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百家姓探讨第28期“百家姓之冯姓起源探讨”

冯姓人口与分布

冯姓,是中华百家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地区,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迁移。向南,先进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向北,冯氏进入了山西等地。向东,冯氏进入了齐鲁大地。

如今,冯姓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云南三地;北方则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等省。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冯姓人口已超850万2562人,百家姓人口排名第28位。


冯姓起源及得姓始祖

起源一: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之子追随晋文公立国,封为魏武子,得封魏地。公元前403年,魏长卿一支又受封于冯城(一说今河南省荥阳县)。于是这一支子孙逐步放弃了毕、魏之姓,以邑为氏而改姓冯,史称冯氏正宗。而魏地的子孙则氏魏,故冯、魏两姓实为同一脉族。而魏长卿(也叫冯文孙)则成为这一支脉姬姓冯氏的得姓始祖。


姬姓冯氏始祖冯文孙(东周时期)

起源二:

源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据《世本》所载,郑国著名大夫简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简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不精当,深得郑君赏识。为褒奖简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封简子,简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简子。而他的封地冯邑,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因此,魏长卿受封冯城之前,冯简子的后代便早已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简子的名位远不及毕万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冯简子便成为归姓冯氏的始祖。


归姓冯氏始祖冯简子(春秋时期)

起源三:

和大多数姓氏一样,冯姓也有部分是别姓改冯氏,史书另有鲜卑族拓抜穆泰氏、蒙古族盖珠氏、满族乌苏氏及富思库氏改姓的记载。

冯姓主要历史名人

名人一

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冯梦龙出身于理学名家,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而且酷嗜经学。他从小好读书,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他在青年时期高中秀才,但长期没有考中举人。冯梦龙是一位爱国人士,一直在浙江杭州及吴兴一带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曾任寿宁(今属福建宁德市)知县。

冯梦龙见复明无望,于1664年忧愤而死,著名的代表作《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留传于世。


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

名人二:

冯国璋(公元1859-1919年),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河北河涧人,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冯国璋曾是名门望族之后,大明开国勋臣冯胜是河间冯氏的先祖,只是到了冯国璋父辈冯春棠这一辈,因为只知读书,不善耕作,家道已经败落了,冯国璋能在乱世成为一名顶级人物,实属不易。他与王士珍和段祺瑞合称“北洋三杰”。

冯国璋(公元1859-1959年)

名人三:

冯巩,生于1957年,祖籍河北沧州河涧市,生于天津,是冯国璋的曾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了,很多当代百姓都有听过冯巩的相声及影视作品了。冯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表演艺术家,语言幽默风趣,表情丰富有内涵,几乎每年春晚都少不了冯巩的身影。

冯巩

冯巩老师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的低调,除了春晚,工作之外,很少看到冯巩抛头露面,与一些花边新闻完全沾不上边,这可能是家世的影响,也可能是冯巩的处世作风所致。

以上是关于冯氏起源的初浅探讨,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齐鲁大地   荥阳   起源   河南省   百家姓   始祖   河北   姓氏   子孙   公元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