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精读系列之:蹇叔哭师

《蹇(jiǎn)叔哭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述的是秦穆公攻打郑国,蹇叔劝阻,哭送儿子出征的事情。

【题解】

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烛之武奉郑伯之命游说秦穆公退师,秦、郑结盟。这一事件已经在上一篇《烛之武退秦师》中写到,这里仅作概述。

秦、郑结盟仅仅过去了两年,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重耳死,却还没有安葬。而此时的秦穆公,在得到了郑国为“为东道主”的承诺后,时刻伺机向东争霸。晋文公的去世让秦穆公看到了时机,而在这时,杞子又送信来说郑国可得。事情似乎都在向着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机会也似乎千载难逢,所以秦穆公就有些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兵。

秦穆公征询蹇叔的意见时,却遭到反对和劝阻。然而秦穆公对蹇叔理智的分析一点也听不进去,决意出兵。

由于蹇叔的儿子在军队里,才有了出师之前蹇叔哭送的场面。

蹇叔(前690年-前610年),春秋时期宋国铚邑(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春秋时秦国大夫。与虞国大夫宫之奇为好友,素有贤名,曾收留百里奚。百里奚相秦后,推荐蹇叔,被秦穆公任为上大夫。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百里奚也参与了劝谏和“哭师”。

【原文】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jiù)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注解】

:公元前628年,即鲁僖公三十二年冬。

庚辰,将殡于曲沃:晋文公于该年二十月己卯日去世,庚辰,即晋文公去世的第二天。,本义停棺待葬,后泛指出丧殡葬。曲沃,晋国故都,在今曲沃县城西南约一千米处。周穆王时晋成侯徙都于此,经历成公、厉公、靖公、釐公、献公五世。

出绛:走出绛城。,晋国国都,在今曲沃县中东部和翼城县西部一带。西年间(约前10世纪),公元前811年,晋穆侯将国都迁于绛。

柩有声如牛:棺材里发出一种像牛叫的声音。:灵柩,棺材。

卜偃:姓郭,名偃,“卜”是他的官名。他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兼春秋时期晋国的卜官,故称卜偃。他知识广博,头脑清醒,智谋过人,且高超的占卜技巧。

大事:指战争。古时国家的“大事”有二,一为战争,二为祭祀。西师过轶我:西方的军队超过我们晋国的边境。西师,指秦军。过轶:越过。

【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解析】

这是本文第一段,有些版本将本段作了删节。

春秋霸主晋文公死了,他的儿子姬驩继位,史称晋襄公。曲沃是晋国太庙所在地,因此晋文公的遗体要送到那里安葬。

刚走出国都绛城,晋文公的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这声音被卜官郭偃听到,于是让随行的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且声称将会有来自西方的军队越过晋国国境,只要到时候趁机展开攻击行动,必定大获全胜。

棺材里传出牛叫声和所谓“君命大事”,这未必不是郭偃故意弄的玄虚,然而这一玄虚却来自他敏锐的洞察。因为郭偃不仅是晋文公时的首席大夫,也是首席卜师,有高超的占卜技巧,具有政治家的头脑和军事家的经验。他完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判断出来,秦国将会利用晋文公之死有所动作,这叫做乘虚而入,并在乱中取利,这也是春秋时期诸国战争常用的手法。之所以托言晋文公之口,只不过让人们更加信服罢了。

果然如郭偃所料,第二年春天,即公元前627年一开春,秦穆公真的有了大动作。

【原文】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xiáo),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注解】

杞子:有人认为杞子是秦国大夫,这样看来他是秦国在郑国的卧底。然而从《史记·秦本纪》中“郑人有卖郑于秦”的记载上看,这个杞子应该个郑国人,他在出卖郑国。

掌其北门之管:掌,掌握,管理。,钥匙之类。古代的钥匙为管状。“掌管”一词或许由此而来。

:偷偷地,秘密地。也有暗地里的意思

:指郑国国都。

访:询问,征求意见。

远主:指郑国国君。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勤,这里是劳苦的意思。无所:即无所得。悖心:反感或叛逆之心。

