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后,林徽因为何非要得到他写的《康桥日记》?里面写了啥

1931年11月19日,为了给林徽因的演讲捧场,徐志摩特地从南京飞往北京,不幸的是中途飞机意外撞上山体,徐志摩当场遇难身亡。

但林徽因收到徐志摩身死的消息后却来不及为他悲伤,反而惦记上了徐志摩在伦敦时期写的一本“康桥日记”。

在徐志摩死后没几天,林徽因就赶紧让胡适帮自己从徐志摩好友凌叔华那里硬抢来了徐志摩写的日记。

而她的这个举动不由的让大家心中生疑:这是不是徐志摩和林徽因在伦敦的恋爱日记?

可另一边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却始终为母亲正名:“他们没有男女私情。

那林徽因到底为什么会疯狂争夺徐志摩写的这本日记,她和徐志摩之间真的只是纯洁的友谊吗?

凌叔华保管的八宝箱

先不提徐志摩写的究竟是不是和林徽因的恋爱日记,但林徽因既然要抢这个日记,无疑就是告诉了大家:这本日记里写了关于我的事情。

大概是文人才子就爱动笔杆子,所以徐志摩平日里写了不少文稿和很私人的日记,包括和胡适、张歆海等文人的闲言碎语或者是陆小曼对林徽因的谩骂等等。

这些东西很明显都不适宜流传出去,所以徐志摩平日都把这些日记锁在一个手提箱里,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八宝箱”或者“文字姻缘箱”。

而这个很私密的八宝箱,徐志摩后来既没有交给林徽因也没有交给陆小曼,反而交给了好友凌叔华。

1924年,在北京学界欢迎泰戈尔的一场聚会上,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凌叔华和徐志摩有过一面之缘。

随后在北京一些文人聚会上,徐志摩和凌叔华经常曾碰到面,俩人才慢慢熟悉起来。

到了1924年的下半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前往美国留学,正在空窗期的徐志摩和凌叔华开始了非常密切的通信往来。

在凌叔华给徐志摩充当解语花的那段时间里,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友情之上,恋人未满。

虽然徐志摩最后还是被更加明艳动人的陆小曼吸引,但他内心一直将凌叔华视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

1925年,徐志摩准备去欧洲游行的时候还曾专门给陆小曼写过一封信,提到:“只有叔华是唯一有益的朋友。”并且毫不避讳的表示:“女友里,叔华是我的一个同志。”

由此,基于对凌叔华的信任,徐志摩在前往欧洲游历前便把箱子交给了凌叔华保管,并开玩笑般的说道:“我如果不能回来,你就拿这些给我写一本传记。”

后来徐志摩从欧洲回来,和陆小曼结婚搬到上海居住时,他也一直都没有拿回自己的八宝箱。

根据《胡适来往书信中》记载,在凌叔华和胡适的通信中,她曾提及此事:“我去日本时,他也没要,后来我去武昌交与之琳。”

