以普天间亲云上的名义顶替赞议官一职。宇地原亲云上朝升本来作为耳目官前往萨摩藩禀报进贡船归国事宜。

“(1832年)八月十一日到萨州,时(1832年八月二十八日)因赞议官普天间亲云上充为正使,即顶其缺,前赴江府”向宽作为尚楷的替身,继续使用了“丰见城王子”的名号,使团跟随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兴前往江户,翌年回国,1836年出任三司官。

仪卫正负责队伍仪仗以及途中行进时演奏的路次乐。1832年使团仪卫正仪间亲云上,汉名蔡修,是《仪卫正日记》的主人公。

仪卫正下有路次乐人,1832年使团路次乐人有21人,他们在赴江户路途中演奏路次乐,在行进中一边演奏铜角、喇叭、唢呐、锣、鼓等乐器,一边高举写着“中山王府”、“谢恩正使”的牌子以及画着飞虎的虎籏、鑓(一种长枪)、龙刀、凉伞等仪式用道具。

江户朝贡的过程

江户朝贡过程中路次乐主要在从驿站出发、登江户城以及参拜上野宫参拜的时候演奏。幕府方面要求使团用中国乐器演奏音乐,企图在异国风格的仪仗下,力求表现统治异国的事实。由于仪卫正管理的路次乐是中国音乐,仪卫正大多从很多唐荣出身的乐师选拔。

1832年的仪卫正仪间亲云上蔡修就是唐荣乐师出身。据家谱记载“(蔡修)童名思平,藏字叙里,号和亭,行一,道光十二年壬辰在赴江户中图染病,闰九月二十五日卒于福建葬于大黑寺地方享年五十六传家与选。”

蔡修病逝之后,正使使赞首里士族谱久间亲云上接替成为仪卫正,但是在《通航一览续辑》“天保三年闰十一月四日琉球人行列”中仍然记载“仪卫正谱久山亲云上”,并且“天保三年琉球人名前”中也记载“仪卫正仪间亲云上”。

这是由于按照惯例,使团高级职务的更替者要以前任的名义继续进行活动,接替正使丰见城王子朝春的赞议官普天间亲云上朝典以丰见城王子进行活动也说明了这一点。

乐正是御座乐演奏的负责人,统领乐师和乐童子。御座乐的演奏在江户朝贡过程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江户进行的礼仪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唐乐的演奏,以展现异国琉球的臣属地位。乐正出身演艺世家,一般由王府的踊奉行世家子弟担任。

1764年江户朝贡使团乐正小禄亲云上良颖之孙小禄亲云上良恭(汉名马允中)就在正使尚楷病逝,原赞议官充任正使后,担任使团新的赞议官。

1832年使团乐正为伊舍堂亲云上,汉名翁成藩,1828年被任命为使团乐正。掌翰使的职责是将国王交给幕府老中以及保管老中给国王的回信,书信收藏在书翰箱中随身携带。国王的书翰在觐见礼当天,在殿上次间中央与进贡物目录一起交给大目付,返还的书翰和赐物目录在辞见礼当天从大目付收取。

掌翰使必须熟悉书信内容,必要时对幕府进行书面答复,由于文章通常采用汉文体,因此掌翰使一般由唐荣出身,擅长文章书法的汉文学学者担任。

琉球著名儒学学者程顺则(1663-1735)就曾任1714年(日正德四年)度江户朝贡的掌翰使。1832年使团的掌翰使是与那霸亲云上。乐师是乐童子的直接指导者,奏乐当日坐在演出的乐童子背后。

