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榻下之对(二)

刘秀是有号召力的。刘縯商量起兵的重要时刻,其他刘家子弟都害怕,想藏起来,因为刘縯经常惹官司,他们不想掺和。后来,当看到刘秀也穿着起义的服装走出来的时候,大家一惊,这么忠厚谨慎的人,都参加起义造反,也许是时候造反了,大家就安心了。你看是不是,刘縯出来大家害怕,刘秀出来,大家想也许起兵是对的。

这一年刘秀二十八岁,《东观汉记》说刘秀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天变已成,该改朝换代了。刘秀做事,不是凭借一时的冲动。

地皇三年(22)底,刘秀兄弟在舂陵乡起兵,首先攻打湖阳县。打下了县城,分战利品的时候,新市、平林兵这些绿林兵不满意,“众恚恨,欲反攻诸刘”。刘秀就把刘氏宗人获得的战利品,全都拿出来分给友军,化解了一场内部火拼的危机。

转年正月,他们再往南阳郡治所在地宛城进发。各路兵马中,有下江兵,有新市兵,有平林兵,还有舂陵兵,他们都是绿林好汉。大家商量着,不同的部队,得有一个统一领导,大家都想视刘氏为天下,就选刘氏宗亲吧。这时候有一个叫刘玄的人在平林兵中,号更始将军,更始就是从头开始。有人就想推刘玄出来主事,也有人想起刘縯,但是多数人愿意立刘玄,因为大家觉得刘縯为人太强势了,刘玄比较懦弱,这样的好掌控,最后就立了刘玄。

立刘玄的事,大家先商量好了,才把刘縯找来,把意思告诉他。除了刘縯厉害,刘玄好掌控这个原因以外,还有地位上的考虑,我们看看他们两家谱系,刘縯跟刘玄,出自同一个高祖,就是刘买,但是刘玄的曾祖是长房,继承了舂陵侯爵,所以要从宗室地位上讲,刘縯、刘秀是要比刘玄差一点的,虽然都是姓刘的后代,刘玄的房支是长房,立刘玄更加名正言顺。

事实证明,刘縯确实比较强势,也许是不懂得笼络人心吧。刘玄从后来的发展看,稍稍弱一点。面对既成事实,刘縯婉转反对,他说,尊立刘氏,固然很好,但是现在呢,你看山东还有赤眉,如果他们也立个刘家天子,怎么办呢?互相不成对头了?王莽未灭,互相就已经打起来了,这个不好吧!他主张先破王莽,降赤眉,然后再推举皇帝不迟。他甚至还说,如果是赤眉先立了姓刘的为帝,他也不会夺掉我们的位置,我们也是一方诸侯。刘縯显然想拖一拖。争论不休之际,有个叫张卬的将军,拔剑击柱,说疑事无功,今日之事,不得有二,就这么定了。张卬,还有朱鲔,这些人都是向着刘玄的,刘縯寡不敌众,人家不支持他,所以最后就立了刘玄。

好了,现在已经立了一个刘家皇帝,国号也称汉,也安排了刘家兄弟一些职位,从这个职位的安排来说,其实还是照顾了方方面面利益的。比如,刘縯任大司马,刘秀任偏将军兼太常,他们的叔父刘良,还担任最高顾问呢。

王莽感到了压力。因为新成立的汉军,跟一般草莽农民起义不一样,他们发表檄文,号令天下,搞宣传攻势,是以取代王莽为诉求的。所以王莽就急了,他纠集大军前来镇压,直扑昆阳。六月,刘秀等领导的汉兵在昆阳(今河南平顶山市)大败新莽四十多万军队。刘秀

大捷前夕,刘縯拿下了宛城。昆阳大战,刘秀以少胜多,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战成名。

具体战争过程,不再赘述。刘秀兄弟立功了,又招来嫉恨。这天,在南阳召开了一个大会,据说刘縯下面的一个将领,不服刘玄指挥,最后被处死,刘縯为之争辩,也被处死。当初,李轶本来是向着刘縯的,一看势头不对,刘玄当了皇帝,他又转而谄事新贵。其实刘秀和姐夫邓晨,都劝过刘縯,要他注意保护自己,可是刘縯都一笑置之,没当回事。刘縯在六月份宛城和昆阳之战胜利以后,战场还没打扫干净,就在内部争斗中被杀了。