这里的之琳后来被证明并不是徐志摩的学生卞之琳,而是金岳霖的美国女友丽琳。

1928年,凌叔华要和丈夫陈西滢搬到武昌居住时,徐志摩的好友金岳霖恰好和女友丽琳租住在她家的小洋屋里。

所以凌叔华在离开北京时,她特意把徐志摩的八宝箱留给金岳霖转交给徐志摩,同年年底,徐志摩来北京找金岳霖的时候确实拿回了自己的箱子。

但在1931年,徐志摩又再次将八宝盒交给了从武昌回到北京的凌叔华,在徐志摩看来,最适合保管他这些文稿日记的就是凌叔华。

可当时的凌叔华却不会想到徐志摩的这些东西会引来大家的争抢,特别是林徽因。

被争夺的日记

其实林徽因争抢徐志摩日记的原因很简单,她不想让这些日记里的东西被公开。

徐志摩的八宝箱里有一本日记专门记录了他在伦敦留学时期的事情,被大家统称为“康桥日记”。

可以肯定的是,这本日记里少不了会提及他和林徽因的来往,或许是他写给林徽因的情诗和情话,或许还有林徽因给他的回信。

总之不管具体写了什么,此时已经嫁给梁思成的林徽因必然不会让关于自己和徐志摩之间的东西流传出去,否则最后伤害到的只有她的家庭。

所以徐志摩刚出事没多久,林徽因就立刻联系到了胡适,提到当初徐志摩有意把康桥日记交给她来收藏,希望胡适可以帮她把这个日记拿回来。

且在凌叔华和徐志摩表妹夫陈从周的通信中,凌叔华也明确表示过,胡适以要给徐志摩整理出书纪念从她这里拿走了徐志摩的八宝箱。

而根据凌叔华的主观表述,林徽因正是害怕她和徐志摩的恋爱日记被公开,才逼着胡适来找她要八宝箱。

当时凌叔华并不想把八宝箱交给胡适,她想着陆小曼还是徐志摩名正言顺的妻子,便道:“我可以把八宝盒交给小曼保管。

但胡适和他的一群朋友只说:“不必。”最后硬是从凌叔华这里把八宝箱拿走了。

八宝箱就这样到了胡适手里,他随即又把箱子交给了林徽因,美其名曰让林徽因帮着给看看,给这些稿件编个目录,方便日后的出版。

林徽因拿到箱子后,马上就把里面的东西做了清点,除了徐志摩写的一些文稿,她还翻出了有关陆小曼的《爱眉小札》和《眉轩琐语》两本日记,后被交于陆小曼。

另有一个就是林徽因心心念念的“康桥日记”,记录了徐志摩从1921年7月底到回国的那段时期。

但林徽因和徐志摩都是1920年到的伦敦,很明显箱子里缺失了这一段时期的日记。

而林徽因从张奚若那里得知,另外一半日记还在凌叔华那里,她还拿出来给叶公超看过。

于是,得到消息的林徽因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告知这一情况,称:“志摩刚离开我们,他的文件就有了纠纷真是不幸万分,令人着实难过。”

收到林徽因求助的胡适又给凌叔华写信,让她把完整的日记交出来:“我想你一定是把另一半留下做传记或者小说材料了,这个办法不是很好,请你把那两册日记交给我。”

在胡适和林徽因这样的连续追讨下,凌叔华不得不把徐志摩另一半的“康桥日记”交了出去。

但终于拿到日记的林徽因发现里面有四页日记被人裁走了,胡适不出意外的再次接到了林徽因的来信:“不管日记是谁裁走的,现在就是缺了一段,在没有解释清楚之前她(凌叔华)永远是有嫌疑的。”

胡适倒确实没想到一本日记能折腾的他不得安宁,再次接到林徽因的信后,他忍不住在日记里谴责了凌叔华一番,表示:“我真的有点生气了,勉强忍下去,写信去讨这些脱页,这位小姐到今天还不承认错误。”

总之,这场“康桥日记”争夺战闹到最后,除了被裁走的四页,其余的都是到了林徽因手里。

但是自康桥日记被林徽因保存之后,谁也不知这本日记现在在那里,或许已经被销毁。

而林徽因争抢并隐藏康桥日记的做法,不免让很多人怀疑她和徐志摩在伦敦确实有过一段恋情,因此不敢让康桥日记公开。

对此,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是表示认同的,她一直认为徐志摩和林徽因就是男女朋友关系。

友情还是爱情

在张幼仪侄孙女张邦梅根据张幼仪口述写的《小脚与西服》中,她完整的记录了张幼仪、徐志摩和林徽因这段三角关系。

徐志摩不喜张幼仪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当初徐志摩也只是碍于张幼仪二哥的面子才写信叫张幼仪来找他。

1920年,张幼仪先是到了法国的马赛港,再被徐志摩带着从巴黎飞到了伦敦,到伦敦之后,徐志摩整日早出晚归,把张幼仪撇在一边。

有一次,徐志摩和张幼仪一起坐公交车的时候,徐志摩和自己的男性朋友坐在一起交谈时,张幼仪透过车的后视镜看到了徐志摩指着自己示意朋友别开口。

大概是女人的直觉,从那时起,张幼仪就猜测徐志摩瞒着自己在伦敦有一个女朋友,心里不断的在想:“我早该料到徐志摩有女朋友的,不然他之前为什么一直不让我来国外。”

