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10)

鲜卑族拓跋部世居于今黑龙江大兴安岭一带,为游牧民族,在北匈奴西迁之后,漠北地区空了出来,拓跋部逐渐西迁至此;315年,鲜卑部首领因与匈奴、羯族对抗有功被晋封为代王,建立代国,376年被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珪恢复代国,同年,为了和鲜卑慕容氏的后燕争夺魏地,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即是北魏。北魏实际上承袭了前秦的大部分国土,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拓跋弘从大同迁都至洛阳。北魏建国之初,北有柔然、高车,东有北燕、南燕,南有东晋、后秦,西边有夏、西凉、北凉、南凉,从389年到439年,经历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代人的努力,北魏基本统一北方。鲜卑是游牧民族,在多年的实战中锻炼出了彪悍的骑兵,统一北方的过程自然也是凶狠残忍,和汉族的矛盾也很深,崔浩的经历就很说明问题。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是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身边的近侍官,类似于王猛之于苻坚,他智谋过人,深得三位皇帝信任,在军事、政治、天文、历法、法律、饮食、宗教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北魏前期采用内外朝制度,由于仍处于游牧文明阶段,内朝多由各部落首领或子弟组成,汉人士族大多在外朝任职,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但是随着军事胜利、国土增加、民族关系复杂,大量汉人士族逐渐进入内朝参与决策,并展现出了显著的文化积淀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胡汉关系从之前的征服与被征服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崔浩也在不动声色地推动汉化,他崇儒灭佛、并试图分别为胡汉排出高下氏族,后者显然是在按照姓氏重新划定阶层,处于同一阶层的胡汉家族即可通婚,他的一系列举措终于招致鲜卑贵族的疯狂反扑,450年,崔浩被杀。虽然身死,但是他给鲜卑皇族的大脑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可以用武力统一中原,但是要想成功统治这个农耕文明,必须要深入研究前朝的制度,因地制宜、查缺补漏,汉人士族就是天然可利用的资源。这个种子不断生长,471年,5岁的拓跋弘登基,其母冯太后摄政,她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实行均田制、三长制,保护自耕农经济;490年,冯太后死,拓跋弘亲政,是为魏孝文帝,他迁都洛阳、推行汉化,禁止穿胡服、说胡语,改姓拓跋为姓“元”,并多次派兵镇压不遵从新制的鲜卑贵族。对了,他还完成了崔浩一直想做的那件事,为胡汉制定了姓族分定等级,这就以姓族的上下级关系取代了胡汉的民族区分,胡汉的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

在北魏几代皇族的努力下,一方面,他们选择了全面汉化、向先进文明靠拢;另一方面,他们因地制宜地选用和修改了魏晋制度,比如在政治上的台省九卿制、经济上从“以口计田”发展到“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三长制”、军事上也出现了府兵制的雏形。这些政策制度听上去非常熟悉,是的,它们大多被沿用了下去,成为隋唐时期大部分政策的蓝本,铸就了后者的盛世辉煌,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历史总是恰如其分地出现在那里,决定中华文明走向的是各族人民的合力,她一直在探索、寻找不同形势下能够维持共和的社会制度,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各路英雄人物纷纷登场,他们大多在无意识中推动着历史的进步,经过多次试错,历史和人民最终会选择一个各阶层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时势和人民造就英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北魏为隋唐奠定的制度基础。

