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发国难财的典型败类,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残酷

历史上整治贪污最有名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的雍正皇帝,尤其是朱元璋,杀贪官如砍瓜切菜,明初四大案有两件就是整治发国难财和贪污犯(明初四大案是指:公元1376年的“空印案”,公元1380年的“胡惟庸俺”,公元1385年的“郭桓案”,公元1393年的“蓝玉案”,其中“空印案”和“郭桓案”和贪污有关,“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和皇权有关,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人人都喜欢,但君子爱财原则不能忘,大贪官和珅都曾说过:千贪万贪,三种钱不能贪:赈灾款不贪,科举钱不贪,办不成事钱不贪,也就是说钱有“三不贪”,人有“三不饶”,这钱三不贪:就是“国难财,不贪,天灾之力不贪,贫弱之食不贪”,“三不饶”是:祸国之臣不饶,祸军之将不饶,害民之贼不饶!连最有名的大贪官和珅都知道的道理,竟然有些败类明知故犯,在天灾国难危急关头,抛弃做人的原则,成为大发国难财的害民贼,实属天理难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从古至今,靠发战争财的人渣比比皆是,从西汉时期“七国之乱”的无盐氏到21世的今天,“国难财”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字眼,无盐氏好歹也算是有些良心,是皇帝主动求人家借钱,皇帝自己承诺:事成之后,十倍利息!

无盐氏的行为充其量是放高利贷,但接下来这些败类的做法可就“人神共愤了”:

乾隆四十六年,即公元1781年,发生了“甘肃冒赈案”(也称“甘肃米案”)在朝廷赈灾期间,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和陕甘总督勒尔瑾,前任布政使王亶望沆瀣一气,利用天灾想靠捐款拍马屁得到皇帝青睐。

但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猴还是大的精”,被已经70岁的乾隆看出来端倪,加上一连串的猜想,乾隆立刻派人查办赈灾的来龙去脉:自作聪明的王廷赞向乾隆上书,国家有难,作为臣子为国分忧义不容辞,愿意捐出多年积蓄4万两白银以尽绵薄之力!

在今天看来王廷赞的做法确实妙不可言,但偏偏他遇到了喜欢意淫的老年乾隆,乾隆觉得王廷赞才上班只有四年,哪来的那么多钱,乾隆又想起一件事,就在去年,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竟然捐款50万两白银,乾隆十分纳闷:甘肃那个地方并不富裕,这帮家伙到底从哪弄来的钱呢?

秉着“不懂就要问”的宗旨,乾隆派阿桂等人查办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一查不要紧,查出了清朝史上最大的赈灾贪污案“甘肃冒赈案”。

陕甘总督勒尔瑾和布政使王廷赞、已经成为浙江巡抚的前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欺上瞒下,利用天灾蒙蔽皇帝骗取国库钱财(也怪他们撒谎的本领太菜,那一年,一向干旱的甘肃连绵多雨,他们偏偏打着甘肃干旱的幌子向朝廷请求赈灾,结果查案大臣从奏折里看出破绽)。

这三个家伙自作聪明,本想利用捐款买个好前程,结果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王廷赞等人在职期间,贪污白银300多万两,粮食827500多万石,而甘肃百姓却吃不上饭……真相大白后,乾隆震怒,王廷赞绞刑,王亶望斩立决,勒尔瑾自尽谢罪,贪污官员46人被处斩……,这也算是乾隆晚年做的一件好事了,但相比他养的和珅这个“国之蛀虫”的段位,勒尔瑾和“俩王”实在是毛毛雨!

勒尔瑾和“大小王”贪污赈灾案过去100多年后的中华民国,又出现了一个可耻的女人渣,这家伙还有着“民国女神”的头衔,和才女林徽因,陆小曼等齐名,但人品却是判若云泥,她在抗战期间“囤积居奇”,靠自己家族的势力从战场必需品下手,大发横财供自己挥霍,这个女人渣就是张幼仪!

张幼仪,风流浪子“云中鹤”徐志摩的前妻(徐志摩是武侠大家金庸的表哥,因为生性风流,又用过“云中鹤”作为笔名,金庸在《天龙八部》中以表哥徐志摩为原型,塑造采花大盗“云中鹤”这一角色)!

