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国简史(22)-三家分晋

东周的春秋时期近300年,诸侯争霸,结果就是当年周武王分封的800诸侯逐渐被兼并,到了春秋末期,就剩下了20多个诸侯国,这就进入了东周的战国时代。春秋五霸结束,今天开始说战国七雄的故事,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燕、魏、赵、韩、秦。“春秋”这个名词是因为孔子写了本书叫《春秋》而得名。那么“战国”这个词呢,是因为西汉末年的那本《战国策》而得名。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更是一落千丈,存在感更弱,而且诸侯国内部也开始出现国君权威下降的情况,这个时期比春秋时期更乱,称为“战国”很恰当。

晋国六卿的势力范围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是周威烈王在位时的“三家分晋”事件。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周成王的弟弟建立的国家,做过霸主,基本贯穿了整个春秋时期。但是晋国从晋文公的老爸晋献公开始,为了防止出现族人篡政,大杀公族,公族势力开始逐渐衰微,权力逐渐转移到了卿大夫那里。发展到后来,十几家卿大夫权力越来越大,国君权力越来越小,后来这些卿大夫通过兼并剩下了六家,把持着朝政。这六卿就是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智氏的势力最大,赵氏次之,后来,智氏联合韩氏、赵氏、魏氏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六卿变成了四卿。

一个国家有四个老大,那是肯定不行的,晋国四卿时代,晋国国君早已是大权旁落,势力尽归四卿,但最强大的还是智氏。强大的智氏当然不想国家有这么多老大了,就想把那三家也灭掉,分析形势后计划联合较弱的韩氏和魏氏,先灭掉赵氏,然后再收拾韩氏和魏氏。不料赵氏通过外交工作,让韩氏和魏氏看清了形势,三家联合起来把智氏给灭掉了。

智氏灭亡,韩赵魏三家成了晋国的当家人,六卿兼并成了三卿,连年征战,民不聊生,这三家也打累了。终于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4年,韩赵魏三家上表周威烈王,要求周威烈王册封自己为诸侯,周王室这个时候已经朝不保夕,哪敢不答应,于是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跟晋国平起平坐。又过了二三十年后,韩赵魏三家一合计,咱们都已经是诸侯了,和晋国一样,留着晋国还有啥用啊,把晋国国君废了算了,就把晋国的末代国君废掉了,把晋国剩下的那一点土地,哥仨也平分了,立国600多年的晋国就此灭亡,韩、赵、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韩赵魏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分晋,是周朝彻底礼崩乐坏的开始,中国从此正式进入到了七雄割据的时代,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战国时代这种卿大夫篡权的事儿很多,还有哪个国家被篡政了呢?咱们下一次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晋国   东周   国君   简史   诸侯   中国   战国   趣味   势力   春秋   权力   春秋时期   卿大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