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值不菲的秘药

良方贤者之石,醉鬼的解药,镀金药丸,暖心饮品,娃娃的麻药。


1893年,一个星期五的深夜,醉得不省人事的尤金·莱恩在布鲁克林大桥入口处被人发现。根据警察的描述,他醉得“又瞎又聋又哑”。事后,他被拖入了位于市中心曼哈顿、被戏称为“墓地”的纽约市监狱,关了起来。

第二天,莱恩发烧,眼睛无神像死鱼,周围散发着一股“怪味”,但他能解释自己是怎么混进监狱里了。他不过是和基利研究所的其他康复者一起在怀特普莱恩斯庆祝酗酒治疗项目的成功而已。也许看起来他并不成功。

莱斯利·基利医生曾在南北战争时在联邦军队中担任军医,他声称自己有一个神奇的戒瘾疗法。1880年,他开始在位于伊利诺伊州德怀特市的疗养院收治酗酒和鸦片上瘾的病患。和当时的医学界观点完全不一样,他声称:“酗酒是一种疾病,我可以治愈。” 酗酒真的能被治愈吗?他一直在努力。有很多年,开往德怀特的火车上坐满了不顾一切寻觅清醒的“醉鬼”。登记入住之后,病人的胳膊上会被立即打上一针。疗养院还会给他们开一种药水,每隔两个小时喝一茶匙。每天,病人们排着队,好像军队里的队列一样整整齐齐的,等待着一次又一次的打针和装在茶匙里的药水。注射剂和药水的真实配方随着基利进了坟墓,始终未曾公开。但其中有一种原料,是他骄傲而公开宣传过的——金子。

【藏在杯子中的长生不老方】

基利不是第一个信誓旦旦地宣扬自己的治疗是以含金的药品为卖点的。好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都尝试通过吞下金子来维持健康。但是有一个困难:人体不能吸收金。如果是口服,纯金会直接在人体内走一圈,最后只是使我们的大便比平常闪光值钱些而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医生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对付这种顽固的元素。它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溶解,似乎对任何人都不起作用。甚至一些在医学史上最坦率的专家(希波克拉底、塞尔苏斯、盖伦等)都在这个话题上保持沉默。

这种金属虽然美丽,但似乎毫无益处,为什么我们会一直尝试去吃它呢?

为了不朽——这是首当其冲的理由。当然,奢侈的金子就是令医学创新变得贪婪的起点。当你需要呕吐的时候,你会用锑;如果你想放放血,会用柳叶刀或水蛭。但有些时候,打败疾病还不够。当要挑战死亡时,术士们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金子的闪光迷花了眼。

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就已经知道金不会被锈蚀,因而将它与长生联系在了一起。大约3世纪,术士魏伯阳曾经写道:“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可见,服用金绝对不是一个当时才出现的想法。《本草纲目》中推荐了自公元前202年之后至成书前出现的一些含金药方,比方说这个用于治疗口疮和牙龈溃疡的方法:“金器煮汁频频含漱。”黄金漱口液搅拌杯,要不要了解一下?


随着中世纪炼金术的兴起,人们对创造一种能够饮用的金的尝试层出不穷。炼金术士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创造出长生不老之药,也就是贤者之石[1],也即能允诺不朽的魔法物质(当然,这远远早于哈利·波特)。1300年前后,一个名为格柏的炼金术士找到了将黄金溶解到液体当中的方法。这种“王水”是一种橘黄色的致命混合物,包含硝酸和盐酸,散发着雾气,就和你在迪士尼电影中看到的女巫的坩埚里散发出来的一样。但神奇的是,它能够溶解纯金,然后经过进一步反应,产生一种盐——氯化金——这种物质和水混合,是能够饮用的。但即便是氯化金溶液,也是极具腐蚀性的,是个穿透能手。不过,这是首次药剂师们感觉他们似乎可以解开这种金光闪闪的金属蕴含的能赋予人生命的秘密。

特别是16世纪时的帕拉塞尔苏斯,一直大力赞扬这种可以饮用的黄金。他相信这种金属能够令人体“不可毁灭”,后面可能就有点夸大其词了:“黄金饮能够治愈一切疾病,它具有重生与修复的力量。”他称它能治愈躁狂症、亨廷顿舞蹈症和癫痫。此外,它还能“令人心情愉快”。

它是真的很有效吗?很难说。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它绝对有毒。氯化金能造成肾损伤,并引发一种名为“黄金热”的疾病,这种病的患者不仅发热,还会大量流涎和排尿。