出身江苏宝山封建大家族的张幼仪衣食无忧,后来成了一名德语老师,1915年,15岁的张幼仪在家人的操办下,嫁给了同样家世显赫的徐志摩,但是无论张幼仪如何当舔狗,如何打扮,在徐志摩眼里,张幼仪始终是个“土包子”。

后来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直接和张幼仪离婚,不过徐志摩到死也没能“抱得美人归”,那都是他一厢情愿罢了,人们之所以同情张幼仪,主要是因为她被徐志摩抛弃的原因,但这一切和林徽因根本没有关系,遗憾的是,林徽因却被世人误会至今……

“情场失意,商场得意”,张幼仪离婚后,在四哥的势力下,担任上海商业银行的副总裁,同时也担任服装厂的经理(该服装厂是她的八弟张禹九和徐志摩等四人创办)。

张幼仪在担任银行副总裁期间,她利用人脉和自己出色的口才,忽悠上海富太太们将金银首饰和钱财存入自己的银行,发了一笔横财,按说张幼仪这样的做法没有毛病,毕竟是正当手段挣钱,但接下来她的一番骚操作着实让人义愤填膺。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具有商业头脑的张幼仪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她对家人兴奋地说:“发财的机会来了!”

她将从富太太身上挣到的钱全都投入战略必需品和民用物资上,大量囤积军用染料和民用物资,在战略物资严重匮乏的时候高价卖出,从中大发横财,过上了真正“挥金如土”的生活,将士们浴血奋战,张幼仪却带着国难财跑到香港吃香喝辣,生活奢侈度直逼民国大财阀孔祥熙和宋子文。

相比之下,和张幼仪离婚后的徐志摩并不好过,虽然他出身江南的豪门世家,然而他的第二任老婆是败家女陆小曼,陆小曼花钱如流水,徐志摩苦不堪言,直到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徐志摩的“提款机生涯”才算结束,这也算是徐志摩的报应吧!

张幼仪后来带着国难财跑到美国定居,1988年,88岁的张幼仪死在美国!

如果说清朝的和珅、勒尔瑾和王廷赞、王亶望罪该凌迟碎剐的话,那么接下来这几个丧尽天良的东西凌迟一万遍都不为过,他们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缺乏急救包和战略必需品的情况下,骗取国家钱财,将优质棉花和原料换成劣质黑心棉,甚至从垃圾桶里找出来的原料做成急救包运往朝鲜战场,这样的急救包造成将士们感染牺牲,成千上万的伤员因为伤口感染截肢,这些败类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康年和李寅廷!

公元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相比战场上的腥风血雨,更让人悲愤的是后方那些在战略物资上动手脚的家伙。

数万将士受伤缺乏急救包和药品,得到这个消息后,上海大康药房的王康年“自动请缨”,为将士提供急救包和药品,与此同时,武汉福化药棉厂的李寅廷也主动联系中央,接下了为志愿军提供急救包和药品的单子。

上海大康药房的王康年将国家拨给的款项供自己挥霍和赌博,供应药品的期限马上就到了,但王康年似乎不着急,他加派人手,到处搜索破烂棉花和过期的药品,然后昼夜不停的加班,将20万个黑心急救包送往朝鲜前线,结果可想而知,伤口感染牺牲和因为感染截肢的将士达到两万多人!

当劣质急救包送到彭老总手中时,老总大发雷霆,中央下令彻查,王康年被捕,1953年,骗取国家26亿巨款的王康年被枪毙,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李寅廷将政府给的一万斤优质棉花卖掉,然后用烂棉花做成急救包,数量不够,李寅廷竟然让工人翻垃圾箱里的棉花凑数,有良知的工人怒斥他丧尽天良,李寅廷却不以为然,说什么战事吃紧,根本没有人查药品的源头,

不仅如此,李寅廷还将“不听话”的工人开除,就这样,12万个劣质急救包送到了朝鲜战场。李寅廷被逮捕后执行死刑,但数万因为急救包惨死的将士们没有看到这一天!

除了王康年、李寅廷这俩东西之外,还有用腐烂的牛肉做成军用罐头的奸商:上海的张新根,陕西的徐苗新,这种破罐头导致将士们身患重病。

武汉奸商彭锡承将腐烂霉变的大米送往前线;上海恒庆承将3.5万双劣质军鞋送往前线,这种鞋根本没法行军。

北京奸商石利如在腌菜里加入沙子;不仅如此,它们连志愿军挖战壕修筑工事和军用汽车配件都敢造假。

武汉奸商周泽信、刘文清接到前线挖战壕用铁锹的单子,将优质钢材私吞,用废汽油桶的铁片子做成铁锹,结果这铁锹挖不了几下就废了,三万把铁锹中有两万七千把是这种破铁片子。

武汉的杨文运更是大胆,在汽车防滑链上动手脚,以次充好,这种链子根本不起作用,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废品……

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让人们最恨之入骨的不是门外的侵略者,而是那些打着“爱国”的旗号,用各种卑劣手段残害同胞,大发国难财的民族败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国难   乾隆   大发   急救包   朝鲜   铁锹   志愿军   甘肃   天灾   败类   上海   公元   真相   残酷   典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