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征战纪实:敌人喊话,是东野大军吗?是就不打了,我们投降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1949年3月11日改称四野)百万雄师挟大胜之威,挥师入关奔赴华北战场。

由于先期秘密入关的东野第二兵团11纵,在途中擅自攻打密云,使得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知悉东野主力已经进关,急令驻防张家口的35军军长郭景云火速率部撤往北平。并命令104军250师、269师向沙城方向接应35军。

本就驻扎在张家口的104军258师,也奉命随同35军撤往北平。傅作义在命令里还特别强调,要郭景云专门从35军抽调汽车,将104军258师顺道运回北平,但郭景云却对258师不管不顾,只管自己逃命,顺带还不忘捞钱。

听说35军要跑,张家口的国民党各部门机关的官老爷们一下子慌了,连驻军都准备逃命了,自己还留在这里干嘛?

但张家口距离北平好歹也有两百公里,靠腿走回去肯定是不行的。

一时间,郭景云便成了香饽饽,察哈尔参议院、省党部、保密局、党通局、三民主义青年团等等机关部门都来求着郭景云,请求郭景云匀出一些车辆把他们的家属带上,一起逃命。

当然,好处自然是要给的。金条和美钞是硬通货,郭景云借此赚了个盆满钵满,哪还会顾得上104军的258师。

就这样,35军接到撤退命令后并没有马上跑,而是等着这些官老爷们收拾金银细软,带着太太丫环,就像搬家一样……

而更要命的是,郭景云的35军在张家口办了个军械修配厂。35军从来不是老蒋的嫡系,穷怕了的郭景云死活舍不得丢下这点儿家当。头脑一发热,决定将这个军械厂一起搬回北平去。

郭景云虽然明知道东野大军正从后面追上来,但总觉得距离还远,还有时间。穷惯了的郭景云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主。

于是,35军全军上下又整整耽搁了一天,等着这个军械厂拆螺丝、搬设备、装箱装车,好一通忙活,30多个小时就这样被郭景云挥霍掉了。

12月6日,在接到撤退命令的两天后,35军终于启程了,大车小车里不光坐着军队,还拉着数百名打扮得光鲜靓丽的各部门机关的官太太和少爷小姐们……

这一路并不像撤退,倒像是集体搬家!

起初很顺利,过沙岭子没事,过宣化也没事,如果接下来还这么顺利的话,傍晚18点前35军就能四平八稳的开进北平城。

当35军浩浩荡荡的车队就快到下花园的时候,前方传来了零星的枪声。前卫部队向郭景云报告,前面遭遇解放军华北军区一支不到百人的小部队,打了几枪就撤了,但公路被这支小部队挖断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时从后面也隐隐约约传来了枪声,听声音虽然还远,但非常密集。郭景云猜测,应该就是被自己丢下的104军258师被东野大军给围住了。

郭景云却并不着急,命令工兵营修路。等路修好了,天也完全黑下来了。此时,奉命从沙城赶来接应35军的104军250师、269师已经赶到了新保安,距离35军咫尺之遥。

35军如果连夜赶路与104军的两个师会合,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这两股敌人如果一起逃回北平,那整个平津的战略态势将会发生重大改变,对于我军下一步解决平津之敌将会非常不利。

千钧一发之际,华北军区3纵司令员郑维山察觉了敌104军的驰援迹象,在没有请示,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郑维山毅然率部补上了缺口,将104军堵在了新保安。

郑维山的临机专断,彻底切断了35军唯一的一条生路。而昏招迭出的郭景云此时却还蒙在鼓里,他命令部队在鸡鸣驿宿营,等天亮再走。

而从背后一路掩杀过来的东野大军,此刻正在昼夜不停的强行军,向35军疾速追击。

四野老战士何有才,大连人,时任东野4纵12师35团4连8班副班长,离休前为广州军区生产基地政委。老人回忆道:

我们一入关就追着敌人猛跑。几天没休息了,累得够呛,论起这脚下的功夫,全世界的军队拉出来比试一下,我们东野的部队如果当老二,没人敢来争第一。

沿途两次轻装,除了枪支弹药,别的都扔了,几百里路啊,就这么一溜小跑。

我这人耐力差,短距离冲刺,全连几乎没人追得上我,长跑就完蛋了。

班长吴洪昆,山东人,大个子,有劲,架着我跑,枪也早让人抢去了。战争年代,我最打怵的就是急行军、强行军了。我这个副班长,理应帮班长多担些担子,反倒拖累大家,这心里愧得慌呀。

那时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不出话来。战后跟班长说,他说瞧你说的,人各有长短,谁心里没数?打冲锋,没你跑得那么快,咱们班能抓到那么多俘虏吗?

