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霍去病-从《史记》中走来的少年战神

纵观中国历史,抗击匈奴的名将不胜枚举,诸如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秦国大将蒙恬、飞将军李广、常胜将军卫青、麒麟之才赵充国、“虽远必诛”陈汤(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就是他说的,原句为“明犯强汉远必诛”)等等,每一位都是当世名将,但如今每提及“抗击匈奴”,让无数军事迷、历史迷最为着迷的,非这位自带流量的“少年战神——霍去病”莫属!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武帝赐谥号“景桓”

标签一:私生子、关系户

霍去病的出生并不如看上去这般光彩,因为霍去病是平阳侯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官“霍仲孺”的私生子。

他的舅舅是大将军卫青、姨母是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卫子夫被封皇后,霍去病也因此进入了皇宫,并且极得皇帝看重。这给他在任人唯亲的汉武大帝面前首战立功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不得不佩服武帝,敢让一个年仅十七岁且没有战斗经验的少年率军出战)。

不过,鉴于他的出身和亲属关系,按照历史惯例,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霍去病的生平收录在了《佞幸列传》中。

标签二:天生将才

史家评价“自古名将不用古兵法者三人,汉霍去病、唐张巡、宋岳飞而已”。

史记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在霍去病少年时,汉武帝曾想要教授他名将孙武和吴起的兵法,按说,皇帝亲自讲解《孙子兵法》应该是莫大的恩典。然而霍去病却大大咧咧地说:“打仗只要随机应变就行了,根本就不用学古兵法!”

(《史记》记载:“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标签三:以少胜多、千里奔袭、闪电战、大迂回、大穿插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率骑兵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期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标签四:留给后世的名言警句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占领河西走廊。

(《汉书》曰:“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讨匈奴,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其夏,又攻祁连山,捕首虏甚多。”)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标签五:英年早逝

和无数少年英才一样,就在漠北之战一年后,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去世,他的传奇也戛然而止。但是关于霍去病的死因猜测从未停止过。展开内容较多,此处不再赘述。

《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只一个“卒”便结束了。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倒是有其它记载,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上书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

看来病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标签六:一个人命名四座城

霍去病被击匈奴过程中,打下了四座城池并取了四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座城市 酒泉,据说霍去病到了这个地方,见城里由地下涌出许多泉水,这泉水像是酒一般,于是霍去病将这里取名为酒泉郡。


第二座城市 武威,霍去病为了宣扬汉朝的强盛,于是便直接取名武威,以示大汉的“武功君威”。


第三座城市 张掖,汉书中说“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断匈奴右臂”。

意思是说,河西这个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就像是匈奴人的右臂,放在了汉朝的脖子上,对于汉朝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而现在便隔断了匈奴人与羌人的联系,将匈奴孤立了起来。

《大明一统志》里也写到,霍去病占领了这里之后,“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


第四座城市 敦煌,霍去病收复这里之后发现这里的物产丰富,文化灿烂,于是便取名“敦煌”,寓意伟大辉煌。



少年战神—霍去病,如同一颗璀璨而又短暂的流星,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给后世无数唏嘘、赞叹。


(插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玫瑰][玫瑰][玫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评论指正!

我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玫瑰][玫瑰][玫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史记   单于   元狩   河西   漠南   骠骑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名将   战神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