帕拉塞尔苏斯反复思考金如何可以被人饮用

也许在金子还不能饮用的时候,人类就该放弃。

【镀金药物:散发着黄金色泽的“希望”】

非常奇怪的是,医生们——比方说17世纪的牙医和全科医生尼古拉斯·卡尔佩珀——一直基于和帕拉塞尔苏斯相同的理由,继续开出包含金的处方(有时候甚至是在氯化金表面裹上一层纯金,做出一颗镀金药丸,以增强药效)。副作用是病人愿意承担的风险。对那些患有癫痫或精神疾病的人来说,散发着黄金色泽的希望,还是值得一试的。

不幸的是,很多骗子利用黄金的吸引力来售卖一些毫无用处的药物。特恩的莱昂哈德·特恩尼塞就是其中之一。特恩尼塞于16世纪开始了自己劣迹斑斑的事业,他给廉价的金属镀金,然后冒充纯金销售。最后,他认定行医是来钱很快的事业,便开了一家店铺,生产并售卖定价极其高昂的长生不老药,据称其中包含可以饮用的金。这些药有着“黄金剂”“太阳精”这样夸张的名字,而其中极有可能根本不包含可溶解的氯化金。一切不过是夸夸其谈,根本不是药物。最后,法兰克福的一位教授终于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文章将之曝光。特恩尼塞失去了自己的店铺和财富,不过却不是因为这篇文章,而是因为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壮举——一桩丢脸的离婚案。当然,这其中肯定是有些教育意义的。

尽管在17世纪的药典中常能见到金,但很明显,相比真正的执业医生,江湖郎中们更常兜售这些药剂。毕竟,医生们还无法证明金对人体有丝毫益处。但如果获益巨大,谁还会在乎实证研究结果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情?售卖黄金药的商贩最常做的一个承诺就是金具有“暖心力”,不是“善力”,而是能对心脏起到良好而温暖的效果。因为过去的炼金术士认为金代表太阳,心脏在身体中的地位也对应着太阳和温暖,好吧,这算是能说得通吧。暖心剂用了数百年的时光炼成,能给患者带来温暖(通常是酒精)。有时候,药剂中悬浮着一些惰性的黄金微粒,令购买者相信他们买到的是皇家疗法。当然,今天那些喜欢喝金箔酒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喝到了金光闪闪的美酒。

尽管这些商人虚假宣传,但可能也有些好处。是的,这些补品药剂中并不包含金,反正你应该也不想服下真正的金。除了那种会引起发烧的盐之外,炼金术士还碰巧发现了一种叫雷酸金的物质,这是一种包含金、氨、氯的有毒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同样被宣传为具有“暖心力”,在制药界引起了爆炸。这里说的爆炸就是真的爆炸,这种物质极易自行爆炸。对纵火狂来说是个良方,对病人来说就不是了。有时候发明创新真不是好东西。

到了18世纪,金依然无所作为,渐渐失去了魔力。医生们开始相信化学家的说法,化学家已经否定了这种炼金术时代的顶梁柱可能具有的药性。有些人,比方说赫尔曼·布尔哈夫说:“金除了摆阔以外,在制药中几乎毫无用处。”但是还需更多的批评、更多的猛料,才会令这种金属失去光泽。医药学中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酒精依赖戒断者】

19世纪,医学界在绝望地研究梅毒的疗法,这令金又重放光芒。尽管在金被用于治疗性病的时代,汞更受青睐,但还是有一些人转向金。

此时,较常用的是由氯化钠和氯化金混合配制成的药物,腐蚀性要小很多。就如同当时许多治疗梅毒的药物一样,它似乎是有效的,因为梅毒的症状自行减轻了。但这些基本上都是传言。金后来又以药丸、含片、治溃疡的金盐粉的形式再度出现,甚至还有注射剂和汤剂的形式,承诺可以治愈一种困扰千百万人的麻烦——酗酒。

莱斯利·基利医生并不是傻瓜。实际上,在那个时代,他将酗酒当作一种疾病(而非一种人格缺陷),并可以治愈。这种想法是非常令人震惊、非常有开拓性的。但是一天打四针,喝点药水,真能治愈美国成千上万的酒鬼吗?基利觉得可以。他吹嘘自己的黄金注射剂具有95%的治愈率。

首先,那些注射剂当中真的含金吗?这可是他广告中最煽动人心的内容。但是基利坚决反对公开配方,在一些场合,他亲自拿出一些样品来测试,以证明其中含有金。但是其他人在未经基利允许私下进行的测试中,在药水和注射剂中都无法发现足量的金。不过,他们发现的配料非常有意思:吗啡、大麻、可卡因、柳树皮汁,以及酒精。其他的分析还发现其中包含番木鳖碱和阿托品。

