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名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时,曾国藩坐拥12万大军,为何见死不救?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和法国军队联合起来,率领六千人从北京进入到圆明园,放火烧掉圆明园内的所有建筑,对其进行了长达三四天的抢劫行为。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仓皇出逃

要知道圆明园原本就是被誉为“万园之园”,它本是古代建筑历史上的奇迹。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总共的建成历史长达一百五十斤多年,在雍正、乾隆等五位帝王的辛苦经营下,这才有了后来的在宏伟壮观,且建筑面积总共5200多亩的宏大园林。

可谁能想到,越是美丽的东西往往越经不起摧残。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气势汹汹闯进北京后,他们为了泄愤,将园内150多万件宝贝的全部都掠走。


对于他们带不走的珍贵建筑,穷凶极恶的强盗们便用枪炮轰毁建筑,还用小刀一点一点将宫殿外面的金箔雕塑全部都刮下来,其行为疯狂到让人发指。在这些强盗的强势毁灭下,昔日那个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最后在火光漫天中只留下断壁残垣。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所做的恶劣行径,在传到皇宫后,令整个皇室震惊不已。尤其是当朝的咸丰皇帝更是害怕到瑟瑟发抖。他深怕自己要是多留在皇宫一秒,没准英法联军就直接奔到皇宫找他算账。


在匆忙之间,咸丰皇帝做了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他带着贴身的宫女和家眷匆匆离开皇宫逃往热河,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次皇帝出逃事件。当然,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皇帝出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兹事体大的事情,就毕竟年轻的皇帝本应该留下来主持朝政和大局,却在敌军人马压境时吓得抱头鼠窜,一旦这件事传出去不仅朝廷混乱,就连黎民百姓也都会跟着受影响。

不过在逃窜间,咸丰皇帝并没有闲着,他一边稳定情绪,一边火速派人去请曾国藩大军支援


然而不巧的是,当时的曾国藩人在江南大营正在对付太平天国。光从距离上来看,就算曾国藩方火速调遣军队前往京城,始终无法在一夜之间往返京城。

何况到的交通并不如现在这么便利,就算是有车马道路,也总是尘土飞扬,而且道路上瓦块砾石非常多,非常有碍军马的前行。

曾国藩坐拥12万大军,为何却对皇帝见死不救?

然而,咸丰为什么偏偏那么多的绿营八旗子弟兵不叫,反而却让一个远在南部的汉人臣子“日夜兼程,火速支援”呢?

作为皇帝,咸丰心里其实有数,他深切知道当时的八旗兵早已经不堪重任。虽然在大清建立之初,八旗子弟为人家大清的建立曾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几百年里,这些八旗子弟被人供养得早已经膘肥体壮,成为实实在在的废人,就算是到了战场上也不堪重用,


更何况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早已经见识到八旗子弟兵与欧洲军队的差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区区六千个人马竟然打败了两万多人马的八旗兵,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都被成为笑话。


此外,当时的列强军队人数虽少,但各个武器精良,他们拿着火枪,枪膛上满了子弹,一副生人勿进的骄傲样子,可反顾大清军队早在武器上落下别人一大截,所以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在寄希望于清兵无望的情况下,咸丰皇帝便不假思索,火速请汉臣曾国藩救援。



而当时的曾国藩手握12万大军,且这些士兵都是他在辛苦督战下培育出来的精兵良将,俗称“湘军”,所以咸丰非常清楚,在大清颜面尽失之时,怕是只有湘军才能和列强军队对抗。



可是在自家皇帝有难之时,作为臣子的曾国藩却见死不救,这不仅出乎咸丰的预料,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很多人猜测,曾国藩这样抗旨不尊,肯定是有意图谋反的倾向,可纵观他的一生,并没有这样的造反苗头,如果不是野心勃勃,为何他视而不救呢?


其实从当时曾国藩的处境来看,就不难看出来曾国藩不是不救,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当时人在南边,又值围剿太平天国正值最关键的时候,所以因此他一刻都不敢放松。



为了能够向朝廷复命,曾国藩连夜挖战壕、坚固城池,就是为了能够设计困住太平天国,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并不希望节外生枝。


何况当时的军队本就离京城相隔千里之遥,就他派遣一支军队北上御敌,等连夜兼程赶到时,皇帝真的又会有新的机遇和命令,那时候他的军队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当然,这并不是曾国藩不动兵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咸丰当初在颁发圣旨时,曾亲口提到过,调遣来的军队任由胜保差使。



可尴尬的是,这个人却与曾国藩互为死敌。



此人属于瓜尔佳氏,一直享受着皇粮俸禄,然而事业上却始终碌碌无为,而且此人特别放纵,总是滥用职权为所欲为。在围剿太平天国期间,胜保常常擅自使用职员中饱私囊,这让周边群臣极为不满,但是由于胜保的背后依靠皇室,所以就算这些人不服,都不敢对他怎么样。


这次在极为关键的时候,咸丰皇帝却任人唯亲,依旧力排众议重用胜保,他的这种决定,才是曾国藩不动兵的真相所在。



当时,对于咸丰帝的这种护短行为曾国藩非常生气,可作为橙子他又对皇帝没有办法,只能巧用借口推脱了皇帝的旨意。



而咸丰虽然是一个平庸的皇帝,但也是个聪明人,他在得知曾国藩的回复以后,也无可奈何,只能地任由曾国藩去了。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个聪明人,他曾在辛苦拼搏下成为晚清栋梁,但是偏偏这位极其聪明的人死后没有配享太庙,这对于曾国藩来说绝对是一种遗憾。有人说是他太聪明的缘故,也有人说这他得罪皇帝的下场。不知道对于以上推论,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英法   联军   太平天国   咸丰   鸦片战争   圆明园   人马   见死不救   皇宫   北京   军队   皇帝   万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