由于演奏的是唐乐,乐师中至少有一人出身久米村,另外一名乐师负责吹奏唢呐。唢呐是路次乐和御座乐演奏的核心乐器,御座乐的演奏者为乐童子,但是唢呐的演奏必须交由乐师。

乐师也有善于汉诗和书法者,1832年使团中的乐师富山亲云上就曾经在江户朝贡过程中留下书法作品,但不幸的是他在途中因病于尾张的稻叶宿去世,葬于名古屋鸣海瑞泉寺。

使团队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乐童子,乐童子担任御座乐表演的演奏和演唱,还要进行舞蹈表演。乐童子都是从三司官等良家子弟中挑选的十二、三未元服的男孩,师从乐师学习演奏御座乐以及“明曲”、“清曲”等中国唱曲,在任命时会授予“若里之子”的称号。

《琉球史钞》“行列次第乐童子六人条”中形容1832年使团中的乐童子“乐童子六人,美少年,十四至十六岁,着唐织衣装,皆琉球高贵子弟也,坐于云上之席奏乐,尤擅音律,亦能书擅文”。

使团核心组织“旅役所”

鹿儿岛琉球馆是琉球首里王府的派出机构,1609年萨摩藩入侵琉球后作为萨琉间的联络机构而设,最初称为琉球假屋,1784年改称为琉球馆,琉球方面向琉球馆派遣了在番亲方等要员,萨摩藩方面也派出了闻役等人员。

在番亲方是鹿儿岛琉球馆中琉球方面的最高官员,一般由派往萨摩藩的年头使担任。年头使是琉球王国为向萨摩藩主庆贺新年而派遣的使者,在萨摩藩期间负责监督鹿儿岛琉球馆的工作,并作为在番亲方在鹿儿岛停留约十八个月,可以说在番亲方即为与萨摩藩进行交涉的琉球国王的代理人。年头使基本都有担任在番亲方的经验。

而江户朝贡使团副使几乎都作为过年头使被派遣到萨摩藩,1832年使团副使毛维新虽然没有担任年头使的经历,但也在1820年为汇报进贡事作为唐之首尾御使者被派往萨摩。鹿儿岛琉球馆还有“在番与力”一职,在番与力是中城御殿、摄政、三司官或亲方使者等的随从。也就是说,琉球馆中在番与力担任的是在番亲方、副使的随从。

《仪卫正日记》十月二十七日条中记载,在仪卫正仪间亲云上病逝后,正使使赞谱久山亲云上接替仪卫正一职,而正使使赞则由正使随从浦崎亲云上代替。可见正使使赞不仅仅是正使的辅佐,谱久间亲云上的地位也比普通的随从高。

鹿儿岛琉球馆对江户朝贡供了人员支持,琉球馆闻役会随朝贡使团一同前往江户,琉球馆则会重新任命迹闻役来保证其在鹿儿岛的日常工作。为了在节省开支的基础上保障琉球馆和江户朝贡的顺利进行,琉球馆的藏役和书役会在随使团进行江户朝贡之际继续承担鹿儿岛琉球馆的工作,并且兼任正副使赞。

如1832年的正使使赞谱久山亲云上和读谷山亲云上就兼任藏役,副使使赞与古田亲云上兼任书役。在江户朝贡之际,为了维持鹿儿岛琉球馆的工作,琉球馆会设立官方机构“旅役所”,作为使团一部分前往江户进行江户朝贡。

根据1850年(日嘉永三年)派遣琉球使节之前发出的“从大和下状(1441号)”中的第205号:一江户立方旅役所相立、役致出勤候段、問合之事(设江户立旅役所,役人出差,行询问之事)旅役所是以副使家臣团为中心成立的,由副使、使赞、藏役、书役组成。正使是朝贡使团的代表,同时也代表国王前往江户进行谢恩、庆贺。

结语

总的来说,正使作为国王代理人,起到的是象征性的作用,保障近数百人规模的使团顺利地前往江户实际上是由副使主持的旅役所进行管理的,也就是说副使是使团的实际负责人。负责沟通萨琉的鹿儿岛琉球馆派出机构中的官员以旅役所的形式前往江户,也说明萨摩藩在江户朝贡中的重要性以及琉球王府对于江户朝贡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使团   天保   琉球   乐师   唢呐   幕府   随从   童子   国王   出身   职责   差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