在基利的药最流行的时代——美国全国各地都很容易买到,无论是去其研究所买还是通过邮购——这种药以“麻药”的名字而广为人知,孩子们会威胁自己的布娃娃,如果它们不快点好起来,就给它们吃点“麻药”。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警察在拘捕尤金·莱恩的时候说他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像是吃了“在基利医生诊所里面吃的那种药”。

至于金,这个治疗过程中唯一闪光的地方,可能就是其偏重于使病人镇静下来挺过难关的戒酒反应,而不是真正地治愈他们。当时贬低这种治疗的人称,根据他们的数据,根本达不到基利自己吹嘘的95%的治愈率,最初只有约20%—50%的病人能做到不饮酒。但由于没有长期跟踪的修正数据,最终的结果会远远低于此。

1900年基利死后,他的公司和他早期的合伙人之一弗雷德·哈格雷夫斯之间打起了官司,哈格雷夫斯称那些药中根本不含金。一开始,他和基利用含金的药物治疗了一个人,但那个人死了,没有看到真正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他们继续使用了“黄金药”这个名字。基利似乎满足于一个说法:“万物中都有一丝金,海水中有金,泥土里有金——万物中皆有。这里面也有一丝金呢,这就够了。”

显然,在广告中发光的,并不都是金子。它当然不能治愈酗酒。问问尤金·莱恩就知道了。


基利研究所一家分所的广告。那个飞行骷髅的笔触真是不错

【精神失常和贵族血统】

药用银可能不像金那么闪闪发光,但其影响力更大。银作为当今所谓的“杀菌剂”,在古代就享有可以检验食物是否变质的名声——这种名声一直延续到美国开拓者的时代。他们称在牛奶罐中放入一枚银币,可以保持牛奶的新鲜。

炼金术士将银与心智和月亮 [2] 联系在一起(这与金和太阳的关系类似),从而出现了精神失常(lunatic)这样描述精神疾病的术语。有钱人通过他们使用的银勺子摄入过量的银,使皮肤变成了“贵族血统”。

和往昔有诸多银的热衷者一样,今天仍旧有很多支持者摄入足量的银来防止感染,结果皮肤变成了蓝色(这种状况实际上是银中毒)。斯坦·琼斯,一位自由党政客,分别在2000年和2006年竞选参议员和蒙大拿州州长均告落败,他认为千年虫会引发抗生素短缺,故喝下了大剂量的胶体银以预防千年虫,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银中毒。在和记者谈及他灰蓝色的皮肤时,他说:“人们会问我这是否是永久性的,问我是否要死了。

我都告诉他们,我是在为万圣节做练习呢。”他也可能是要参加蓝精灵游行吧。

【当下的镀金时代】

今天的人们如果听说金实际上在医疗工具箱中是有合法位置的,也许会大吃一惊吧。经过人类对“可服用的金”的无数次尝试之后,都没有发现这种物质的用处,然而毒性也不大。但是其他形式的金则有很多用处。胶体金——一种微体金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被用于电子显微镜检查。我们也该感谢金合金来填补我们的牙洞。金纳米颗粒正被研究用于癌症治疗中,这些颗粒可以优先在癌细胞中聚合,因而可以将蛋白质和药物附着在上面,以增强特定的治疗效果。

金的化合物,无论是以注射剂的形式,还是以口服药的形式,都被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当中,这可能是由于其消炎的特性(其中的原理现在还未被完全解开)。有时候,这些金的化合物也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其中之一便是金沉着病。药物中的金微粒在皮肤的色素细胞中不断累积(要达到8克——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在日晒后,病人的皮肤会呈现出一种蓝灰色。给皮肤镀金并不能真正地保护你,不过这也不会引发死亡。还记得007系列电影《金手指》当中那个全身涂满金漆而死掉的女人吗?电影中她是死于“皮肤窒息”。那一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全都是胡说,并不科学。

金在现代医药中应用非常窄,这一点并不奇怪。毕竟这么多年,它的光芒都比它的价值要大。

[1] 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卷原文名为Harry Potter and Philosopher's Stone,中文译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 月亮在拉丁文中为luna。

荒诞医学史 [美]莉迪亚·康 内特·彼得森 著;王秀莉 赵一杰 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哈利   波特   纯金   药水   金子   药物   病人   医生   价值   黄金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