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尤应讲科学理性

评论

想到可能要直面新冠病毒,一些人感到恐慌、焦虑,这样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近些天,诸如大量囤积药物、酒精,购入呼吸机、制氧机等医疗设备,甚至要“抢占县城退烧药”的做法,就超出了应有限度。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个人都可能要与病毒“短兵相接”。面对喧哗纷扰的各种信息,保持科学、理性的认知,保持适当的平和心态,避免随波逐流,更显其重要和必要。

从抢购口罩、酒精,到抢购抗原检测试剂、温度计、退烧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抢购的场景不时上演。抢购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对那些蓄意造谣传谣、混淆视听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自然要严惩不贷。但更多的时候,这种焦虑氛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消解。

近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就提到,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努力缓解买药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在行动。疫情相对平稳地区的公众,可以耐心等等;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地方,则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用药需求,特别要保障好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用药需求。各地还可以充分动员社区、村委,发起居民互助活动,帮助急需者满足紧急之需。

稳定公众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回应关切。当公众感到疑惑、焦虑、恐慌时,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应当及时站出来答疑解惑、澄清谬误,将科学、权威声音准确、高效地传递给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各类媒体、传播平台的同心戮力,一起创新模式、提高效率,把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尽量多的公众,尤其是要精准到达基层和偏远的地方。

对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克服恐惧,避免盲从,要主动提升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尤其要对危言耸听、违背常识的健康传闻,多一份警惕。这样,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科学、理性地应对,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态和健康。

文: 陈晓曼(媒体人)

编辑:于梦非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同心戮力   严惩不贷   理性   科学   目的   疫情   恐慌   焦虑   酒精   公众   情绪   心态   需求   病毒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