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宗室乱伦冤案”引宁王造反,昏听宦官造“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464年),明宣宗朱瞻基之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年号分别为正统和天顺,两次临朝在位共计21年,于37岁那年驾崩。

明英宗朱祁镇

一、宣宗遗命,少年登基 ,太皇太后辅政

公元1428年二月,才刚过百天的朱祁镇就被册为皇太子,为了一劳永逸、永绝后患,朱瞻基不惜废除原配胡氏的皇后名分,将皇太子生母贵妃孙氏册为皇后。这样,朱祁镇嫡长子的名分将不再可能受到任何挑战,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宣德十年正旦大朝会,朱瞻基已经病重不起。他免除了正旦贺礼,但是却并没有忘记让百官到文华殿朝见皇太子。正月初三日,弥留之际的朱瞻基立下遗诏,命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大行皇帝遗诏,是新君即位的最大法理依据。

少年皇帝朱祁镇

但是毕竟太子年幼,太皇太后张氏担心素有”贤王“的美誉襄王朱瞻墡,当年宣宗平定汉王之乱的时候还做过监国。因此宫中群议汹汹,人心不定。对此太皇太后做出果断决定,召文武重臣到乾清宫中当面确立朱祁镇为新皇帝,人心就此安定。张太皇太后绝对是个传奇人物,当年靖难的时候她就帮着夫君世子朱高炽一起坚守北京。因此宣宗在遗诏之中才会阐明国家重事,必须请示太皇太后之后才能施行。而太皇太后也没有辜负儿子的期望,在她辅政的八年时间确实把朝政管理地井井有条。

二、宗室乱伦大冤案,引发宁王造反

朱祁镇刚刚继位时,他初登大宝根基不稳,但是想起曾经以自己一同争皇位的宁王,心中甚是不安。

明朝锦衣卫

明朝兴锦衣卫,他们只听命于皇帝,负责监察东宫,是皇帝的心腹。在朱祁镇即位后,锦衣卫的头目逯杲非常受他的赏识,为他私下办理了很多“见不得光”的差事。锦衣卫逯杲为人十分歹毒,而且心胸狭隘,他不光听命于皇帝,还时不时收其他官僚的贿赂。在当时有一个宁王的死敌,为了报仇就偷偷收买了锦衣卫逯杲,想要让他在皇帝跟前吹风,从而治宁王的罪。

“乱伦”冤案

但是宁王手上有非常雄厚的兵权,在当时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拿他怎样。皇帝朱祁镇,对此十分忌惮。在这些乱臣贼子的策划下,虽不敢明目张胆的诬告宁王,于是就设计残害他的后代。当时宁王一脉的孙子辈王爷大名鼎鼎的戈阳王受到诬陷。逯杲向朱祁镇禀告,说戈阳王与其生母私通,实属乱伦。而皇帝听到后,不分是非黑白,非常愤怒,事关皇家颜面,但更关乎能否一举扳倒宁王。在宁王的极力争取下,他还是下令彻查此事。即使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是诬告,可是朱祁镇为了保住自己的心腹,仍然将错就错,下令将戈阳王及其亲生母亲挫骨扬灰,最终逼得宁王造反。

三、太监王振干政,创“土木堡之变”

正统八年,明英宗朱祁镇正式亲政,此时的明朝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皇太后张氏病故,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也是死的死,退的退。朝中的文官势力青黄不接,继任者无法达到三杨的高度。王振凭着与明英宗朱祁镇的非凡关系,逐渐把持了朝政,弥补的朝中权力空虚的空缺。至此,明朝开启了太监干政的时代。不得不说大明朝第一代权宦王振,绝对是个狠人,本想依靠科举考试出人头地,无奈此路不通。为了飞黄腾达,自阉入宫,机缘巧合,取得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的信任,两人成为了亦师亦友的伙伴。

权监王振

1449年,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瓦剌(瓦剌、鞑靼(蒙古)和兀良哈三个互不统属的游牧集团。三者之中,鞑靼实力最强,所以最初瓦剌和兀良哈都选择内附明朝以保存实力。)的首领也先南下犯明,年轻的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推波助澜和蛊惑之下,不顾众大臣“六师不宜轻出”的苦劝,一意孤行,执意亲征。皇帝亲征的部队往北方的国境线走了没几天,听说前线打了败仗,朱祁镇又害怕了,又要往回跑,跑就算了,王振这个不作就不会死的,竟然为了自己光宗耀祖,又怂恿朱祁镇从经过他家乡的路线撤退,这一绕路就耽误了时间,明朝的军队渐渐被追上,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彻底包围,最终明朝数十万最精锐的部队战死,随御驾出征的大明朝政治精英死伤惨重,资重武器损失不计其数,王振被愤怒的军官当场打死,御驾亲征明英宗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土木堡之变,不仅牺牲了十几万官兵和几十名明朝重臣的生命,皇帝朱祁镇也被俘,步了北宋徽、钦二宗的后尘,更使明朝至此开始由强盛走向了衰落。

土木堡之变

四、“夺门”复辟,反攻倒算,诛杀于谦等代宗名臣

土木堡惨败,瓦剌军队顺势南下,直取大明首都北京。留守北京城的一代名臣于谦成功的进行了“北京保卫战”,赶走了来犯的也先,同时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明英宗朱祁镇一下子多了两个身份,瓦剌的俘虏和大明的太上皇。

“夺门”之变

一年后,朱祁镇被释放回了首都,此时已是弟弟朱祁钰当政,明代宗对这个蛋疼的哥哥倒还仁义,只是将英宗软禁了起来,但这一软禁就是整整七年。意外的的事情再次发生,代宗朱祁钰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济夭折,代宗无后,就给了宫廷里政治投机的官员蠢蠢欲动的机会,恰逢代宗重病,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于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史称夺门之变。

一代名臣于谦

复辟之后的明英宗先是赏赐了投机分子、拥立有功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高官厚禄;又把弟弟明代宗朱祁钰软禁起来,贬为邺王。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以理解,但将挽救大明江山于将倾的第一功臣于谦以谋逆罪处死,真的是公报私仇,格局太小。一代名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志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明英宗朱祁镇算不上昏君,但也称不上明主,他在位期间,明朝的国运开始慢慢由盛转衰。


通圣言而遍寰宇,导世界以趋大同。我是@草原风大,国学弘扬者,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分享国学经典和智慧,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土木   正旦   大明   明朝   遗诏   锦衣卫   宗室   冤案   宦官   皇太子   史学   明代   太监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