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国千古一相大功臣李斯,为何最终下场如此惨烈?

有助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功,为什么丞相李斯最终会迎来惨烈的结局?

李斯本算是历史上的聪明人,他师从荀子,法家学派之人才。同样,他也是秦开国功臣之首——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声名才学显赫而权倾朝野的人最后却被处以最残酷的刑罚而死,还灭了三族。李斯的悲剧究竟是如何酿成的呢?

对于秦朝的灭亡,很多了解秦朝的人也许会感到非常遗憾。秦国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统一天下,却毁于少数人的手中。在这些人中,有一位非常受秦始皇信任的丞相李斯。

李斯是个聪明人,但秦始皇死后,他却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很聪明的事:接受赵高的拉拢,协助胡亥登上皇位,而不是秦始皇指定的继承人长子扶苏。

李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李斯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古人有句话说的好:聪明反被聪明误。”李斯最终有了一个悲惨的结局,这一切都是李斯亲手为自己挖掘的坟墓。

秦始皇时期李斯的角色

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出任丞相。在担任丞相期间,他做了以下几件重要的事情:

首先,李斯坚决反对“分封制”,提倡“郡县制”。这里的意思是,不像西周时期那样,把土地和人民只分配给王子、贵族和功臣,而是派官吏到各地管理。被派出去的官员,也只有管理分配地方的权力。

秦始皇和李思

第二,李斯坚决认为要销毁民间的兵器,把民间的兵器全部收集起来,放到熔炉里,做成铜柱、铜像等东西,以防人民造反。

第三,李斯主张焚书坑儒。有人说李斯没有害儒生,而是方士。烧的不是全部书籍,只是儒家经典。但不管害谁,烧什么书,总之,李斯要做的是遏制舆论,决不允许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同类事件,决不允许读书人写书表达主张,他对当前政治局势的看法。

第四,李斯提倡并参与了秦朝法律的制定。秦朝法律是历史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可以以大泽村的起义为例,只要延误工期,不管路上是否遇到自然灾害,犯罪者都会被拖去斩首。

可见秦朝的法律有多严格。有这样残酷的刑法,显然有李斯很大的功劳。

至于修建长城、阿房宫、秦直道等工程,李斯有没有提出过建议?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也搞不清楚。

秦国烧书插图

您提出的建议以及您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案是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皇帝”。

“皇帝”这个名字是秦始皇给自己取的,因为秦始皇认为自己比上古的三皇五帝更伟大,被世人称颂和尊崇,所以从每边各抽出一个字,拼成“皇帝”。

但秦始皇只改了一个名字,而为这个名字塑造形成的人是李斯。通过他的措施,李斯帮助秦始皇展现了天下最大的“皇帝”形象,本领出众,为所欲为,话语有分量,权力无边,让皇帝成为一个完全没有束缚的人。

皇帝的形象从秦始皇开始就固定了,在后世两千年后的封建社会里,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刘邦当上皇帝后,他还没有完全理解皇帝这两个词的本质。当他们进入朝堂后,他们仍然在大厅里笑。后来萧何从秦宫里得到了相当多的古籍,他告诉刘邦做皇帝应该怎样。从那以后,刘邦才开始肆意妄为,大开杀戒。

李斯被迫跟随赵高,违背秦始皇的遗言?

当李斯让秦始皇成为一个不受约束的人后,他没有意识到一个大麻烦,那就是皇帝虽然是皇帝,但皇帝也是个人,也会被别人左右了思想。

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被太监赵高控制。赵高和秦二世玩得开心,逗秦二世开心,取得了秦二世绝对的信心,把朝中的一切都交给了他。所以赵高控制了秦二世。

赵高控制了皇帝之后,其实和皇帝一样拥有无限的权力。

也就是秦始皇死后,李斯没有听从秦始皇的遗言,没有辅佐扶苏上位,而是使出浑身解数让胡亥继位。

而且,改变已故皇帝的遗言,无疑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李斯无能为力,因为那时,赵高已经控制了胡亥,也就是说赵高已经拥有了无边的皇权,赵高就是一个皇帝,李斯也不能违逆赵高。

赵高曾经做出过“指鹿为马”的事情,如果李斯不听赵高的话,那就只能落下一个鞭尸的下场。

李是个聪明人。聪明的人,往往也是意志薄弱的人。正是因为意志薄弱,李斯最终选择了妥协和听从赵高的话。

虽然李斯屈服于赵高,但最终,李斯也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结果,在公元前208年,李斯和他的儿子在在云阳街市腰斩遭受了他自己所定的所谓“五刑”的刑罚,灭三族,腰斩于咸阳之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秦国   秦朝   丞相   刘邦   刑罚   遗言   聪明人   功臣   惨烈   千古   下场   皇帝   权力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