另有徐志摩每天一吃完早饭就急着出门,从徐志摩好友郭虞裳口中,张幼仪明确得知徐志摩这是在和他的女朋友联络,为了不让她发现,俩人通信都是写的英文。

不出意外这个在伦敦和徐志摩来往密切的女朋友说的正是林徽因,而张幼仪甚至一度以为徐志摩的女朋友会变成家里的二太太。

但情况显然比张幼仪预想的更为糟糕,在张幼仪怀上孩子不久后,徐志摩直接要求她打掉孩子。

最后在1922年2月,张幼仪硬是独自在柏林生下她和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但等待她的只有徐志摩邮来的离婚通知。

随后张幼仪在和徐志摩当面商量离婚时,张幼仪提出让她先和父母通知一声,但徐志摩显得非常迫不及待,脱口而出:“不行,我没时间等了,你必须现在签字,林徽因……。

徐志摩要离婚的理由在张幼仪看来是那么明显:他要急着得到林徽因,甚至等不及我征得父母的同意。

张幼仪最终还是离婚文件上签了字,并告诉徐志摩:“你去给你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成功离婚的徐志摩笑得乐不可支,他的笑在张幼仪看来却又是那么的刺眼。

而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离婚在陈从周所写的《徐志摩年谱》是这样记载的:“林徽因在英国和徐志摩有谈婚论嫁的意思,但她称徐志摩必须先和张幼仪离婚才可以。

这句话似乎又和徐志摩要求离婚时脱口而出的话对上了。

由此,林徽因和徐志摩在伦敦的那段交往似乎并不是单纯的好友关系,才子才女有情投意合的时候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那本康桥日记里大概还真有林徽因对徐志摩感情的回应。

但对于外界盛传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恋爱关系,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一双子女是持完全否认的态度。

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不止一次的表示:母亲和徐志摩没有私情,妈妈始终尊重和感谢这位兄长式的老师

早期高晓松本想拍一部关于林徽因的电影,但他把剧本拿给梁再冰看的时候,对于剧本上林徽因的感情生活,梁再冰就一句话:“不是你写的那样。”所以高晓松这部电影最后也没拍成。

另外,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也是不承认母亲和徐志摩曾经有恋爱关系,一直都拒绝外界把林徽因和徐志摩牵扯到一起。

除了梁家姐弟对林徽因和徐志摩恋情的否认,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一些好友也表示:林徽因在伦敦的时候才16岁,不可能和徐志摩谈恋爱。

但说到底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恋爱关系一直都是从第三人口中流传出来的猜测。

个中真相或许在徐志摩亲笔写的“康桥日记”才能窥见一二,可林徽因又拿走了这本日记,导致日记最终都没有在世人面前露面。

她的这个举动似乎又告诉大家她和徐志摩之间确实有些关系,具体的大家可自行评判。

结语

在伦敦的那段日子里,林徽因或许真的和徐志摩互生情愫,但那最多也只是发乎情,止乎礼。

而林徽因会想要拿回那本日记倒也无可厚非,当时她已经嫁为人妇,为人父母,如果让这本关于情爱的日记暴露在大众眼前,那无疑会在她的家庭掀起一场风波,得不偿失。

并且当时徐志摩在和林徽因来往的过程中,至少在公众场合中,他是被冠以和林徽因父亲朋友的这种长辈身份的,所以林徽因和徐志摩有来往并且是很亲密的那种并不可能。

而且对于那个辞旧迎新的时代的人来说,虽然接触了很多新的思想,但封建的固有的陈旧传统观念一直存在。

最后,我们要知道,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为他生儿育女,和徐志摩再多的过往那也只能是她人生中一小段插曲,她对徐志摩爱与不爱又能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胡适   武昌   日记   伦敦   北京   箱子   好友   恋爱   关系   朋友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