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近悦远来的G60人才新高地 再创松江高质量发展新奇迹

松江区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和上海先进制造重要承载区。

■受访对象供图

■ 劳动报首席记者 张锐杰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松江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的要求。作为农业大区,在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松江区委如何指导工会,打造一支与产业转型发展相适配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程向民:松江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和上海先进制造重要承载区,始终将高质量发展的基点放在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上,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慧安防、卫星互联网、信创等“6+X”产业领域,形成了具有高辨识度和强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18家,总数跃升全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产值实现3321.92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在科技创新方面,近年来松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在探索实践关键核心技术的新型举国体制上注入动能,于2019年出台了《关于支持“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39个重点技术攻关方向;近期又牵头九城市制定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合攻关行动方案》,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区域协同创新的先发优势,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快形成更多从“0到1”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涌现出ALD光伏工作母机、大硅片、光刻胶、新型航空发动机等重大原创成果。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培育和打造高素质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和广阔的舞台,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助力产业,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发展。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大学校”,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做响松江工会教育培训品牌和劳动技能竞赛品牌,为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紧抓住松江被列为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有力推进,深化与G60科创走廊相适应的松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在提升产业工人地位、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扩大公共服务有效覆盖、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等方面持续做细做实,着力打造一支“又红又专、安居乐业、受人尊崇”的松江产业工人队伍。

二是大力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在举办九城市总工会助推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职工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最大限度激发松江百万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最大程度发挥广大产业职工在推动松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是以创建服务平台为抓手,全面实施松江工匠选树“百人计划”。依托“5年培育百名松江工匠、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新开展技能培训”等载体推动职工素质能力提升,有效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效应。要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深化区级校企合作基地建设,鼓励中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与G60科创走廊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比如今年10月,我区的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教师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斩获精细木工项目金牌,也是本次世赛中国队首金。

记者:松江新城将建设科创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为此,关键是“人”。松江区委如何支持工会依照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上做“加法”?

程向民:城市的产业机构决定了人才结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正在按“三先走廊”定位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快速发展,不断吸引工程师、研发骨干、专业工匠等人才集聚。近年来,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完善人才“1+10”政策、九城市互认互通人才18条政策,做实国家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公寓、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三位一体”的人才安居工程。仅去年一年,松江人才落户2897户,其中人才引进1027户,同比增长251%,“来来来,到G60来;去去去,到G60去”已深入人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做实做强工会主责主业,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持续做大服务阵地。始终把工会组建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企业建会,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服务”。要发挥好松江区工人文化宫新宫阵地作用,区委拿出最好的地块,投资4.2亿建成,打造成为服务松江百万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要发挥好全区600多家爱心妈咪小屋、户外职工爱心驿站、公益乐学教学点、职工书屋等“叫好又叫座”工会服务阵地作用,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工会服务的广度、力度和温度。

要持续做响维权品牌。建立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加强法律援助、法律监督、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四位一体”协调劳动关系制度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工作,优化提升“4+50+20”法援队伍新模式,放大松江工会“零门槛、零距离”法援品牌效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彰显工会作为。

要持续做优服务项目。抓实抓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工会品牌帮扶项目,持续组织开展一线职工及各类先进体检疗休养、高温慰问、帮扶救助、互助保障、大病慰问、为老服务和农民工关爱行动,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关爱,在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健康体检、互助保障、困难帮扶等方面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实现工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记者:党的二十大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松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起点。松江区委将如何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程向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至少有22处提到工会相关工作及相关论述,特别指出要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松江区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落实到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全过程。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进园区、进楼宇、进单位、进班组,把宣传好党的奋斗目标、历史使命与讲好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升民生福祉相结合,把贯彻党的主张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相结合,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与落实区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齐心共建新松江。

加强先进典型引领。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杰出工匠竞相涌现,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引领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展现担当作为。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切实履行工会的政治责任、发展责任、社会责任和改革责任,打响松江工会教育培训、劳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和关爱帮扶“四大品牌”,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大舞台、大家庭、大平台作用,把更多的职工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松江   松江区   近悦远来   产业工人   人才   工会组织   劳模   工匠   高地   区委   走廊   工会   职工群众   职工   奇迹   作用   先进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