这下要考验刘秀了。这时候刘秀正在今天的宝丰县继续扩大地盘呢,哥哥被杀了,刘秀怎么应对?首先,他马上跑到宛城,向刘玄谢罪。兄长犯罪,自己作为同胞兄弟难辞其咎。刘秀跟刘云不谈哥哥的冤,只谈哥哥犯上、对皇上不尊重。第二,他不接触哥哥的部将,避免嫌疑,绝不谈昆阳之功,也不为哥哥服丧,吃肉喝酒谈笑自如,就表示哥哥死了是罪有应得,自己毫不悲伤,显得没肝没肺。其实刘秀的心里在流血,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枕席上都是哭过的泪痕,长兄当父,他父亲早死,虽然依附着叔父过活,可大哥没少对他照顾,刘秀对大哥有着很深的感情。

这些做法暂时缓和了刘秀跟更始帝的关系,更始帝自己也不好意思,因为确实刘縯兄弟给他立过功,刘秀这个做法符合他平常在众人中形象,昆阳之战表示他有军事才能,但是没有政治野心,所以刘秀不但没有受牵连,反而升了官,更始帝内心有愧,所以特意给了他一个位置,反正是刘氏宗亲嘛。后来攻取洛阳,洛阳就暂时定为首都,这个首都的整治工作,还是刘秀做的。

六月刘縯被杀,九月王莽被杀,同月洛阳被攻占,十月刘秀做了司隶校尉,前去收拾宫室,准备迁都。更始帝就做进一步部署了,首先带一部分人北上,平定河北这些地方,上谷、渔阳郡。

山东的一看汉兵势力大,赤眉的首领樊崇也到洛阳来归降,更始政权还派一支军队西上指向长安,也准备迁都长安了,以刘赐为丞相,先入关修宗庙宫室。

眼看刘玄的天下差不多搞定了,就差河北还没有完全归附。也就是在派谁去河北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刘赐说河北很重要,我们刘家宗室的人里面,只有刘秀有这个能力,山东赤眉归附了,河北还有铜马,河北再往北长城边上,边疆有新朝(王莽的朝代号“新”)重军屯驻。可是朱鲔、李轶反对,因为他觉得刘秀厉害,怕放虎归山,他们曾怂恿更始帝除掉刘縯,害怕遭到报复,因此对刘秀心存疑虑。可是刘赐坚决支持刘秀,更始帝虽然也有点犹豫,但刘秀的低调,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觉得刘秀不会有后患。当然,刘秀还是做了许多幕后工作的,他收买了更始帝身边的亲信曹氏父子,让他们也为自己说情。于是,刘秀拿到了这份任务,以钦差大臣、代理大司马的身份,去招抚河北,但是更始帝没有给他军队,就是个光杆司令。

北巡河北,是刘秀事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机遇。他现在有了自己的战略发展空间了,虽然没有多少“资本”,但是他有了独自施展拳脚的舞台。他当年的至交,也是太学里的同学邓禹,杖策北上,追随过来。当初,刘秀兄弟在刘玄手下干的时候,邓禹没有出山,有人劝他参加他不参加,但当刘秀有了自己地盘以后,他知道机会来了,他就一路北上直接追随过来了。

见到邓禹,对榻而坐,刘秀跟他开玩笑,你是想做官吗,我现在有发官帽的权力了。邓禹就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图天下策”,我们把它叫“榻下对”,这可以跟后来的隆中对,还有以前的韩信的汉中对,具有同等意义。帝王起事,建功立业,确定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邓禹的判断,揭示的战略目标很清晰,这就是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打出自己的天下。

做出这种判断的两个前提,第一个是对刘玄更始集团的认识,第二个是对刘秀本人的期待和认识。他说,更始帝是个平庸之辈,并不能完全掌控政局,手下的那帮将军们更是庸人,志在发财争权,朝夕自快而已,并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也不懂尊主安民的道理,所以,他们是成不了大事的。邓禹认为,只有刘秀有这个能力,重建河山,光复汉室。眼下要做的事,就是要笼络人心,“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邓禹的这个“榻下对”,谋天下策,对整个时局的分析是非常清醒的,先把河北搞定了,然后再徐图天下大业。这一席话,跟刘秀的内心,一定是不谋而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王莽   笼络人心   长房   南阳   洛阳   河北   山东   哥哥   兄弟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