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拆这些老武汉记忆:最老的里份有114岁,最多有700多条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武汉有里份。”



武汉的地名中,以“里”命名的地方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坤厚里、永康里、汉润里、三德里、辅仁里……”,里份是武汉独特的民居建筑,如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这类民居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蕴涵着一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最早的里份,起源于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末。由于汉口在近代发展最为迅速,里份的分布以汉口最为集中,建筑成就和价值也最高。



汉口的里份民居是近百年民居文化的缩影,也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



里份是武汉独特的地域文化之一,穿行在大大小小的里份间,感受到的是浓浓的近现代历史风情。



江汉村


江汉村,位于原英租界范围之内,属高等里分式住宅建筑群,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幽静的气氛和丰富的沿街立面。西式的庭院、阳台、中式的大门上的雕花还有那具有特色的红色百叶窗浑然天成。


江汉村由原来的江汉村和六也村合并而成。江汉村的入口开在汉口洞庭街口,六也村入口开在沿江大道。



附近许多老房子随着城市的变迁消失,江汉村作为“二级优秀历史建筑”幸运地留存下来。走进这里,一种老时光的气息扑面而来,狭长的小巷,历史感的民房,好像留声机里唱出来的老武汉。



坤厚里


坤厚里,坐落在中山大道、胜利街、一元路和一元小路之间。西口通中山大道,北有四口通一元小路,南口通一元路,面积8360平方米。主巷东西走向,宽4米;支巷8条,南北走向,宽约1米,水泥路面。


提到坤厚里,不能不提老武汉人耳熟能详的和记蛋厂,110多年前武汉资本家、和记蛋厂买办杨坤山和黄厚卿在属德租界中建里,取他们名字里的字来命名,叫做“坤厚里”。



里内皆二层砖木楼房。式样相近,结构好,主巷道之间建有骑楼,巷道狭窄。宽巷子里,门脸对门脸,花草点缀其中,都是生活的气息。



建筑和风情经过时间洗礼都留存下来,成了馈赠给我们的最朴实却也最宝贵的财富。




永康里

永康里南起汉口中山大道,北抵三新横街,西邻前进四路,东达前进五路,与联保里毗邻,原名五常里,为近代里份式建筑群。



原有15万平方米,有70多栋二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住宅,黑漆大门、麻石门框、雕花门楼,巷道纵横交错,人口稠密,兴办钱庄、纱号、棉花行。里份中有纵横8条巷道,红砖路面,人力黄包车可以通行。由永康里、三余里、蔼仁里组成建筑群。以此为中心,修建于中山大道两边店铺及住宅近千栋,为当时武汉房建之最。经历战火洗礼,岁月变迁,永康里一度荒废。



2016年中山大道进行改造时,对永康里进行了修缮。同期,永康里街头博物馆开馆,这是目前中国唯一的汉口老里份博物馆,它是武汉老里份的兴起、变迁和发展镜子。



三德里

三德里,位于汉口车站路附近,与公德里、宏伟里相连相通,曾经是汉口的繁华地段。依据历史考证,三德里1901年建成,是武汉最老里份。由上海浙江财团刘贻德等3人投资兴建,共有六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式住宅112栋,分为南里、北里。因为交通便利,三德里曾经繁盛一时,属于当时的高档住宅区,盛极一时。


三德里的房子有着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外墙,红漆的木门,在小巷中联排式分布着。在单元平面划分上,借鉴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内向封闭,形成小天井,别具一格。巷道里藤蔓缠绕,墙壁上满是岁月走过的痕迹。


穿过岁月的蒙尘,我们仿佛依稀可见,那些趾高气扬的洋人,长袍马褂的买办,莺啼燕啭的女子,是如何穿越在这灯红酒绿的街道,演绎那么多注定要被历史长河淹没的故事。



三德里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德里27号是中共著名妇女运动领导人向警予故居,她在此进行革命斗争时被捕,后来被杀害,其故居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斯人远去,千古留名。三德里这条普通却又极不寻常的汉口老里份,如今已是朱栏已旧,红颜已老。在那瓦檐下深深的巷子里,青苔兀自地生长着,曾经有过的繁华和传奇都已经灰飞烟灭了,但仍有些名字却经得起时光流逝,依旧可以百世流芳。



汉润里


汉润里,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原英租界扩展区湖北街)中段东南侧,南京路(原伟雄路)下首,北通文华里,南临宝润里和崇正里。



始建于1917年,1919年竣工,此时正值民国建立之初汉口经济复苏时期。“汉润里”名中“润”字为“润泽乡里”之意,1967年曾更名为“兴国里”,1972年重新定名为“汉润里”。



汉润里的房子多是砖木结构,一般为两层连体楼,二楼单元之间往往是一个小晒台,用作晾晒衣物或种植花草。红砖清水墙的淡雅洋气,配上木头的呼吸质感——房子的楼梯和室内地板门窗等设置都是木质的——让住在里份里的居民似乎“身处世外”。



经典的“汉味”在这里滋生、成长,然后在时光中凝固下来。




武汉的里份,几条里巷、一排老宅,一砖一瓦之上,刻画着历史的诡谲多变,岁月的沧海桑田。这种沧桑中的宁静,在这座城市显得格外难得。



城市的发展变迁不可改变,老里份也在一次次历史的浪潮中辉煌、老去。



时光易老,人生百味!

武汉的里份,是那化不开的历史,

那抹不去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武汉   德里   汉口   永康   租界   巷道   民居   住宅   记忆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