12月7日,睡了一夜好觉的35军军长郭景云慢悠悠地起床,然后吃早饭。背后的267师宿营地突然枪声大作,一直打到中午12点还丝毫没有一丝减弱的迹象。

这是东野大军的先头部队连续两天两夜强行军追上来了,这回郭景云才开始着急了,赶紧命令拖拖拉拉的部队迅速向新保安开进,企图与104军会合。

但正被解放军华北军区阻击在怀来的104军军长安春山见势不妙,也就只管自己了,安春生也有样学样,你郭景云的35军不是在张家口把我们104军258师弃之不顾吗?那这回也就别怪我104军不救你35军了……

104军军长安春山命令部队调头就往北平跑,结果还是没跑了,大部被歼,余部溃散,解放军战士漫山遍野地抓俘虏,累得够呛。

安春山是个小矮个,长相也很一般,属于那种扔在人堆里根本就看不见的主,这家伙提前换上了一套沾满油渍的上等兵军装,自称是伙夫,愣是被他蒙混过去了。

解放军还给安春山发了两块大洋当路费,他又逃回了北平,后来跟随傅作义北平和平起义了,这是后话。

12月7月晚18点,郭景云率35军边打边退,终于退到了新保安。

但此时东西长3里,南北宽不足2里的新保安已成了一块死地。前有华北军区野战兵团杨、罗、耿的部队堵截,后有东野大军4纵吴克华的雄兵追击,郭景云的35军已成瓮中之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本来呢,从张家口到北平也就两百公里路,35军如果不拉胯,当天接到撤退命令就当天开拔,这时候早就逃回了北平。因为按照正常急行军的速度,而且还是机械化部队,一个白天就可以跑上一个来回。

但要钱不要命的郭景云,硬是慢悠悠地耽搁了两天才上路。上路后第一天也只走了90里,第二天走了还不到30里。在前有猛虎挡道,后有雄狮扑来的情况下,35军不想着昼夜兼程拼命逃亡,夜里竟然还要宿营睡个安稳觉,这就叫作在劫难逃。

战后复盘,就连林、罗、刘都非常不解。35军并不是一支怂包部队,抗战时期更是打过不少硬仗恶战。

1933年的长城抗战,古北口失陷后,北平危在旦夕。驻防张家口的35军,奉命紧急驰援昌平。当时傅作义是35军军长,35军驻防在张家口的部队又极为分散,想要短时间收拢,极为困难。但部队自接到命令至全军赶到昌平,仅用了24个小时。

傅作义在绥远练兵时,要求部队一夜行军60里,每名士兵负重50斤。35军向来以“集合快、出发快、行军快”响誉国军部队。但不知为何,35军传到郭景云手里,却变成了如今这般拉胯的模样……

1947年参军的孙德峰,时任东野4纵10师29团6连文书。离休前担任广西钦州军分区顾问,老人回忆道:

我们营在一个小村子把敌人的一个多营给包围上了。说是包围,其实敌人人数比我们还多。

一接上火了,开头敌人打得挺凶,敌营长喊叫:华北共军,没什么了不起的,给我冲,冲出去!

我们连长张其昌大喊:我们是东野大军,戴狗皮帽子的,看清楚,识相点,趁早投降,缴枪不杀!

就这么一嗓子,敌人那枪声就开始稀落下来了。

敌营长一看,除了狗皮帽子,我们军装颜色也和华北部队不大一样,那心里就更有数了。

敌营长就喊:你们真是林彪的部队吗?是的话,我们就不打了,投降。

如今不是讲名牌吗?那时候林、罗、刘的部队就是名牌。这个名牌不是靠打广告,我们4纵就是名牌“塔山虎”,是靠打新1军、新6军这样的王牌打出来的。

上文提到的广州军区生产基地政委何有才老人,当时是4纵12师35团4连8班副班长。

老人回忆道:

作为四野的兵,那是真的自豪啊,那仗打得别提多带劲了。敌人本来是沿着铁路往北平跑,我们一追,他们就乱了,乱哄哄的就住旁边的山上跑,路基上的石头被踢得稀里哗啦响。敌人跑进山里,我们就跟着追进山里。

我和一个山东兵一下子就捉了20多个俘虏,就我们两个人,没办法看押,就让他们把枪栓卸下来,原地蹲着。

没过一会,一群群的敌人突然冲我俩跑过来,我俩还正紧张呢,只见他们跑到面前把枪一扔,自个儿就原地蹲下去,一堆一堆的,数也数不清有多少人……

原海军副政委张秀川,时任东野4纵12师政治委员,老人乐呵呵地讲道:

华北部队在前边把敌人顶住了,我们追上去,两下一夹击,敌人就乱了,四散奔逃,部队就散开来,漫山遍野抓俘虏。不少战士一个人就俘虏了一大群敌人。

我和师长江燮元,爬上一座小山看地形。有股敌人慌不择路,奔我们跑来,大概有百十号人。

身边几个警卫员冲上去,敌人就举起双手投降,有的连手也懒得举,扔了枪就坐那儿了……

敌35军就这样被华北部队和东野大军在新保安给拦头截尾地收拾掉了,军长郭景云自杀身亡。12月22日,新保安战役胜利结束,怀来县全境解放,平津战役自此拉开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平津   大军   北平   张家口   敌人   华北   军长   纪实   保安   部队   四野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