孟明:秦国大夫,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

西乞:秦国大夫,字西乞,名术。他和后面的白乙都是秦国元老蹇叔之子。三人都是秦国将军。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中寿,指活到六七十岁,低于高寿的年纪。从文义推测,蹇叔当时八九十岁了,已过了中寿年龄。这是秦穆王讽刺蹇叔现已年老昏聩,要是你蹇叔只活个十岁就去世的话,这时候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两手合抱。

与师:与,参与这里是“在军队中”的意思。

: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

:大山峰。崤山有两座山峰,称为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五里,地势险要。

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夏朝称国君为后。
尔骨焉:你的尸骨在那里。焉,在那里,指崤山。

【译文】

有一个叫杞子的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

秦穆公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于是秦国军队向东进发。

【解析】

想一想,当初秦国曾与晋国一起围攻郑国,后来在烛之武的劝说下又与郑国订立盟约。此事才刚刚过去两年,秦穆公却置盟约不顾,自食其言,言而无信。他一心想要灭掉郑国,也表现出了他对霸主地位的觊觎,因此他并没有听从蹇叔的劝谏,并恶言相向。秦穆公不讲任何道义,利令智昏,一意孤行。他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野心,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

这样一个国君,这样一种行为,似乎注定了此次东征的失败。

蹇叔的直谏并没有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采取了“哭师”的行动,以“哭师”的形式来进谏,直言不讳地指出此次袭郑的必然结果。

在秦军出征之前,蹇叔痛哭流涕。不要以为蹇叔的痛哭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也在出征之列,实际上他在为整个秦国在哭,为这些将要出征的将士们在哭。他警告将士们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我只有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

蹇叔这一哭,召来了秦伯的恶语相向。秦穆公肯定在想,我这还没出师呢,你却在这里哭丧似的,这不是触我霉头吗?这可不是一个吉祥的兆头!于是秦穆公不顾国君身份,对蹇叔进行了羞辱。

这是一个老臣的无奈之举啊!

这篇文章虽短,但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刻画人物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成先见、忧国虑远的老臣形象,和一个刚愎自用、利令知昏的君主形象。充分体现了《左传》将人物与情节发展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后记】

对于秦穆公的这次东征,《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得比较详细:

秦穆公三十三,即公元前627年春天,秦军终于东进,经晋地,路过周朝的北门。周朝的王孙满看到秦军气势汹汹的样子,说:“秦军这样无礼,不败才怪呢?”看样子秦国已经不把周朝看在眼里了。

军队一直行进到滑地,滑地是晋国的边邑。这时,郑国有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赶着十二头牛到周地去卖,正巧碰上秦军。他害怕被杀或俘虏,所以他向秦军献上他的牛,并说:“听说大国将要征讨我郑国,郑君正恭谨地加强守备,派我用这十二头牛来犒赏秦军的士兵呢。”

秦国的三位将军听弦高这样一说,就在一起商议说:“我们本打算偷袭郑国,但郑国现已觉察,肯定有了准备,去也来不及了。”三个人商量了一通,觉得也不能白来一趟,于是便私自决定攻破以了滑邑。

此时晋文公去世尚未埋葬,晋襄公得知后大怒:“秦国欺我孤寡,竟然趁我举丧攻破我滑邑。”于是穿上黑色丧服,发兵在崤山堵截秦军。此战正应了蹇叔之言,结果是秦军惨败,全军覆没,连一人也没有逃脱。孟明视等三位秦将被俘虏。

晋文公有一位夫人名叫怀嬴,是秦国女子,但怀嬴并不是晋襄公的生母。晋襄公的生母叫逼姞,在晋文公众妻妾中居第二位。怀嬴对晋襄公说:“秦穆公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希望能将这三人放归秦国,让我们秦国的国君亲自烹之而后快。”

晋襄公答应了她,放孟明视等三将回秦。三位将军回到秦国,秦穆公穿戴凶服(即丧服)亲自迎于郊外,并面向三人大哭说:“都是我不听百里傒、蹇叔的话才让三位受了委屈,三位有什么罪呢?你们要想方设法报仇雪耻,不可懈怠。”

于是恢复三人的官职,并给予了更好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晋国   国君   秦国   史记   曲沃   国都   古文   公元前   百里   大夫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