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装傻30多年,被太监推上帝位后,第一道圣旨就是杀了太监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宦官干政的局面,这些宦官一手遮天,权侵朝野,对王朝命运有着很大影响。最早的一个有名案例就是秦朝时候的太监赵高,他杀了皇子扶苏,扶持没有能力的胡亥当皇帝,结果直接造成秦朝顷刻覆灭。

此后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存在宦官干政的情形。东汉时期,宦官干政的乱象非常严重,到了能动摇国本的地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所以外戚的权力大大增大。宦官趁着皇帝与外戚权力斗争,不断增强自身势力,发展到严重影响朝局的地步。

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封建制度下无法逃脱宦官干政的这个魔咒。在国力强盛的大唐,也存在着宦官干政的情形。今天要说的这个案例,就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皇帝与宦官之间的事。

唐朝后期虽然国力不如从前,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富强的。公元840年唐武宗讲登基为帝,他是一位有政治抱负的皇帝。所以他一登基,就励精图治,开始推行革新。佛教传入中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唐朝时得到大力发展。

唐武宗登基时全国寺庙很多,僧尼数量庞大,他们不事生产,在社会上造成巨大浪费。于是他第就用各种措施减少出家人数,并且想办法将让僧尼还俗。唐武宗灭佛行为历来褒贬不一,不过有一样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极大促进了生产,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这可是大功一件。

之后他任用贤才,令国家经济恢复很多。他的政绩相当不错,因此他统治唐朝的时期,历史上称作“会昌中兴”。国家内政上,唐武宗表现出色,对外御敌方面他也不含糊。

他派兵击退了前来进犯的回鹘人,保卫了边疆和平稳定。唐武宗文治武功都能称为一位明君。但由于太过操劳,唐武宗年纪轻轻就过劳死了,这时他才当了六年的皇帝,没有子嗣也没有立太子,大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权势熏天的宦官马元贽与宰相李德裕,两人私下秘密合谋,准备拥立一个傀儡皇帝上位,只要把傀儡皇帝控制住,他们就能把持朝政。于是他们开始精心挑选傀儡皇帝的人选。

由于武宗没有生育,只能在李氏皇族里挑选合适的人选。挑来挑去,他们二人不约而同都选中了同一个人,他就是唐武宗和唐文宗的小叔叔李怡。

选李怡当皇帝当然是有原因的。公元810年出生的李怡,自幼体弱多病,十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卧床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等到病好后,李怡的言行举止变得怪异,与变得常人不太一样,人们都认为他是得病变傻了。

因为遭遇如此变故,李怡傻傻的样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当皇帝了,所以之前是他的两个侄儿当皇帝。以前每次皇家宴会时,大家都喜欢拿李怡开玩笑找乐子,这也让李怡变得更加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李怡确实是个傻子。

三十七年时间李怡都是人们眼中的傻子。宦臣和宰相没有理由就不能推翻李唐王朝,于是就想选个傻子去当皇帝,这样他们就能名正言顺操控朝堂。在他们看来,李怡的身份能让他当名正言顺当皇帝,但他没有自己的势力,同时还是一个听话的傻子,简直就是傀儡皇帝的最佳人选。

公元846年3月21日,李怡在太监马元贽和宰相李德裕的拥戴下,正式登基成为大唐皇帝。这二人私下沾沾自喜,在他们眼里,李怡当皇帝以后,整个李唐王朝就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他们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实权人物。

可是他们的想法都错了,又或者说他们远远低估了这个“傻子”的政治智慧。李怡这三十七年“傻子”的样子全是他假扮的,他心如明镜,对当时政局情势非常清楚。他知道要想自己江山稳固,就必须除掉马元贽和李德裕。

于是,李怡登基为帝之后,他的第一道圣旨便是罢黜宰相李德裕和宦臣马元贽。将这两人处置妥当之后,李怡改名叫李忱,正式开启了他治理大唐王朝的皇帝生涯。

李忱执政期间,国力恢复了不少,他下旨出兵西域,收复了不少失地,李忱因为政绩有突出表现,被后世之人称为“小太宗”。

总结:

宦官马元贽和宰相李德裕两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本来是操控棋局的人,谁知竟成了别人的棋子。最后他们的失败也咎由自取,自古宦官干政国家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他们的失败成就了百姓的福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僧尼   大唐   王朝   帝位   宦官   圣旨   皇子   宰相   傀儡   国力   唐朝   太监   傻子   皇帝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