首先来看北魏的官制,秦汉时期朝廷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事、军事、监察,是为“三公”,下设执行具体事物的“九卿”;这种制度后来出现了较大的缺陷,三公各管一块,虽然互相牵制,但也是分权,尤其丞相掌管政事,容易出现架空皇权的情况,尤其在遇到紧急事务或者改革的时候推行起来阻力很大;汉武帝首创内外朝制度,设立尚书台,这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人员品级不高,但是都有议政和建议权,如此,决策权就集中到了内朝(即皇帝)手中,外朝百官(包括丞相)也就成为执行机构;及至北魏,大体上沿用了魏晋的官制,但也有变化,中央设置了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中常侍省和御史台、都水台(主管治水)、谒者台(主管朝会典礼)等台省,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置尚书令,下设36曹、置尚书,同时中书、门下领有起草诏书和审核传诏之职能,尤其是门下省,在奏案得到皇帝批准之后还具有审查和驳回的权力,对尚书省形成了非常有力的制约,所置官职“侍中”多为皇帝近侍,有小宰相之称,门下省已基本替代了腐朽落伍的内朝制度,魏孝文帝遂废除内朝,在政治制度上全面汉化。经济上,北魏实行均田制,均田制由计口授田发展而来,北魏初年,北方出现了很多无主土地和无地流民,拓跋珪迁都平城(大同)前后,他组织流民、并迁徙其他民族百姓定居于此,按照人口授田,大约每人20-40亩,百姓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并向国家缴纳赋税,同时接受朝廷的编户管理,这是一种把流民和无主土地迅速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方法;及至冯太后和魏孝文帝时期,计口授田扩展到了全国,并进行了改进,是为均田制,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女子20亩用于种植谷物,不可转让交易,身死之后土地交还国家,除此之外北魏政府还授予"桑田",种植三年以后就可以变为"世业田",可以传承给后代继续耕种;同时,享受授田的百姓也需承担相应的义务,不论授田多少,按照人口上缴一定量的田租、劳役、布帛和其他土特产,这就是租庸调制,当然也要服兵役,是为府兵制的前身;为了保证均田制的推行和稳定,北魏实行“三长制度”,“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这就做到了在中原长期战乱之后,彻底清查隐匿人口,将豪门大族的奴婢、劳力等纳入编户管理。

但是上述制度也都存在着各种不足和局限性,均田制仅是为底层百姓制定,皇亲贵族、甚至许多官僚却不在均田制的约束之下,他们享有“永业田”,可以世袭继承或者交易,却不用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同时,豪门大族人口众多,奴婢等依附人口也多,后者也能分得土地,地主只需要雇佣佃农为其耕种即可,财富和土地越来越向他们身上集中,他们也不失时机地巧取豪夺;在均田制推出之初,冯太后和魏孝文帝子幼母弱,他们也需要笼络贵族豪门来尽快稳定局面,能将流民稳定下来、能将人心安定下来,已是十分不易,但随着时间推移,统治阶层荒淫腐朽,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只能依附于豪门大族或者出家为僧,朝廷用度要靠越来越苦的底层百姓,其结果可想而知。六镇兵变之后,各地起义如雨后春笋,各种矛盾一起爆发,皇室失去了底层人民的支持和联系,为稳定局面,只能选择倚靠军阀和权臣,终致分裂。534年,权臣高欢建立东魏,迁都河北临漳,550年其子高洋接受“禅让”建立北齐。535年,权臣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另立新帝,建立西魏,建都长安。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接受“禅让”,建立北周,北魏灭亡。鲜卑拓跋氏和冯太后已经尽力了,他们把经过长期战乱的中国北方重新组织起来,并且制度化,各个民族逐渐融合,汉文明不但得到推广、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自己主动寻求汉化,继而带动整个中国北方、多个民族一起接受汉化,其所面临的阻力和矛盾可想而知,但是,要想成功统治中国北方地区,“非如此则大帝国的基础无法立足”。在历史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氐族苻坚和鲜卑拓跋氏站了出来,他们进行了伟大的尝试,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后人踩在他们的肩膀上,走的越来越坚实。其实,北魏面临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鲜卑族人少、文化落后,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倚重现有势力,没有来得及对人才选拔和官制进行彻底重构,皇权、治权、民权的生态系统无法自我净化,最终分崩离析,直到北周的杨坚出现。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将助他篡位的功臣降黜大半、大量提拔中下层官吏,二是创建科举制度,他试图解决权臣坐大和中央集权的问题,在制度上彻底打通底层人民的上升通道,对既得利益阶层形成制约,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这就是伟大的科举制度,皇权、治权、民权这个系统得以自我净化和循环,中华民族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和摸索,就像幽暗隧道尽头那微弱的灯火,科举制能带领我们走出来吗?杨坚配得上“天子”称号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均田制   权臣   流民   大族   鲜卑   北魏   太后   汉化   土地   制度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