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老人历经2次“案底”,冒死“偷”回来的东西拯救了中国人!

“他是400年前的袁隆平啊。”1593年,一位50岁的明朝老人,从海外冒死带回一根藤蔓,拯救了中国上亿人的性命。

这个老人叫陈振龙,是福建省福州人。他在50岁高龄时,干了一件影响几亿国民的大事。1593年,在吕宋国(现在的菲律宾)的一个港口,海关人员正近乎严苛地检查着货物,而站在他旁边的陈振龙虽面上一派气定神闲,实则他的内心极度忐忑。因为,他已经有过两次“案底”了。陈振龙随身携带的包裹,还有船上他的货物都被一一查验,不过,海关官员并没发现什么违禁品,陈振龙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陈振龙为什么会如此紧张?因为他偷偷带了一截番薯藤。番薯又叫红薯,甘薯,有的地方还叫地瓜。传到我国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在吕宋,陈振龙初次见到番薯时,他觉得这东西肯定不能好吃。可当他试着尝了一口,顿时被震惊了,没想到这东西长得其貌不扬,味道竟如此甘甜,而且还有很强的饱腹感。 从那时起,陈振龙就对番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在吕宋国,番薯已经被广泛种植。因为番薯易成活,产量大,生熟都能吃,甚至可以作为主食。 其实,番薯并不产自吕宋国,它的原产地是美洲,后被哥伦布发现,带回了西班牙。西班牙对吕宋国进行殖民统治时,又把番薯带到了吕宋。 陈振龙想到,自己的家乡福建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产量减产,每次灾害后都是饿殍遍野。看到这些番薯,陈振龙就在想:如果这种农作物能在家乡种植,就不用担心人民被饿死了。他果断做了一个决定:把番薯带回国。

不幸的是,第一次尝试就宣告失败,他带的番薯被海关发现,他也因此被抓了起来。直到此刻他才知道:吕宋国对番薯是严格管制的,不允许任何人将其带出国,甚至,私自将种子带走的,还将被处以死刑。好在海关人员念他是初犯,只要求他交了很重的罚金,死刑则免除了。第二次,陈振龙贿赂了当地土著,买到一截蕃薯藤,还偷学了番薯种植的方法。他将这一小截番薯藤藏在船上,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海关发现了。这一次,陈振龙差点丢了命,托了很多关系,费尽了周折才保住了性命。前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放弃,反而让陈振龙越挫越勇,发誓一定要将蕃薯藤带回去。 之后的每一天,陈振龙都在想如何带走蕃薯藤。直到有一次,他偶然发现,海关人员在检查船上的绳子时,只是踢了踢,并没有没仔细检查。这可把陈振龙高兴坏了,终于让他找到了办法。 陈振龙将蕃薯藤编在绳子里,可是,蕃薯藤的颜色太过醒目,于是,他又在绳子上抹了些湿泥,一方面是伪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番薯藤存活得更久。

1593年春季,50岁的陈振龙站在船上,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这一次,海关检查得格外细致,很快,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船慢慢驶出了港口,陈振龙的心也逐渐恢复平静,但仍不能放松,因为他还不知道能否移植成功。在海上度过了难熬的七天七夜后,船终于靠岸了,陈振龙第一时间将濒临枯死的蕃薯藤放进水里,接着又移植到地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来的番薯藤活了,他终于成功了。

恰在那一年,福建又赶上自然灾害,陈振龙让儿子陈经纶找到福建巡抚金学曾,告知他告知他番薯的种植技术。通过金学曾的推广,当地百姓家家种植番薯,渡过了难关度过了难关,因此当地人把番薯称之为“金薯”。此后,陈振龙和他的后人广泛推广番薯种植,还把番薯推广到江浙地区和长江流域。

乾隆年间,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将番薯引种到山东,此后北方各地才开始种植番薯。陈世元还整理了一本《金薯传习录》,这是我国第一部甘薯专著,上面记载了番薯的引进和推广,是宝贵的农业研究资料。 此后,四川,河南,河北,北京也开始大规模种植。

古籍有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番薯凭借容易存活,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旱涝保收的优势,救活了很多人。后人为了纪念陈振龙,称他为“红薯之父”,还建了“先薯亭”纪念他。

再看陈振龙的一生,50岁时他本可以安度晚年,可是,他却选择孤注一掷,铤而走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上亿人的口粮问题,陈振龙又何尝不是呢!还有人说,那毕竟是偷来的,不光彩。不过,就和《我不是药神》一样,是非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案底   甘薯   西班牙   番薯   福建   红薯   自然灾害   船上   绳子   海关   老人   中国人   东西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