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的林草答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卢 燕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此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报告还用了一整段的篇幅专门就“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做出部署,并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中特别提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明确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些关于林草建设的论述引起林草系统干部职工的热烈反响。从国家林草局机关到各地林草部门及普通的林草建设者纷纷对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林草建设的内容展开热议。


↑四川九寨国家森林公园


学习精神 明确要求 落到实处


10月25日,国家林草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会议要求,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把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任务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更加奋发有为地履行好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的林草答卷。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部署、提出要求,赋予林草部门重大历史使命。各地林草部门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擘画,坚决扛起生态保护修复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林草湿沙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在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发挥林长制的指挥棒作用,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和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决守住林草生态安全底线等方面持续发力。

会议还要求,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认真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草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国家林草局机关各单位不但迅速组织学习,还制定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切实可行的计划。


↑承德市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细研精神 制定计划


生态保护修复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党员、干部表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创新重点工程管理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及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攻坚等四个方面寻求新突破,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底色、生态根基,主动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绿色新篇章。

森林资源管理司全体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将以林长制制度供给建设为核心,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管理政策;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其国土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统一底版,集成遥感技术与现地调查技术,整合开展林草湿荒和碳汇、国家级公益林等图斑监测和样地调查;持续开展森林督查,结合林长制督查考核,加强森林督查暨林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提升案件“大数据”分析处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精准、高效的营造林技术措施,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由以扩大面积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着力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森林资源由“绿起来”走向“活起来”“好起来”,厚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明根脉。进一步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石,成为全球生态文明一张绿意盎然、格外醒目的中国名片。

草原管理司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工作指明了方法和路径,将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在强化草原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深刻认识草原的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功能的基础上,把草原生态修复和生产力恢复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提升草原地位;其次,加快修订草原法,完善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草原保护制度。同时,支持草原科技创新,加强草品种选育生产、退化草原植被恢复、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广,强化草原学科建设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深化草原保护修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最后,完善草原治理体系。深化草原改革,构建新时代草原监测、保护、修复、监管执法、草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完善草原治理体系。

湿地管理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表示要统筹抓好湿地各项重点工作:在全力办好《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大会)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建立保护协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湿地资源调查评价、面积总量管控、分级管理、监测预警、生态修复等重要配套制度,做到完整、准确、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着力实现我国湿地保护中长期目标,到2030年,初步建立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严格保护现有红树林,科学开展红树林的生态修复,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万公顷。积极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湿地新篇章。

荒漠化防治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办公室)党员、干部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规律,完善政策措施,尽快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全面落实荒漠生态保护红线,巩固荒漠化防治成果,提高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荒漠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措施和运作模式,持续推进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监测调查,提高沙尘暴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以《全国沙产业发展指南》为指导,充分利用沙区、石漠化地区独特资源,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名特优林草沙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引导全球防治荒漠化共同发展。

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对报告涉及林草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做到深学细研、学深悟透。同时,就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研究和确定,将配合修订、制定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制修订并发布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等政策制度、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编制完成《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2022-2035)》;完成100个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站布局,编制相关管理规定和监测调查规范,完成外来物种监测布局,同时在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

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谋划推动自然保护地事业再上新台阶。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加快推进《国家公园法》立法进程,编制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统筹谋划新一批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二是抓紧进一步细化完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并推动其早日落地,同时加快《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三是深化“放管服”,积极主动靠前服务,依法依规做好重大项目落地的相关保障工作。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做好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情况遥感监测,做到问题早发现、案件早查处、隐患早排除,确保自然保护地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原山森林旅游景观 图片由原山林场提供


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全体党员、干部表示,将坚定自觉地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以务实举措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后的工作,首先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加快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推广合作经营机制,新林权融资模式,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等。其次,围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落实好油茶用地用钱政策,保障油茶生产用地,加大油茶种植改造支持资金投入力度。此外,围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完善林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涉林产业宏观政策修订。积极推进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制度,开展产业发展运行监测。会同有关省区办好第十五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等国家级林业重点展会。

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一致认为将自觉推动林草种苗、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工作,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将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林草种苗为目标,切实推动林草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其次,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碳汇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国有林场分类分级管理,开展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综合试点。同时,推动森林公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以发展旅游为导向的传统模式,切实落实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生态旅游行业引导和监管,推动林草生态旅游尽快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轨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多样化户外游憩产品的需要。

森林草原防火司全体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防灭一体化”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配合国家森防办、应急管理部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修订,积极落实《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逐步健全完善防火管理制度。其次,加强火灾预防监测能力建设,包括推进先进技术手段普及应用,推进雷击火监测预警课题科技攻关等强化火灾预防和监测业务建设。三是继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包片蹲点工作,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林草部门防火人员业务能力。四是全力做好防火规划组织实施,督导各地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国家林草感知平台森林草原防火子系统建设与应用,提升林草系统火灾预防监测能力和水平。五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制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草行业安全生产的意见》和《林草防灾减灾标识》。持续推进林草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相关工作,确保全国林草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规划财务司全体党员、干部表示,要深入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加强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发展,夯实政策保障,更好发挥参谋部、作战部作用。下一步,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统领,以《“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国家公园、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三北工程、防沙治沙等专项规划为支撑,实施评估考核机制,确保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同时,着力构建创新精准政策保障机制。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资金政策要不折不扣保障到位、落实到位。加强年度资金项目精细化管理,谋划启动一批标志性工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统一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支持政策,完善油茶、造林种草、森林可持续经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补助政策,保重点、保急需、保基本,过紧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丰富金融保险产品,激发社会主体投资林草活力。加强资金项目监管,持续推进审计全覆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守住林草资金项目安全底线。

科学技术司及时组织全司干部学习大会精神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并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深入思考。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完善林草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体系、强化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加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及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等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通过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力争到2025年,建成较高水平的林草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的林草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5%,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新时代林草现代化水平,跨入林草科技创新强国行列,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党员、干部表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下一步,国际合作司将会同国际竹藤中心,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启动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实施“以竹代塑创新产品研发和应用”项目,推动全球各级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及社会力量采取务实行动。同时,继续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稳步有序推进大熊猫和朱鹮等特有物种国际合作研究,着力推动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大中亚、澜湄、中日韩等林草区域合作机制走深走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菌草、油茶、荒漠化防治、竹藤产业、湿地恢复等领域的成功范例、专项支持和援助,推进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合作交流,加强野生虎、豹、亚洲象等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合作,推动候鸟栖息地及国际迁徙路线保护,向全球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成就。另外,会同有关单位,办好《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和国际竹藤组织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推动实施“全球植万亿棵树领军者倡议——中国行动”,主动参与并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森林文书》等涉林草国际公约文书谈判进程,全面履约并加强林草履约和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将秉承二十大精神为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不懈努力。

机关党委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了多次集中学习活动,在学习中交流体会,检视工作,谋划未来。他们表示下一步首先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模范机关。持续推行“1+N”工作机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集体学习研讨。用好绿色大讲堂学习平台,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举办司局长理论研修班、处级干部轮训班,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形式,帮助党员干部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把握。同时,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树立党建与业务“一盘棋”思想,把党建工作贯穿到林草工作各环节全过程,促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此外,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常态化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治理,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

通过学习,国家林草局机关干部职工表示,要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奋发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持续发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的林草答卷。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2 年 11月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油茶   答卷   湿地   自然保护   公约   中国   优异   林业   党员   草原   路上   生态   森林   干部   精神   报告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