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起兵反对张作霖,却支持张学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学良看着眼前的两具尸体,心中悲愤不已,每次想到那个在学堂当中,教导自己的身影已经再也见不到了。

此时他的心中响起了一个声音,完成老师未完成的愿望,家国天下。随即他下令,将这两具暴尸在外的两人进行厚葬。

郭松龄:1925年因起兵反对张作霖,失败后被张作霖亲自下令处决

此时已经是郭松龄被处死的第三天,也许郭松龄已经再也看不到了,但是他的意志,却被自己的徒弟传承了下来。只是这郭松龄三个字,却成为了张学良一生的痛处。

兵临城下,师徒兵刃相见

1925年11月底,郭松龄在滦州发动了清君侧的号召,正式带兵反叛张作霖。他举着张学良的旗号,表示一定要严惩张作霖,并且坚决拥护张学良上位。

面对这郭松龄的号召,冯玉祥、李景林很快就给出了响应表示自己愿意跟随郭松龄进行反叛。

李景林

冯玉祥

而作为事件的主要人物之一的张学良,此时却刚刚知道这件事不久。当即就给自己的老师郭松龄写了两封信,劝诫自己的老师,不要对自己的父亲进行反叛。

张学良

但是此时的郭松龄根本不顾这些。借着突然袭击,过了山海关直捣沈阳。

此时的郭松龄乘胜追击,想要一举歼灭张作霖的所有部队。但是哪想到,在这危急之时,郭松龄的部队却出现了叛乱。当郭松龄的部队,正在向沈阳进攻时,冯玉祥作为同盟者,却主动攻击了同为同盟者的李景林。并且还将李景林的京畿地区占为己有。

此时的郭松龄才知道,原来这冯玉祥根本就没有想要真心反叛,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多抢一点地盘,好得到更大的话语权。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决定反叛的郭松龄只能带着自己的7万大军继续进行反叛。

张作霖本身看到郭松龄的部队出现了意外,正在窃喜的时候,却没想到,郭松龄直接利用当时天降大雪作为掩护,从结冰的海面发动偷袭,将张作霖在连山的防御直接击溃。打了胜仗以后,郭松龄的部队自然就乘胜追击,向着锦州发动了总攻。

就这样在郭松龄的强势进攻之下,郭军甚至直接一路占领,一直打到了沈阳郊外,直逼张作霖的家门。

而此时的张学良也正在马不停蹄地往家里赶,他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子。

自己竟然有一天要与教导自己的老师成为对手。而他也不禁想起了这些年,与郭松龄亦师亦友的日子。

亦师亦友,家国传承

最初的郭松龄与张学良相遇,是在东北陆军讲武堂中。当时的郭松龄在同学的引荐下成为了学堂的老师,负责给学生们讲解如何进行战斗。而张学良则是为了能够继承父业,进入到了这里学习。

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毫无疑问,是这群学生当中,身份最显赫的。其他的老师对于张学良都是阿谀奉承,希望他能够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替自己说两句好话,好让自己能够成为升迁。

直奉军阀合影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张学良对于这些已经看腻了,他根本不吃这一套。而相反,他对于另一个对自己丝毫不讲情面的人,则是非常敬重,而这个人就是郭松龄。

在郭松龄的眼中,不论是张学良还是其他人,都不过是自己的学生。所以即使是对张学良,他也一视同仁,甚至对他还要比其他人更加严格,只因为他是大将之后。

张学良也不愧是大将之后,在战术天赋上,张学良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所有学生。

对于这个学生,郭松龄也是十分满意,更让郭松龄难得的是,张学良虽然是军阀之后,但是依旧有着一颗救国爱民的心。这颗心在郭松龄的努力浇灌之下,变得更加坚毅,这也让日后的张学良成为那一个敢于为了中国,挟持蒋介石的人。

1920年,张学良从陆军讲武堂毕业,此时的张学良刚毕业就向自己的父亲推荐了自己的老师,郭松龄。对于自己的儿子,张作霖自然是爱护万分,当即同意了他的选择,让郭松龄来到了东北军当中。

张作霖

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以后,郭松龄也开始将东北军当做自己的实验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前有着伟大抱负的郭松龄,也在有了兵权以后,开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奉军的坦克

