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在楚汉争霸时期,英雄辈出,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对中国的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被司马迁分别记载于《史记》十二本纪之《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和项羽、刘邦一样被世人推崇,也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位英雄——韩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后世用这句话来总结韩信的一生,据说这幅对联就在淮阴韩信墓旁的祠堂里。萧何其人大家应该都知道,至于两妇人,指的一个是漂母,一个是吕后。

一、生:

先说漂母。《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吾必有以重报母”(我一定好好地报答您老人家)。

话说韩信年轻时混的也不太好,与同时期发迹前的刘邦有点相似,都有点像游手好闲的混混。

“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他那时很穷,品行还不好,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因为生活拮据,终日连饭都吃不饱,只好来城下钓鱼充饥,有几位老大娘漂洗衣物,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是如此。估计是相处时间长了以后,韩信有点得意忘形,说:“等到我日后飞黄腾达了一定要好好的报答您”,结果漂母不喜反怒,说:“我是可怜你一个大男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才给你饭吃,哪里是指望你报答我”。

不想日后韩信果然衣锦还乡,特地拜见漂母,“赐千金”。因为一饭之恩富贵以后还记得报答,说明韩信当时饿的不轻,没有漂母,说不定就真饿死了。


二、成:

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这里也不再赘述。


话说萧何追到韩信以后来拜见汉王刘邦,说了三句话,最终给韩信谋得了一个大将军的职务,从此一飞冲天。


第一句“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那些将领容易得到啊。但是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

汉王刘邦随即表示愿意重用韩信;


第二句“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

汉王说:我让他做个将军。

“吾为公以为将。”


第三句“虽为将,信必不留。”

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

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

“以为大将。”

不得不说,萧何有识人之明,汉王刘邦果断英明啊。


韩信拜将

三、败、死:

历史上有评述汉王刘邦卸磨杀驴、兔死狗烹的,也有说韩信造反的,我们还是以《史记》为依据,不妄加揣度。

史载,韩信鼓动同为开国功臣的陈豨造反,刘邦外出平叛,消息走漏,吕后打算把韩信诱杀,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又怕韩信不肯就范,萧何特意给韩信写了一封信

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

“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

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被杀,一代英雄,自此陨落。


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漂母和吕后两个妇道人家,一个给韩信生的希望,一个令他命丧皇宫,不禁令人唏嘘。


一代“兵仙”虽然年仅35岁就陨落,但至今人们仍然用“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来评价韩信。

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他的武功战绩至今令人传颂!


(插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玫瑰][玫瑰][玫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玫瑰][玫瑰][玫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汉王   淮阴   项羽   史记   国士无双   本纪   刘邦   大将军   妇人   成败   大王   生死   玫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