在后来的直奉大战,郭松龄的部队在这一场战斗中直接将秦皇岛夺下,也证实了郭松龄的改革有多正确。但是在此之后,郭松龄却开始一路受挫。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一个死对头,杨宇霆。

杨宇霆

杨宇霆是张作霖手下的第一谋士,被人们称为是小诸葛,但是实际上他能战术能力却远远不如郭松龄。在看到郭松龄有了如此辉煌的荣耀以后,他就向张作霖表示,自己想要去南方看看。

于是张作霖就将这一次战争中,郭松龄本应该获得的安徽督军的职位,给了杨宇霆。无端被夺了自己的功劳,郭松龄对于这杨宇霆当然是气愤不已。但是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自己是张作霖的手下,就应该听他的话。

后来直系军阀,孙传芳打了回来,杨宇霆没有那个金刚钻,却偏偏挡在了最前方。所以杨宇霆最后甚至是在澡堂中,光着身子逃回来的。看见这样的情况,张作霖没有办法,只能是派出郭松龄去迎击,这才将直系打了回去。

自己什么功劳都没有,最后出了事情,还要自己帮忙擦屁股。这样的事情发生,让郭松龄气愤不已。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妻子,一起去往了日本,想要离开奉天这个是非之地。

但是在日本,郭松龄却意外得知了张作霖一直都和日本有秘密协议。张作霖给了日本很大的特权,只为了能够让自己打赢第三次直奉大战。这让爱国的郭松龄气愤不已,自己是中国的军人,不是日本人的走狗。于是他便回到了奉天进行对张作霖的劝阻。

郭松龄劝阻张作霖不要继续打战了,老百姓们已经吃不消了。但是换来的不是张作霖的停战,而是他的一通辱骂。更让郭松龄感到不可相信的是,在同年的5月,日本人枪杀中国工人的五卅惨案发生,而此时的张作霖不仅没有阻止,反而是帮着日本人一起镇压工人。

于是就这样,郭松龄与张作霖走向了对立面。1925年郭松龄以张学良的名义起义,提出清君侧的口号,开始正式讨伐张作霖。


失败收场,暴尸郊外

郭松龄一路前进,直奔沈阳而去。但是此时的他根本没有想到,竟然有一群不速之客到来。而他们就是日本人。

日本人看到郭松龄如此神勇,甚至已经快要将张作霖都打败,于是来到了郭松龄的账下与他谈起了合作。

日本人表示,自己能够出兵帮助郭松龄一起对付张作霖,但是希望能够让郭松龄在胜利以后,答应自己的一些条约。而这些条约不用多说,都是一些卖国求荣的条约。

面对着日本人的自信,郭松龄直接选择了拒绝。他是属于中国百姓的郭松龄,不是日本人的郭松龄,更不是任何私人的郭松龄。

日本人见到郭松龄如此不识趣,于是就再一次找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合作对象,张作霖。张作霖在这生死存亡之时,当然是没有任何犹豫。

直接选择了答应日本的条件,只求日本能帮助自己打败郭松龄。

日本在得到了张作霖的首肯以后,立即就对郭松龄的后方部队进行轰炸。导致郭松龄在临近张作霖的时候,变得寸步难行。

而恰好此时得到了父亲命令的张学良也从吉林和黑龙江抽调了大量的兵力,来到了战场当中,开始与自己的老师对抗。

本就是打着张学良的名号起义的军队,在遇到张学良到来以后,自然就军心涣散不愿意战斗。在这危及时候,郭松龄的参谋邹作华还临阵倒戈,投降了张学良。

导致郭松龄的后方没有了炮兵补给。如此状态下,郭松龄有怎么可能胜利呢?

1925年12月25日,郭松龄夫妇在辽中被枪杀。而张作霖为了解气,没有将他们的尸体暴尸在外,让他们忍受其他人的践踏。最后还是张学良见到自己师傅师娘暴尸在外,于心不忍,这才将他们埋葬。

结语

郭松龄反张作霖的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也不是一无所获。

在这一次战争中,他成功让张作霖答应了日本人的条约,这也间接导致后来张作霖对日本人背信弃义,导致皇姑屯事件的爆发。同时还在张学良心中埋下了对杨宇霆仇恨的种子,与张学良对于国民思想的启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奉天   同盟者   东北军   军阀   日本人   日本   在外   条约   部队   老师   郭松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